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末旅行系列-----中秋节游喀纳斯:上帝的调色板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以前与驴友聊到新疆时,第一次听到喀纳斯。对我来说,这个地方就如他的名字,很神秘。 后来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专辑上看到他位列中国最美湖泊第二名,并被冠以上帝的调色板。相对于喀纳斯的称呼,上帝的调色板更增添了些神奇,也让我愈加神往。

随着2008年中秋的临近,我也在心中盘算起到哪里过这个长周末。长周末对我来说实在太珍贵,总想选一个完美的,可以圆梦的地方。

一开始与朋友商量去坝上(木兰围场)看秋色,结果在网上查了一下后发现中秋时的坝上并不好,属于青黄不接,啥都看不到。

我对秋色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以前在美国时,与老婆利用周末飞到秋色最美的New England,然后驾车在三天内穿过New England的Connecticut,Vermont, New Hampshire, 到达最北边Maine的Acadia 国家公园, 又顺东海岸开回Massachusetts,NewYork. 一路上饱餐秋色,甚为陶醉。后来又在周末飞Virginia,去欣赏著名的Skyline drive的秋色,顺道又逛了West Virginia,为其浓浓的秋色倾倒。我没有去过加拿大看秋色,不过据说New England的秋色决不比Canada差。

从New England 至今,已快有8年,鲜有机会去欣赏秋色。坝上看秋色不成又把我心底对秋色的渴望激发出来,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搜索中国与秋色有关的地方。喀纳斯自然跳入眼球,而且不论秋色的时间,景色还是地点,都使他成为不二的选择。还特别查了新疆的安全问题,时值奥运,新疆已发生几起恐怖事件了。最后发现疆独都在南疆闹事(乌鲁木齐以南,靠近喀什),北疆很安全。

去趟新疆不容易呀(第一次去),为了使行程不致太紧,我破天荒请了两天假,五天加四飞(北京-乌鲁木齐-喀纳斯-乌鲁木齐-北京),玩喀纳斯应该没有问题了。 早早订了机票,研究了行程,已是迫不及待了。

这期间航空公司居然把乌鲁木齐和喀纳斯之间的航班时间变了,乌鲁木齐出发航班从原来早上8:00改为中午,后来又改为2:00,最后定为3:40pm, 回程航班也提前了两个小时。 这一下子让我的时间缩短了几乎一天。考虑再三,决定去程改飞阿勒泰,早上依旧8:00走,9:00到,然后搭车去布尔津,再去喀纳斯,估计下午1点左右可到,可以省几个小时。回程没有变,否则从喀纳斯到阿勒泰也需要四个小时,更紧。

12号晚上9:00多从北京出发,到达乌鲁木齐已是夜里1:50. 在机场附近的旅馆(航油什么的)凑合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吃过简陋的早餐,搭宾馆的车回机场,去阿勒泰。在飞机上补觉,错过了俯看沙漠的机会--可惜。 9:00到达阿勒泰,找包车,结果发现网上的信息不太准,包车贵,且很少,几乎没有回市区的班车。最后好不容易等到10点的班机,搭上由两个MM包的车,先到布尔津再说吧。 MM居然是北京的学生,在乌鲁木齐实习。

从阿勒泰到布尔津一路没有什么景色,有一段很像内华达和加州交接处的戈壁沙漠风光,一些低矮的灌木长在戈壁滩上,当地人称为草戈壁,很形象。

两个小时后,到达布尔津。一个小县城,进入喀纳斯的门户,有很多旅馆。我想象中这里应该有很多驴友才是,但是街上居然很少有人,估计找车也比较难,于是临时改变行程,决定跟两个MM先去五彩滩,再到禾木,住在禾木,而不是计划中的去喀纳斯,往白沙巴赶。徒步也只好从禾木到贾登峪,而非贾登峪到禾木。司机当然希望我这样了,而且告诉我从禾木到贾登峪更容易走(这家伙为了赚钱,小小的忽悠了我一下,后来真正走完的时候,才知道禾木到贾登峪要比贾登峪到禾木辛苦多了,特别是最后一段,是连续5公里的爬坡,才能到贾登峪。因为贾登峪海拔高些,所以从贾登峪走要轻松多了,这是后话)。

