义乌那些事儿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整天的奔波劳累,换得3张色彩不一的出货单,由此宣告我此次义乌之行的结束!

记得下火车前,同车厢的一个大叔就告诉我:义乌乱是不乱,但出站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点!他们这的出租车管理不是很完善,一出出站口就有排长队的等客出租车,不要自己走到更外面去找车子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于是,出了站我便小心仔细的观察周边情况,正准备按着大叔的指示去搭车,突然的士司机们蜂拥而至把我围住,感觉像被群土匪堵截了一样。接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都很大,大概意思都是叫我上前面停着的一辆出租,有个中年司机边说还边拎起了我的箱子...“别动!”压住心底的恐惧,自己喊了一声后立即拎起箱子从包围圈中离开。最后,在一名老司机的帮助下才终于突破重重障碍,离开了那个让我心有余悸的义乌新火车站。

重感中期的病征,是一阵阵接连不断的咳嗽、鼻塞、流鼻涕。火车上忽冷忽热的温度,让我饱尝了“亲戚礼物”的苦。第一次在身体状况这么糟的情况下出门,照旧独自旅行,而且又是陌生的城市。突然,为眼前的自己觉得可怜~每当最最糟糕的时候,看看左右,身边除了自己再无他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悲哀,如果算,那该是谁的悲哀呢!?

小也,老张家的孩子你比我聪明,我想不明白的不知道你能想到答案么?

第一天,由于酒店房间的一些小问题,被迫让自己放假充分休息。

第二天一早,联系了老爸义乌的好友,直奔义乌国际商贸城。在那位叔叔的陪同指导下,很顺利的取得了一些商家和产品的信息,而且还发现一些自己过去从未见过的产品---因为商贸城的商铺大多是以外贸批发为主,很多外国公司会定制一些独具风格的产品,而且那些定制产品一般都不做内销,所以在国内很难见到。

一些中东风格的饰品、家居日用品、装饰品,bani第一眼看了就非常喜欢!可店铺老板才不管你多喜欢,要买就是得按箱(件)批发,而且里面的商品无论大小轻重,都有一个最低起批量。否则你磨破了嘴皮,即便是多买几个人老板都不会搭理。要知道,他们卖给老外可都是用集装箱发货的!但也有部分商家会小批量走货,这就要看个人的运气和沟通技巧了。

花一天时间,用走马观花的速度把商贸城逛了一圈,感兴趣的产品也都找商家要了名片。

第一次进义乌商贸城的最大体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商贸城那个大不是吹的!从一期到三期,每期都分成A-H个大区,每个大区又分成了3个小区,每个小区共5层,每一层涵盖的产品类别都不一样,而且每个楼层里都十几条街,听我这样描述都可以想像到规模的庞大。

一天逛下来,本就病怏怏的身子骨,几乎快要散架!

于是,第三天再次放假休息调整。到了晚上闲来无事,一个人又寻摸到了义乌非常出名的夜市。在那稍稍溜达了几圈,发现跟福州的学生街夜市差不多,很多商品单价居然比福州要贵的多。难怪人们常说在义乌买不到东西,便宜的论箱卖(批发),零售的又不便宜。

除了上面说到的,义乌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

1.外国人比中国人多。不管走到哪,不同肤色的老外随处可见。尤其以韩国、中东穆斯林、东南亚及拉美、非洲等地区的人口居多。来到义乌的人,对满街来来往往的老外早已见怪不怪,即便是身穿白色长褂的穆斯林教徒,也没什么稀奇。走在路上,时不时的都能听见背后传来不同国家的声音。唯一能让我欣慰的,就是看见许多不同肤色的外国帅哥!

2.出租车管理混乱。没有见过哪个城市的出租车上了乘客,还能再接其他客人上车。好在几天下来多次打的,都没碰上与别人拼车的状况。应该算是运气好的了!听一位出租车师父说,因为义乌小县城人口密集,车子不够是一方面;再一个,义乌的全部出租车都由专门的出租车公司管理,开出租如果不同时拉2拨或2拨以上的客人,辛苦一天没钱赚不说,弄不好还要倒贴给公司。就这样,在义乌才出现了打的拼车的现象。很无奈...一个城市的安全感,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出租车的规范程度。因为在陌生城市里,出租车司机对于初来咋到的外地人来说,既是向导也是主人翁,很容易被赋予可信任的角色!就义乌这个状况,我实在是不敢恭维。

3.义乌因为其城市的特殊性,当地上下班时间也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早上8点上班,下午4点半左右,终年无休,并年年如此。因为在这里绝大部分都是生意人,对于商人来说,工作是不分时节没有假期的。

义乌之行,总算还是有些收获!凡事起步难,此话一点不假。

后面还有跟考验人的事情要一步步完成,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毅力和耐心能坚持努力多久,至少我已经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