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抢亲记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贵州的山水别有一种奇特的韵味,从黄果树瀑布回贵阳的路上最能领略到这种山光水色的美。放眼望去,“地无三里平”,峰峦矗立,峥嵘嵯峨,象无数的大馒头摆放在大地上。杂乱无章的树木顽强地扎根在那一座座石山的岩隙间,聚居在当地的苗族乡民则将山间稍为平整的小块地方开辟为农田,艰难地耕种着。他们把苗株见缝插针地种于乱石阵中,哪怕是一小撮的泥土中也要种上一棵玉米。土壤如此贫瘠和宝贵,可见自然条件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艰苦。恶劣的条件产生长期的贫穷,山清水秀的地方竟然同时也是穷乡僻壤,时至今天,这里的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很多村落都是政府的扶贫对象。苗族是贵州最大的少数民族,大多来贵州的游客都想拜访一下苗族人,看看他们的生活。

车子转入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颠簸了近半小时,导游把我们领到了一处不知名的乡村,看样子应该是属于安顺地区管辖。来到村口,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把我们吓了一跳,紧接着又是两声,还响起了鞭炮声和锣鼓声,一队身穿苗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手敲锣鼓、口吹竹笙朝我们走来,令我们感到有些受宠若惊。原来这是他们迎客的方式,来客放三炮,以此为号,告知村中和在田野中干活的村民有宾客光临。这是一个破旧村寨,隐蔽在丛林边上,普通又朴实,近年为了发展旅游业才对游客开放,房子的墙身多是用砖石、竹木加上茅草搭成,而屋顶则是用大片的薄石块叠成,这也是贵州一大怪——石头当瓦盖。户外全是泥地,下雨时就会变成一片泥泞,村民们饲养的牲畜随处走动。在一座用木栏栓围成的院子门前,左边站着一队身着节日盛装的少女,头顶、前额、颈部、腰间和裙下到处都挂满了银子做成的装饰物,有银圈、链子和吊坠等,全身上下呤呤作响。苗族姑娘心灵手巧,身上衣服的精美图案大多都是自己绣上去的。她们个个笑逐颜开,有几个长得特别清秀端庄,水汪汪的眼睛,显得落落大方,十六、七岁已发育出玲珑浮凸的完美曲线。右边则是一队小伙子,吹着芦笙,场面甚为热烈。到苗寨作客,必须先过喝酒这一关。他们用牛角盛满自酿的白酒,敬献给来宾,喝多少则随意。这种酒较淡,但后劲很强,喝的时候可要量力而行。

院子里已经摆着几行长板凳,大家坐好,村长致过欢迎辞后,他们便开始歌舞表演。舞蹈的动作并不复杂,幅度也不大,但很整齐,一边跳一边唱,唱什么我们听不懂,后来我们也跟着手牵手一起跳起来,左摇摇,右晃晃,玩得相当投入。我们称之为“苗族迪斯科”,可以令人放松筋骨。还有他们敲着腰鼓、戴着面具跳起的牛角舞,体现了他们的宗教意念和对自然力量的敬慑心情。

苗族人擅长对歌,嗓音可大可小,旋律不固定,完全靠临场发挥,其题材不外乎谈情说爱及歌颂生活。对歌又是他们择偶的主要手段,不会对歌就很难谈婚论嫁,村前屋后、野外山坡都可以是对歌的场所。我想,这跟有些动物靠叫声来吸引异性是否一样的道理?他们的一段民谣非常有意思,反映出少女恋爱时的爱恨心情:被爱着时,她唱道,“爱你爱你爱死你,找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上,天天睡觉抱着你”;如果被抛弃了,她就唱道,“恨你恨你恨死你,找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砧板上,一刀一刀剁死你”。与他们对歌比赛真是开心,苗族少女分为一队,我们这些游客为一队,大家互斗歌声,看谁最洪亮整齐,每唱完一段或者唱不下去了就齐声“唰”的一声,让给对方唱。我们先唱情歌,再唱革命歌曲,然后是最新的流行歌曲,最后无歌可唱了,我们竟然唱起了儿童歌曲!而她们似乎受过专业训练,不管我们每次唱什么歌,他们都能接着往下唱,或者回以内容相近的歌曲,而且阵脚丝毫不乱,不禁让我们甘拜下风。

接着观看他们制作粽粑——一种苗族人日常的主要食物。他们搬出了一段中间有长方形开口的木头,倒进刚煮熟的米饭及调味料,大家七手八脚地抡起大木锤,吆喝着敲打那团米饭。直到打得稀巴烂,他们才分给我们品尝。我趁机溜到后面四周转转,看看他们的住房。房子里面的家具和用具都非常简单,大多只有硬板床和农具,几乎是家徒四壁,全部家当的价值加起来不超过几百元,地上连地砖都没有,有的只是灰黑的泥土,有些家庭煮饭和睡觉共用一室,屋内尽是炊烟,小孩子衣衫褴褛,脸上脏脏的,光着脚丫。这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看得人心酸要掉泪,红太阳的光辉照耀不到这里,政府的富民政策关照不到他们,当沿海居民向小康生活迈进之时,他们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最后一个节目将表演的气氛引向了高潮,令在场所有的男游客怦然心动、兴奋莫名:就是可以去抢个苗族少女当“新娘”!由最前面的一个村姑充当保护者,苗族姑娘排成前后一列,腰系红纱布,后面的牵着前面那个的衣带。只要冲上前去把红纱布扯到手,就可以跟这位姑娘喝交杯酒,蒙上红头盖、挂上红绣球、绑上红丝带并“成亲”,还可以拥抱“新娘”进洞房。色欲诱人之事,何乐而不为!刚把游戏规则解释完毕,从游客中一下子就站出了十几个男士,有二十多岁的壮男,还有六十多岁的、色迷心窍的老淫虫,一个跟着一个地尝试自己的运气,看哪个漂亮就去抢哪个。苗族少女们则嘻嘻哈哈地争相躲避,那情形就象一只春情勃发的公鸡追着一群四处逃窜的母鸡!又象老鹰在抓小鸡,而前面那个领头的就如母鸡般拚命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经过十分钟的折腾之后,除了跑得慢的两人之外,其余的皆满足了心头之愿,抱得美人归,有个贪心的男人还连续扯下两块红纱布,左拥右抱,一次要娶两个!接着就是隆重的集体“婚礼”仪式,祝愿声声,爆竹鼓乐齐鸣,花轿和彩礼都抬出来了,村长于是煞有介事地当众宣布他们从此结为秦晋之好,愿他们永结同心,白发齐眉。苗族人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少男少女到了青春期就可以自由恋爱,父母为他们准备好同居的房子,他们往往重视自己民族的繁衍,因此“背着娃娃谈恋爱”的现象十分普遍,生了孩子以后才正式结为夫妻。

游客到苗寨玩得忘乎所以,可谓是尽兴而归,最后在他们的欢送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苗族人热情而尽力的抢亲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却为他们感到可怜:他们每天如此卖力地进行这种商业演出,仅仅是为了我们旅行团捐给他们村寨的区区一点扶贫捐款和赠给苗族“新娘”的红包,卖唱卖笑如此廉价,令人感叹万分。

但愿他们能够早日摆脱贫困。

一九九七年十月于珠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