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日-11日,出差衡阳9天,抽空花了7、8两日独自游览了南岳衡山,这是我继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后,游览的第三座五岳山。最后在11日在长沙游览了岳麓书院和爱晚亭。
没有直达衡阳的飞机,如果飞到长沙,还要机场巴士到汽车南站,再转长途汽车到衡阳,太过麻烦,于是选择火车。
在天天票务网(http://www.e-piao.com)定了上海南-衡阳(终点站是南宁)的K537次火车,硬卧下铺,9月3日下午17:02开车,9月4日早上7:54抵达衡阳。
因为是出差,很多细节就略过不表了,就写下与旅行有关的内容,费用也是按自助游方式统计的。
费用:¥310
火车票:¥290
送票费:¥20
D1(9.3)
去超市买了面包和牛奶,当明天的早饭。火车上的晚饭吃盒饭算了。
下午3点从公司出发,懒得打车,叫公司派了辆车送我到火车南站。结果3点半就到车站,傻等了1个小时。
17:02,火车准时开车,伴随着火车的隆隆声,回到上海才一个月的我,又出发了。
今天不知怎么的,困得不行,上车就睡觉,睡到7点,听到乘务员推着小车来卖盒饭了。
“多少钱?”
“15块。
“盒饭里有什么?”
“猪脚、火腿、蛋饺、两个素菜”
“来一份。”心想,三荤两素,还不错嘛。
打开一看,两小块猪脚,一片火腿、一个蛋饺,一点烂菜叶子和一堆烂胡萝卜。算了,怎么能对火车上的盒饭有所期待呢,混个饱就成。
吃完看看书,上移动MSN玩了会儿,继续睡觉。
费用:¥29
牛奶面包:¥14
盒饭:¥15
D2(9.4)
火车准点到达衡阳火车站,下车后打的去汽车西站对面的裕鑫假日酒店,司机开价¥20,第一次来,不知道行情,被小宰一刀,后来知道,打表¥12就够了。
裕鑫假日酒店,单人间¥168,住6天送1天,房间里带电脑,还不错。
进了房间洗澡睡觉。
下午办公事,略
D3(9.5)公事,略
D4(9.6)初上衡山
今天周六,想来应该没事,上衡山吧。
早上6点起床,吃了个面包,赶6:50头班去南岳的长途汽车。汽车站就在酒店对面,很方便。
去衡山旅游,买长途车票不能买到衡山,一定要买到南岳。当地有个说法叫“南岳有山无名,衡山有名无山”,就是说南岳区有衡山却无“衡山”之名;衡山县有“衡山”之名却无衡山,因为衡山不在衡山县,而在南岳区里。如果买车票买到衡山,就到衡山县去了,所以无论从哪里去衡山游玩,车票一定要买到南岳。
来衡山是仰慕其五岳的名号,并不指望有多美丽的风景,目的只为登上祝融峰,到此一游而已。所以计划今天的行程是坐车到半山亭,换索道到南天门,下山时看时间安排,时间多就步行,少就坐车。
1个小时车程,到达南岳车站,步行10分钟到南岳大庙,一路上人不多,我暗自庆幸来得早,人少。谁知一到大庙门口,乖乖,吓人!人山人海往大庙里挤,大门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站在高处往大庙里看,黑压压的“煤球”看不到头。算了算了,不凑这个热闹了,等下山再去吧。
其实来南岳的游客,以香客为主,从大庙一路到祝融峰,可以看到无数多的香客,甚至还有打着“南岳进香团”的旗号的,但在其他偏僻一点的景点里,游客很少。
绕到大庙后,在那儿搭乘电瓶车到山门口,¥3。
衡山门票¥80,全程车票¥70。还是人多啊,买车票的人多得都要打破头了。卖票站也管理混乱,这么多人,多开几个窗口呢!结果是一个窗口卖全程票,人潮汹涌;两个窗口卖半价票(老人,学生票),门可罗雀。游客不满,大声质疑:
“这么多人,你们多开几个窗口卖全价票呀。”
“我们手里的全价票卖光了。”卖半价票的售票员说。
“那从她那里拿一些呀。”我指着卖全价票的说
“我们是各管各,自己卖自己的。”
晕,无语。这什么管理啊。
还好本人还算身强体壮,灵活机智,没花太大的劲就买到了车票。排队上车。一路上看到上衡山的车子还是很多的,山路上很堵,有些无良司机还想超车,结果造成更加拥堵。
好不容易到了半山亭,准备去坐索道,乖乖,索道站更夸张,几百号人排队等索道。
就在这当口,接到工作电话,必须马上赶到衡南县的瓦园货场。晕死,没办法,工作重要。马上再坐车下山。浪费了门票和我拼命买来的车票,出了山门。坐电瓶车回到大庙后,包了辆出租车直接去瓦园货场,¥150。
后面就是公事了,不再赘述。不过有意思的是,在瓦园货场第一次坐了火车车头,也钻了火车车底。
回宾馆的路上去湘江边上看了看,虽然没什么很美的风景,不过也是条有名的河流,拍照留念吧。
D5(9.7)再上衡山、住山顶上封寺