五彩滩本来不在我的计划内,因为网上说五彩滩要在日落时才有看头,其他时候一般。结果发现网上的话实在不能全信,五彩滩绝对是一个额外收获,也不枉我多花钱和时间了。五彩滩离布尔津很近,半个小时就到了。这里是所谓的雅丹地貌。很像Death Valley 中的一个景点。但是比Death Valley壮观,漂亮多了。布尔津河(或是额尔多斯河)从旁边流过,蓝蓝的河水衬着五彩的地貌,有一种说不出味道。整个景区挺大,而且越往后越漂亮。沿修得很好的栈道,徜徉在色彩斑斓的丘陵谷里,不断有惊喜出现,手中的摄像机在不停的纪录着, 我已开始隐隐担心带的磁带太少了。

逛完所有地方,沿另一条道回到入口,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五彩滩,向禾木进发。 五彩滩已把我对喀纳斯正景的期望调高了很多。禾木,我来了,喀纳斯,我来了!

布尔津到禾木一段的路开始很好走,两边都是草戈壁。后来进入山区,路开始蜿蜒曲折, 不时有180度大转弯,我们的身体就随着在车里剧烈的晃动。 司机开的很快,我们都捏了一把汗。这也许是坐的最惊险的一次车了。到了贾登峪和禾木的分叉口(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后,去禾木的路开始好走,路上的景色也绚丽起来,灿烂的秋色慢慢展现在面前。

路基本是沿喀纳斯河和禾木河走,路上不时有红红的一片树丛(欧洲小白杨?),或是配有金黄叶子和白色躯干的白桦树,点缀在绿树林中,煞是好看。我们也不停的叫司机停车,下来后狂拍一把。 可以看到河对岸的开阔地,笼罩在下午的阳光中,一条小道若隐若现。司机说那就是我回来要徒步的地方。仔细看看,的确有些人和马在走。 河对岸的视野更开阔,景色也更漂亮, 我已按捺不住,开始憧憬行走在对岸被美景环绕的惬意了。来之前我还有点犹豫是否徒步,毕竟30多公里的负重徒步,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已彻底没有悬念了,说什么也要在美景中走一遭,做一回画中人!

也许是禾木的名气太大了吧。车开到一个破旧的村落,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直到司机把车开到一间木屋,说到了。眼前的情景和我心中的禾木反差太大,很多木屋凌乱的散落在村子里,没有路,也没有马道,只是木屋前后的泥地,行人,马匹,牛队可以从任何地方钻出来。泥地,黑灰色的木屋,使得整个村子的颜色也显得灰暗,并没有秋天这个村庄该有的金色。那个传说中美丽的村子呢?

周围都是高地,其中一块地方上边是个平台,那就是驴友们看晨雾的地方。定好了旅馆,放下行李,草草吃了饭(当然有点贵), 问清了去平台和禾木河的路,带着家伙就出发了。已经快黄昏了,据说禾木的日落也是很漂亮的。

走了没多久,就到了禾木河边,看到了那个著名的木桥。桥下河水很急的哗哗流过,马队经过时,木桥开始抖动, VideoCamera也无法继续拍。有很多马队经过。 过了木桥,是一片白桦林。 黄叶,白树干和树上的黑眼睛,在落日的光照下,至少是有些秋色了。 爬到平台上后,整个禾木村就在眼前。在这里可以看到村子的全景,禾木河从村子边上流过,几乎所有的树林都集中在河边。

平台这里果真是个照相的好地方。两个MM和司机还要赶到喀纳斯,就在平台上告别了。我在平台上一直呆到太阳落下,没有拍照,只是在路边的凳子上坐着发呆, 看着山下的灰色的村落,倾听在一片静谧中传来的河水声和游人偶尔的喧哗,也许这才是禾木的感觉?