今天肯定没事了,铁定没事了,再上衡山。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zhěn)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为“衡山”。轸星旁边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南山就是指衡山。
1984年,南岳以山建区,号为南岳区,县级,隶属衡阳市。另设衡山县,也是以衡山为名。所以,有人说“南岳有山无名,衡山有名无山”。
衡山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衡山四季景色各有特色,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今天要改变行程了。中午出发,晚上住山上,明早看日出。住山上有两种选择,一是住在半山亭的农家旅馆,二是住山顶的上封寺。住半山亭价格比较贵,而且第二天早上要看日出的话,很可能索道和中巴都还没开,所以只能早起爬山,这个太艰苦了,所以选择了住在上封寺。
中午在宾馆隔壁的面馆里吃了拉面,去对面超市买了为登山准备的面包,背上新买的D80,装满水壶,正式开始了衡山独行。
11点半上长途汽车,12点半到达南岳汽车站,车票¥12。在车站门口坐电瓶车直接到山门,¥6。
这里的电瓶车全程是车站-大庙后-山门,全程¥6,半程¥3,很方便,但是大多车辆是在大庙后和山门之间运行,因为那里游客最多,到车站的很少,一个两个单独的游客,他们是不跑的。
到了山门口,想和门口检票的大婶商量一下我昨天来过,浪费了门票,能不能通融一下,免了门票。哪知不问还好,一问更胸闷。
其实我本来已经准备好大不了重新买门票了,哪知检票大婶说“你如果昨天下山的时候在门口凭身份证登记一下,今天就不用买票了。”我这个郁闷啊,我哪知道还有这种事,根本没想到这一茬啊。算了,老老实实的重新买票吧。
衡山门票很好,除了衡山导游图以外,还在各个景点之间标注了距离,便于游客安排行程和计算时间。
昨天晚上研究了一下全程票。所谓全程票是指山门到半山亭中巴来回,半山亭到南天门有两种选择,索道或者中巴,这些都包含在全程票里。车票是两天一次有效,就是说两天里上下一次山是随便坐的。那么车票今天还是有效的,就是上到半山亭未必能坐了,混混看吧。明天下山明天再说。
到上车处,和检票的同志说明情况,他倒也爽气的让我上了车。
今天下午人明显少了很多很多,坐车都不用排队,路上也不太堵了。到了半山亭索道站,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在等索道。工作人员说,因为刚才的暴雨,索道临时关闭了,刚开,稍等一会儿。
这还真是印证了我跑到哪儿都下雨的传说啊。
等了一会儿,上了索道。这儿的索道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不是4-6个人的一个车厢,而是一个大车厢,里面站10个人,只有一个索道车厢来回运送游客,怪不得昨天排了长队。
索道很快,几分钟就到,然后步行上山。山上的游客还是挺多的,特别是自驾车,所以山路还是挺拥堵的。
40分钟爬到上封寺,由于山顶的旅馆已经全部拆除,要住山顶,只有住在上封寺里,今晚请佛祖收留我一晚了。进寺找了一圈,在二楼找到服务员,要了一个床位,¥30,包晚饭和明天的早饭,真是便宜啊。
这是一间“套房”,外面大间4张床,里面有三个小间,分别有2-3张床,有一个小间还带了卫生间。我去的时候整个套房都没人住,我自然占据了带卫生间的那个小间。房间的卫生状况实在不敢恭维,一床貌似从来不擦的草席,一条带霉味的被子,一个比纸稍微厚点的小枕头,卫生间也只能洗脸刷牙上厕所,不能洗澡。当然,有屋顶有床,我就很满意了。
开好了房间,简略的游览了一下上封寺。
上封寺地处南岳最高峰——祝融峰侧,古代系道家宫观,曾名“光天观”、“司天霍王庙”、“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几经沧桑,直至南朝陈光大元年(567年),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和尚在此建阁,作徒众听法之所。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正式改为佛寺,并由炀帝赐“上封寺”额,沿袭至今。