一轮明月升起,挂在天边,天色还亮,村庄更为安静,几乎没有人走动。今天是中秋前夜,月亮好圆。我去旁边维族家买了一个馕,准备明天路上吃。那家维族人太热情,还告诉我不要怕,搞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为什么担心我会害怕呢?)。入夜后,村子反而有了些响动,那是发电机的声音。因为没有通电,旅社一般自备柴油发电机。明天还要起来看晨景, 于是早早睡觉,在突突的发电声中入睡。

早晨6:30被闹钟吵醒。外边还是一片黑暗。尽管老板说8:00多才日出,我还是不放心,将闹钟定在6:30。磨蹭到7:00多,还是决定到平台上去等。外边有点冷,天还是黑的,没有人。半小时后爬上平台,发现上面已经有几个人在那,守着长枪短炮,都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嘿嘿,有人比我还急。

在黑暗中等了好久,黎明才开始降临。可惜,不知为什么,一直到太阳从云端冒头,晨雾并没有出现。村子里的人也开始做早饭,一缕缕炊烟升起,只好错把炊烟当晨雾了。下了平台已快九点, 不时有马队的向导来问是否骑马。我意已决---徒步回贾登峪。

吃了一碗牛肉面,收拾行装,我精神抖擞的在晨光中踏上了去贾登峪的马道。

出村时差点迷路,有多条马道,还好找了一个向导问了一下。出村时的一片白桦林很漂亮。出了村庄,沿着禾木河,后面是开阔地, 就只有一条道了。

为了赶时间,我走的有点快,不一会儿,禾木就被我远远拉在后面了。路旁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在这种美景中徒步,绝对是享受。我的背包应该是很沉的,不过此时却丝毫感觉不到。走了一会,进了一个树林,居然赶上了一个马队,大概四个驴友,一个先导,在路边休息。穿过树林后有一条小溪,结果没有留神把鞋弄湿了,于是这以后的路途脚可受罪了。脚底泡软后,很快打起水泡,并且很快破了,那个痛苦。

爬上一座山头后,实在受不了,赶快换了一双袜子。 感觉舒服些,但走路还是痛,只好一瘸一拐, 美景中的享受感大打折扣。 教训啊!长途徒步,坚决不能把脚弄湿。看样子我得找一双更好的徒步鞋了。

一路美景不表,越往后,越漂亮。路上碰到好些成群结队的徒步者,他们走的方向与我相反,都是在中途宿营,用两天时间走这段路。有一个人问我到哪去,我说贾登峪。这家伙似乎很有经验的说道,“贾登峪你走错路了”,我大吃一惊。还好另外一个人说没错,前面那个人赶紧问这人,“我们不是从喀纳斯来的吗?”,我一听这话,心中释然,也放心了,暗笑不已。

走到大约一半,在禾木河和喀纳斯河交汇处是一大片开阔地,这就是被称为三角洲的地方。有一些蒙古包, 可以提供歇脚。有一个半路旅社就在这里。两天徒步的驴友大多在此宿营。这里真是宿营的好地方,周围景色秀丽,视野开阔。我坐车去禾木的路上看到的对岸的开阔地就是这里。

过了三角洲,看到有一拨人在与我相同的方向前进。三三两两, 都带着宿营的家伙。 聊天中得知他们是头一天下午从禾木出发,在那片树林后的小河边(就是弄湿我的脚的地方)宿营,今天大早出发赶过来的。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路,都有同行者。他们有很多人,后来才知道这是由新疆著名的户外团体小羊兵团组织的,而且领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司令。小羊兵团在喀纳斯可是如雷贯耳, 其实这条徒步道就是他们首次发表的。

走到一处风景秀丽,又可以到河边的开阔地,有一个人高呼,“我们在这里休息吃午饭了”,这些三三两两的人纷纷止步,向那人汇聚。此处的确是休息的好地方,也许那个高声呼喊的人就是杨司令。 有个人邀请我加入他们,我因为想赶时间,道谢之后继续前行。 走了好久,爬过一个上坡, 眼前豁然开朗, 河水已在我脚下的峡谷中,有几棵树的叶子红的非常漂亮,远处山坡上有一簇簇五彩的树丛,太美了,正好有点饿,于是坐在一块高地, 一边吃囔,一边享受美景。 这时有几个人从相反的方向过来,从我旁边走过。在他们的聊天中我得知他们用了三个小时到这里。还有三个小时!我心中大喜,立刻拿起装备继续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看到了那个著名的布拉勒罕桥,这里是通往贾登峪的门户,贾登峪似乎近在咫尺了。

我在桥边的小摊上煮了一包方便面,补充水分和盐分。吃饭时看到去贾登峪的路是上坡,于是顺便问了一下老板还有多久才到贾登峪。老板说,5公里,一直是这样的上坡, 我心里有点发毛。于是歇了好久,重新振作精神, 开始最后一段行程。老板没有骗我,一直是上坡,而且没有尽头!还好一路上的景色没的说,可以说最美的秋色就在这一段。 可是上坡实在太长, 爬上最后一段坡后,已是精疲力尽。前面所有的路加起来,也没有这一段累。接下来的路一直下坡,轻松来到山谷中美丽的贾登峪。从贾登峪到旅馆区,路途还是很远,没有班车。我和一对夫妇拦了一辆车,他们还要赶去喀纳斯,我本来也想,但实在太累, 决定在贾登峪住一晚上。路上聊天,发现这对夫妇也想去白哈巴,苦于没找到车,于是赶快说白哈巴青年旅社的老板可以接我们,如果凑够三个人。 他们也很高兴,留了电话号码,约定明天下午联系。

送走了夫妇,我问司机有什么地方可以取钱,司机的回答让我震惊,这里没有取钱的地方, 喀纳斯里也没有,只有布尔津有。我身边已没有多少现金,来之前查过贾登峪可以取钱,没想到还没有开通。 沮丧中,只好找车回布尔津,第二天再回来,两个小时车程。 最后被贾登峪拉人的一帮司机安排到了一个维族司机车里。这个家伙还要去拉两个朋友,全是维族。车是QQ一款,很小。司机开的飞快。一路上叽叽嘎嘎,不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说实话,我还是有点担心。

两个小时之后,夜幕降临,车到了布尔津,我在网上查过有一个小羊兵团的旅舍, 于是直奔那里。小羊驴友驿站在布尔津别墅区,这里有很多旅馆,都是小别墅改造的。旁边就是有名的白鹿宾馆,以前被网友评为布尔津第一驴友宾馆。但似乎门前比较冷落。

小羊驴友驿站的老板也是北疆户外活动的好汉王志飞。定好房间,稍稍歇了一下,决定到这里的著名夜市去吃饭。跟所有城市的夜市一样,其实那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知为什么这么出名。在这里,吃烤鱼,喝俄罗斯老太太格瓦斯已是定式,我也没有脱俗。烤鱼一般,好吃但没有特色,格瓦斯有点象小时候喝过的汽酒,挺上脸。

吃饱喝足后回到宾馆,看到门口聚了一大帮人,有一些桌子,摆满了各类瓜果,饮料。原来今天是中秋,小羊驿站与众驴友共庆佳节。后来居然发现其中几个人见过,就是在徒步中碰到的那一帮人。他们的领队坐在门口,与老板王志飞在聊天。我也加入了聊天行列,一边吃水果。没想到在异地他乡还能够有这种经历。聊天中才得知领队就是杨司令,我不禁又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身材单薄,个头不高,很年轻,说话中透着一股沉稳,自信,成熟,让人放心。也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适合在野外活动中带队。和他们聊了一会徒步,一致认为最后一段没有想到,有点意外。作为这段徒步攻略的作者(该攻略已在网上广为流传),杨司令颇为感慨,认为应该重新修整一下,指出倒着走的这个问题。