上封寺名僧辈出,并与历代朝廷显宦广结善缘。唐末著名诗僧齐已曾住此。北宋大德佛心、善果先后住持本寺,大学者朱熹、张栻(shì)、胡宏、明代状元罗洪先均在此留有诗篇。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湖南巡抚周召南邀请名僧异目为本寺方丈,异目在此著有《上封寺志》行世。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两江总督曾国荃捐白银二万两修缮寺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衡山秀才向道隆与寺僧心印在此起兵抗清。清末著名诗僧敬安(八指头陀)曾住持本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宝生和尚应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之请住持本寺。1939年抗日时期宝生与寺僧演文、巨赞开办“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同时,蒋介石曾游本寺,并捐银三千元及棉衣150件以结善缘。
上封寺地处高寒山区,全部石墙铁瓦,山门下有花岗石牌坊,坊额用汉白玉刻“上封寺”三字,两旁石刻联曰:“南国记帡幪(ping měng),江汉侨民齐景仰;岳神隆望祀,西天古佛共馨香。”上至山门,为半圆形花岗石石墙,上有汉白玉“刺建上封寺”门额一方。山门内循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祖堂,方丈。两侧为僧舍,库房、香积厨。
回到房间,小睡一会儿,5点钟去香积厨吃饭,米饭、卷心菜、豆角、豆腐干、粉皮,就这些饭菜,自己拿个碗打饭盛菜,吃多少,盛多少,在庙里可不能浪费。打完饭,在院里的石凳子上坐着吃了。
吃完饭,找到服务员,问:“房钱现在给你嘛?”
“不给我,我不收房钱。”
“那我给谁?”
“随便给谁。”
晕死,这算什么回答啊,“随便给谁,我给谁啊?”我追问。
“我也不知道,”她说完,拉住一个和尚问:“房钱给谁?”和尚回答:“不知道。”她只能无奈的和我说:“你放在功德箱里吧。”
往功德箱里放了30块钱,再去佛祖面前磕了三个头,谢谢佛祖让我有地方睡一晚,再捐了10块钱功德。
走出寺外,已近黄昏。下午的大雨导致了漫山的云雾,使我已经看不清周围的山峰,我坐在寺外悬崖边的平台上。黄昏的寺外格外宁静,漫山的云雾更是如若仙境。时而雾散见山,时而云浪滚滚,景致格外迷人。
我在平台上坐到日落,和一个老和尚聊着天,可惜他的话我大半听不懂。
在这里,我拍摄了迷人的晚霞和落日,拍摄了黄昏的山景和云雾,的确不虚此行,相比昨天的行程安排,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到房间,无事可干了,上了会儿移动MSN,早点睡吧,明天5点就要起床了。
9点多,外间住进几个香客,吵得不行,勉强入睡。
半夜,枕头太低,睡得落枕,把隔壁床的枕头拿过来,还是太低,两个枕头一起一折二,勉强可以,再度入睡。反正一夜的睡眠质量不太好。
费用:¥213
中饭:¥7
面包:¥8
长途车(衡阳-南岳):¥12
电瓶车(车站-山门):¥6
衡山门票:¥80
全程车票:¥70
住宿(上封寺):¥30
功德:¥10
D6(9.8)观日出,登祝融峰、游览会仙桥、麻姑仙境、磨镜台、忠烈祠、南岳大庙,返回衡阳
4点半,寺院的钟声敲响,僧人们开始做早课了,我在床上赖到4点50分,也已睡意全无,起来洗脸刷牙,到香积厨吃早饭。
做饭的厨子在下面条,菜还是昨晚吃剩的那些。早饭要等僧人们做完早课才开饭。等到5点半,僧人们陆陆续续来吃早饭了,还是自己动手,挑了点面条,放了点菜。遇到昨天晚上的老和尚,边吃边聊,当然,他的话我还是听不懂,厨子翻译了,我才知道他是让我快点,否则赶不上日出了。赶紧巴拉两口,谢过老和尚,匆匆的赶往观日台。
观日台离上封寺不远,5分钟就到。赶到观日台,已经很多人守候在那里了。听他们聊天,才知道大多是凌晨1-2点就开始爬山了,强人啊。
清晨的山顶,空气格外清新,青草的香味带着点湿润,呼吸进去,整个人都觉得精神舒爽。就是在这分舒爽之中,我看到了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完整的日出。我用70-300mm的镜头记录下了太阳慢慢升出地平线的美妙瞬间。
这里真不是一个驴友集中的地方,我是唯一一个捧着单反,举着长镜头的游人,显得有些突兀。
随着太阳悬上了天空,看日出的游人渐渐散去,我也收拾相机,开始登顶祝融峰。
远远的看到祝融峰上升起一股浓烟,简直象着火一样,心想火神的名头真是不一样。
祝融峰,是南岳最高峰,海拔1290米。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祝融峰,海拔1289.8米,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