在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能够跟一帮驴友开怀畅饮,聊天,结识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仿佛在江湖行走的感觉,实在是一件快事。很晚才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大堂里已挤满了出发或离开的驴友,还有几个拉客的司机。 这些司机之间都有默契。 还有一个调度来安排, 以达到合理资源分派。我最后和一对香港夫妇和一个台湾独行侠合坐一辆车。被司机拉到一个地方吃早饭后,就向贾登峪进发了。一路上车晃来晃去,后排座的人需要费很大的气力来使自己不至于靠到别人身上,也很辛苦,估计比司机还累。

到了贾登峪后,香港夫妇找马队去禾木,台湾人准备徒步去禾木。我直接坐班车进入喀纳斯。从贾登峪到喀纳斯需要半个小时,班车在景点会停下来,让乘客瞅几眼, 然后接着开。导游说最好跟车走,否则下一班不一定有位子。于是我在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只是匆匆下去拍一会, 然后上车。 反正后天还会再来。车一直开到我要去的边防接待站。我在小羊驿站打听到这里的住宿比较好。边防接待站旁边就是边防派出所,里面值班的官员是哈萨克族,简直就是一老外,感觉怪怪的。 边防接待站是部队搞的,当兵的人很不错,允许我把行李寄存起来,还给我预定了第二天的房间(我今天要去白哈巴)。我打电话给白哈巴青年旅舍老板Aha, 约了时间来接我们,然后联系昨天那对夫妇,真是巧,他们也住在这里,这倒方便了。约好下午三点在边防派出所碰头后, 我就在路边等待去观鱼亭的车。准备趁这段时间先把观鱼亭玩完。

观鱼亭可以看到喀纳斯湖的全貌。班车带到点后,还有1000多级台阶要爬。爬的时候下雨了,周围的山上飘的是雪花,风很大。喀纳斯湖的全貌很一般, 很快就到头了,观鱼亭无法上去,因为在修。 下来时看到有另外一条道通到湖边,记得网上说湖边这条道有3000多级台阶。我突然想走走这条道。向值班的人打听确定后,我开始向湖边走。这时雨停了。 顺这条道两边的景色非常漂亮,而且越接近湖边,秋色越浓,湖边的白桦林看的越真切。看来这个决定没有错。

下到山脚后,是度假旅馆区,有护栏圈起来,必须翻过护栏,才能到湖边。 雨又下大了,时间也不够,湖边的景色没有来得及看,找到班车点赶快往边防派出所赶。快到时接到AhA的电话,他已经到了。赶到派出所时,看到门口有一辆红色的吉普,估计就是AhA的车了。一问果然是他。那对夫妇也到了。此时天突然放晴,出现了彩虹。我们都很兴奋,因为说不定可以在白哈巴看到日落了。AhA到派出所替我们办了边防证, 我们一行人立刻驰往白哈巴---这个传说中的西北第一村。

一路上景色宜人,天色也越来越好。到达白哈巴时天已放晴,雨后的景色总是特别漂亮,几团白云在青年旅社背后的山顶盘旋,煞是好看。 我把房间搞定后,拎着家伙就开始在白哈巴转悠了。 在瞎转悠很久后,到达了村庄的主路,开始打听著名的黄金大道。本地人似乎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只是告诉我那里有一片白桦林。 我想那就是了。

到了那里后,发现黄金大道正在安装下水道,被挖得七零八落,残破不堪。 道路两边的树依旧,而道不在。黄色的落叶零零落落得飘散在被开肠破肚的道路上,已不能当得起“黄金大道”的名号了。但从两旁高耸和密集的白桦林, 可以想象得出这里往日的风光。

一直转到天色暗下来,才回到旅社。从村里到青年旅舍有一条捷径,可以省下不少路,否则要从边防检查站绕过来可就远了。 奔波了四个多小时,实在太累,而且午饭吃得太少,一进旅舍酒吧的门,就问“还有什么吃的?”, 引得屋子里的人哄笑起来,这才注意到已有两拨人在那里。其中有四个人来自广东,包车从哈巴河过来,彼此都很熟悉。另外四个来自北京,明显是临时凑起来的。只有我是独行侠。像我的这种玩法,估计很难找到伴。

晚饭是老板娘自己做的西餐,味道不错。很佩服那帮广东人,居然带了好多月饼,还有很好的铁观音。 吃完饭后与他们聊了一会,后来Aha和他的妻子老板娘麦可也加入了,一起吃月饼喝茶。他们还点了烤全羊。在大伙的建议下,Aha开了一瓶Votaka下烤羊。 我稍稍喝了点,度数不高,与别的酒并没有什么区别,给我喝算浪费了。期间谈起了AhA的青年旅社,才知道眼前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

Aha也是北疆户外活动高手,他的正式工作应该是乌鲁木齐的一家公司的收入不低的职员,麦可也是。两人酷爱户外,经常组织人去户外探险, 与小羊兵团的杨司令和王志飞都很熟。Aha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白哈巴开自己的一间青年旅社。 终于在两年前,他辞去了工作,来到这偏僻的西北第一村,白手起家,在一片荒地上硬是搭建起了这一间旅社。所用的材料,全是自己亲手制作;所有的木屋以及配套设施,全部是自己和帮工完成。麦可为了圆自己老公的梦,也辞去工作,将5、6岁的小孩托付给母亲,来到白哈巴与Aha一起建设自己的旅舍。由于白哈巴到了冬天就会封山,他们只能在每年的五月份来,11月就得回乌市。白哈巴不通电,而且所有的工具,原材料都必须从布尔津运来,这里面的艰辛如果你不亲自到这里看看眼前这一片木屋,很难想象得出。 辛苦一年半,旅舍终于在今年六月启用。还有很多事,只能一边运营,一边做了。象这一阵子水道被切断,只能另行修建,用水必须人工挑,包括厕所用水。所以现在厕所使用不太方便。“不过再过几天水道修好就好了”,Aha这样说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信心,和对未来旅舍的关切。 麦可一直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Aha, 时不时插入几句话,嗔怪老公为了圆梦,什么都不顾了。如果仔细观察室内的装修,你可以发现主人花了很多心思,使得屋子里透着一股亲切,舒适和温暖,还有现代感。我想这应该是麦可的功劳吧。

欣赏着他们的照片,看着照片上他们漂亮的双胞胎女儿在Aha和麦可怀中撒娇的情景,聆听着这一对为了梦想打拼的夫妻讲述他们曾经的户外活动经历和创业的艰辛往事,我们这几个人只有感慨和赞叹。我突然非常羡慕Aha, 也从心眼里为他们高兴。

我曾否也这样潇洒过呢?

外面下起了大雨,户外的温度很低,而屋内却很温暖。Aha的旅舍里只有10位客人, 现在全聚在酒吧里,品酒,聊天,吃月饼,吃烤羊。谁会想到在这西部边陲没有电的小乡村,有这么一个温馨的地方,让你孤独的身影不再孤单,不再寂寞。

第二天8:00钟,天还是蒙蒙的,雨已停了。我带着家伙,又在村里逛。 突然发现旅社背后的山头云遮雾绕,天色有点放晴,很漂亮。有很多驴友聚在村西靠近边防站的一块高地,那里有一块标有“白哈巴”的石碑,地理上有点像禾木的平台,也是照晨景的好地方。 可惜天公不太作美,晨曦只保持了一会就被云遮住了。 回到旅舍,麦可已准备了早饭。吃过早饭后,广东帮又要离开向喀纳斯进发,他们想在途中换骑马,到双湖去。行程是Aha帮他们设计的。双湖的照片从Aha那看过几张,很漂亮。告别之后,我本来想让Aha 送我去5号界碑那看看,网上很多人都提起过。但是北京帮捷足先登,车太小,坐不下。想想Aha还要挖水道,不愿给他太多负担,于是决定自己解决车的问题。