祝融峰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也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始建为祠。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殿后岩石上装有石栏杆,北山风光尽收眼底。因山高风大,所以建筑是用坚固的花岗岩砌墙,以铁瓦盖的顶,殿宇凌风傲雪,巍然屹立在绝顶巨石之上。
上到祝融峰,朝火神祝融磕了三个头,在封顶周围拍了些照片,开始下山。
从下山路边上的小路前往会仙桥。那是一条幽静的小路,拐入这条小路,一改山顶的喧闹,竟无一人,顿时觉得耳根清净。两旁柳杉夹道,一个人漫步在山间小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滋味。
沿小径不到一里地,便来到祝融峰旁边的不语岩。不语岩下边,有一石洞,洞壁上刻着“不语挂锡”四个正楷大字,还有四寸楷书“去中一笠”的题留。《南岳志》记,过去南台寺有一个和尚经常在这里打坐,终日不语,自号不语禅师。他在这里修行的日子很久。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灶里的火种熄灭了。于是,他在晚上,提着灯笼,踏着积雪到上封寺去借火种。上封寺的僧人说道:“大师灯内有火,何必相求”?不语禅师得此禅机,便作偈道:“早知灯有火,饭熟几多时。”从此他大彻大悟,修成正果。如今岩洞里十分开豁,洞中有石凳、石桌可供游人歇脚。洞口边题刻的小字有十余处,因风雨剥蚀,难以辨认,只有“跨岳桥”一尺大的三个行书字,还清晰可见。
继续前行,到达会仙桥。
会仙桥,俗名试心桥,又叫仙人桥,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 。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云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会之所而名。站在会仙桥,还可望见祝融峰侧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
明代李郁曾作《试心桥》一诗云:“颓然岩石堕峰腰,下界烟云万丈遥。顾我未曾履艰险,扪心来过试心桥。”
明人卢仲田的《会仙桥》诗云:“烂柯仙人久不来,一桥空对百花开。我来桥上寻遗子,云满空山月满台。”
离开会仙桥,回到上封寺,水壶里的水已经喝得七七八八了,去灌满水,拜别佛祖,继续下山。
沿途没再去其他景点,直接下到南天门索道站,下一站我想去麻姑仙境和磨镜台看看。看车票上的地图,看到下山的车是经过那里的,于是决定不坐索道,坐车下山,哪知下山的车走的是索道边上的那条路,只能把我放到离麻姑仙境最近的玄都观,走过去大概1.5公里路,也只能这样了。
其实我这时的车票已经过期失效,但工作人员检票的时候没有仔细看我票子上的日期,估计没什么人会第三天还呆在衡山上。
一路无语,郁闷的是司机忘了在玄都观放我下来了,直接开到了半山亭,害我多走1里路。
路上遇到私人摩的司机,开价¥20,还价¥5,不允,于是继续自己走。
走了一公里左右,到达麻姑仙境。这一路虽然是柏油路,但除了偶有过往的车辆,没怎么遇到过游人,尽享闲情野趣。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相传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飞天祝寿的地方,它采取“点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树添景”的造景手法,使该景点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仙境。
离开麻姑仙境,再走大约1公里,到达磨镜台。
磨镜台得名于佛教,唐先天二年至天宝元年(713-742年),禅宗七祖怀让在此传播南宗教义,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马道一来此结庵坐禅,唐代禅宗七祖怀让大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的禅理悟化道一而得名。