在村里晃悠时碰到一辆吉普,跟司机商量能否带我去一趟界碑。司机很爽快。为了去界碑,必须先到边防站报道,打个招呼。 界碑那里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有很多喀纳斯旅游班车载来的游客。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 山谷下的界河就叫白哈巴, 意思是白色的河。河水真有点白,估计白湖的水真是白的。 司机看我觉得不过瘾,主动提出带我深入界河逛逛。 我大喜。他把车一直开到山下铁丝网那,有一片白桦林,景色比上面好看,可惜光线不好。司机车里放的是老鹰乐队的Hotel California,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歌,在这里听到,颇感亲切。

从界碑回来后,又在村里走了一下,吃了点东西,到返回喀纳斯的时候了。

下午3:00多回到喀纳斯,天色尚早,同行的那对夫妇今天也要离开回家了。 告别Aha和他们,我在边防接待站把房间搞定,上路开始真正玩喀纳斯。

第一站是卧龙湾, 这里我觉得是整个喀纳斯最漂亮的地方,也是最有秋味的地方。 湾里蓝中透绿的湖水, 配上水边绚烂的各色树叶,使我无法停下手中的摄像机, 总觉得无论怎么拍,也拍不全。 卧龙湾的栈道一定要去走。而且两边都走。顺流可以走到铁桥。路上有很多惊奇。 逆流可以到月亮湾。

第二站就是月亮湾了。我是从卧龙湾走过来的。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走走。月亮湾最著名的要数湾中的那两个大脚印了,真的非常神奇。 湾中的水是蓝中透白。

第三站是神仙湾。只能坐班车去。徒步必须走马路,没有意思。神仙湾平常去没什么, 必须要早晨去看晨雾仙境。

第四站是喀纳斯河边栈道,一直可以从边防接待站附近的铁桥走到喀纳斯湖,甚至可以绕湖走很远。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走到湖边。景色一般,仅徒步还不错。以上所有地方的栈道修的都很好。

回到接待站已经8:00了,接待站居然还有吃的,贵是贵了点,饭菜非常可口。早早入睡,准备明天早起去神仙湾看晨雾。

第二天7:00起床。 出了接待站,对面就有很浓的晨雾,像条带子似的裹在山腰,非常壮观。 边走边拍,到车站已快8:00了。第一趟班车应该8:00发车。没想到在车站等到8:20,还未有车来。好多人沉不住气,开始朝神仙湾徒步。我最后也失去了耐心,快速向前走。走了不久,一辆班车从后边呼啸而过,心里那个气呀。 因为担心赶不上, 路上拦了一辆图瓦人的摩托。大清早坐在摩托车后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双手冻僵了。好在很快就到了。

神仙湾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依然是雾气弥漫。好多人守在湾边的长枪短炮旁,等待着太阳露头的时候。也不知道太阳是否会出来,只是在心中祈祷。 就在几乎失去耐心离开时,太阳露了一下下,雾气立刻收缩成了一条带子。人群立刻热闹起来。过了一会,太阳终于出现在山头上, 云雾收缩得跟明显,一条白色的带子清晰的缠绕在湾内。太神奇了。我从不同的角度拍个不停,一直待到云雾彻底散去。 原来神仙湾的晨雾是这个样子,没有亲身体验过,是不知道其中的神奇和带子出现那一刻心中的激动的。

看看时间还早,又去了一趟卧龙湾。然后回接待站拿行李。历时五天的神奇喀纳斯之旅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神奇从此永存我心!再见了, 喀纳斯 !再见了,禾木!再见了, 白哈巴!再见了, 三角洲,马道!再见了,贾登峪!再见了,布尔津! 我还会再来的。

写此文时,已经过了一月有余,喀纳斯已经封山了。在此把最诚挚的祝福给Aha和麦可, 祝愿他们在春天重返白哈巴时,一切都美好, 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背包客聆听他们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