这里层峦叠嶂、松涛涌翠、古刹幽深、世称莲花福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禅宗文化、抗战文化于一体,成为南岳衡山不可或缺的核心景区。现完整保存着唐代怀让禅师“最胜轮塔”、怀让磨镜遗址“祖源”、马祖道一弘法的“传法院”、“讲经台”、“罗汉洞”、“石壁观音”等古迹。还有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的公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官邸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委会召开首脑会议的会址。南岳游干班展览室、抗日名将宋哲元隐居南岳养病的住所及纪念抗日阵亡将领佟麟阁、赵登禹所建的双忠亭等抗战遗迹也对外开放。古往今来,大批文人墨客、前贤先哲在此留下许多题咏、诗赋和石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深情的讲述了磨镜台的故事,曾打动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日战争予以极大的同情和支持。
从磨镜台走回半山亭,路上看到有条步行的小路通往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忠烈祠,可是不知道这条小路要走多久,犹豫再三,不敢乱走,还是回半山亭坐车吧。
回到半山亭,上中巴前和调度说明,我要去忠烈祠参观。他们让我和司机说下,让司机在忠烈祠后门停车放我下去,然后我参观完到前门,找前门的调度安排后面的中巴带我下去。这样我就可以单程游览忠烈祠,不比走回头路。
郁闷的是,中巴司机再度忘了及时放我下来,直接开到了忠烈祠的前门,害我沿着忠烈祠的台阶爬上去再爬下来,不过就算是我对抗日阵亡将士的一种缅怀吧。
忠烈祠是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造的,它是一座在松柏掩映的翠峦环抱之中,仿南京中山陵形式建造的宏伟陵墓,它肃穆的面北屹立于香炉峰下方。
忠烈祠于1938年筹建,1943年落成。是我国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忠烈祠规模宏大,依山而建,整个布局为方体,前低后高。祠内的花岗岩石板大道和276级石磴衔接,将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从下而上组成一体,长240米,宽60米,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忠烈祠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第九战区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
步入忠烈祠,通过高大雄伟的三孔牌坊,是一开阔式庭院。两排整齐的翠柏亭亭玉立,其间苗木葱绿,花开朵朵。沿石板道行百余步,便是巍然耸立的“七七”纪念塔。塔座四周有四块嵌汉白玉的“七七”铭文的青石碑。纪念塔中间有五颗炮弹直指蓝天,弹体一大四小,屹立在一起,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坚决抗战。
再往前便是石墙碧瓦的纪念堂,古朴大方。纪念堂中央,耸立着一块高约六米的汉白玉石碑。石碑置于平铺着的十二角花岗岩石台上,正背两面刻有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碑文。纪念堂后面,沿山势建有276级石磴,分两侧而上,石磴呈台阶式,共九层,以致敬碑为界,下面六层,上面三层。两侧石磴中间的斜坡上,是一块绿茵草地,台阶中间点缀着四季常青的花草灌木。石磴两侧是高大绿树,把石磴掩盖得严严实实,致敬碑在石磴台阶中间,有四条柱拱托着平面石板,上面是一个大型球冠,两旁各有翠柏一株,它象征着烈士永垂青史。路旁有一石碑,正背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提醒游人到此肃立,缅怀英烈。
再上去便是享堂。享堂是忠烈祠风最大的建筑物,地面呈十字形,有坚固雄厚的花岗岩石墙,双面浮雕三拱的汉白玉石门。正面上部,六根花岗岩石柱稳托着朱红色歇山式双檐,中间两条柱上悬挂着金色的长方形横匾,其上题字:“忠烈祠”,款署“蒋中正”。在享堂大厅后墙壁上,嵌着三十六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当代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历代爱国志士的诗词。
在忠烈祠四周苍松掩映的山头上,有13座烈士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坟莹里,埋葬着原国民党37军10师师长董煜收集的本师在湘北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共2728具。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国民党六十师曾在淞沪、浙东、苏南、赣北、鄂南、湖南等地与日军浴血奋战,歼灭日本侵略军近卫第九师团和第六师团。在战斗中,该师不少官兵为保卫中华民族而壮烈捐躯。此外有郑作民、孙明瑾将军等个人墓葬和有74军、60师、140师等集体公墓3座。墓依祠建,祠因墓显。名山忠骨,相得益彰。
参观忠烈祠的游人甚少,可见国民对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漠视。我想我辈中华之青年,应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富国强民,重现中华名族之辉煌。我在忠烈祠里深深的鞠了三个躬,向为抗战浴血奋战的将士、壮烈捐躯的英雄致敬。
离开忠烈祠,再搭中巴回到山门口,结束了衡山的游览。
在门口吃了面包,坐了休息一会儿,留恋一下南岳衡山。在门口找了辆直接去车站的电瓶车,¥6。车过大庙后,车上有个游客问司机:“这就是大庙啊?”我才突然想起,大庙还没去呢,赶紧叫司机停车,要回3块钱,下车走回大庙。衡山上的司机两次忘了及时放我下车,这个毛病尽然也传染给了我,弄得我自己也忘了及时下车了,郁闷。
从大庙北门进庙,门票¥40。
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山下的南岳古镇,坐北朝南,前有寿涧水,后有赤帝庙,庙呈长方形,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后经历了六次大火,经过扩建和修缮,才奠定了现存规模。大殿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共占地98900平方米,殿高7.2丈,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的庙宇。
南岳大庙由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继承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
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ling)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
第二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
第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南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为重修南岳大庙而立的一个巨大赑屃(bìxì)驮的石碑,碑文系康熙亲撰;
第四进为嘉应门,以后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第五进为御书楼,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
第六进为正殿——圣帝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如今的“南岳圣帝”是1983年复制的;
第七进为寝宫;
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
由于我是从北门进庙的,所以走的是反向游览流程,从棂星门出来。
出来后10分钟走到南岳车站,坐1点半的长途车返回衡阳,¥12。此次南岳独行记全部完成。
感受:
去南岳衡山真是只是冲着其五岳的名声,要说景色,真是一般一般。出差来玩玩算作顺便之行,也无不可,但要是特地来旅游,不太值当。
南岳香火很旺,可冠五岳,上山游客多为进香,纯旅游的甚少,所以只要避开主干道,其他地方还是可以享受到清静悠闲的。
为了避开人多的高峰,应该尽量避免早上上山,下午下山。如我这般行程,就避开了人流高峰,才使得行程顺利圆满。
费用:¥55
电瓶车(山门-大庙后):¥3
南岳大庙门票:¥40
长途车(南岳-衡阳):¥12
附上我在衡阳吃的两个味道还不错的饭店和住宿的酒店:
大不同横西店
地址:解放路与红湘南路口
电话:0734-8163777
王朝风味鱼庄
地址:静园路2号汽车西站旁
电话:0734-8162316
裕鑫假日酒店
地址:衡阳市解放西路11号(汽车西站对面)
电话:0734-2893888,0734-2893777
D7(9.9)、D8(9.10)公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