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喜欢韩国了。
作为旅行社领队,我这次是第四次来韩国了。对它的了解多了,反而多了一份困惑:在今天的中国,包括大陆和港澳地区,“韩流”文化方兴未艾,大行其道,令我们大跌眼镜。不知何故,中国观众观看《大长今》,看到如痴如醉,其实那只是一出教人如何做一个好奴才、悉心服侍主子的戏罢了。要知道中华五千年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曾几何时,我们曾经是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向外输出我们的商品和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令大和民族打上中国的烙印;元朝向西方扩张,马可波罗对中国的繁荣富庶的描述令欧洲人憧憬不已,当时的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昏庸愚蠢的贵族成为世袭的统治者;因此,当马可波罗将中国的科举选士制度介绍到欧洲时,欧洲人的反应是惊愕和羡慕不已。让我们看看明朝时被称为朝鲜的半岛国家:明朝是它的宗主国、保护者,朝鲜对明朝称臣,每年进贡。因此,当明成祖朱棣听说朝鲜的美女漂亮而向朝鲜索要美女入宫时,朝鲜国王敢怒不敢言。后来朱棣心爱的朝鲜妃子权美人被宫内嫉妒的人毒杀,嗜血好杀的朱棣为了报复前后杀了三千多人,史称“权妃案”。到了清末,日本排挤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而吞并了这个王国。
今天的韩国,处处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影子:譬如他们的太极国旗,就是道教阴阳学说的缩影。韩国人也信风水,学生也拜孔夫子,还有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妻子在家中毕恭毕敬地侍侯丈夫,等等,不一而足。韩文的历史,更只是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的第四代朝鲜国王世宗,于1443年才发明韩文字母,而在此之前,他们使用的是中国文字,而中国字在此之前则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可以说,朝鲜文化渊源曾与我们息息相关,中国文化是他们的文化根源和鼻祖。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是什么使他们后来居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很多中国人至今仍习惯性的把韩国当作中国前属国,谈到韩国颇有轻蔑之色。更多的中国人认为韩国文化源于中华,中国作为宗主国曾保护过朝鲜,所以就一厢情愿的以为韩国人就理当对中国人友好,对中国人亲善。要正确认识韩国,首先就要彻底抛弃上面这两种观点。这是因为历史上的殖民附庸体系早已被摧毁,如今的国家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按照国际法,各国主权平等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中国人以一种宗主国对属国的高傲态度对待韩国,那么必然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韩国人应该对中国友好。上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还有后来的汉四郡,按现在韩国人的说法:中国人是作为所谓“入侵者”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南部的“韩民族”后来赶跑“侵略者”赢得了独立,而后隋唐时还发生过战争,所以韩国人认为中国曾经多次侵略韩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想将朝鲜作为跳板入侵中国,丰臣秀吉在明万历年间出兵试图征服朝鲜,幸亏明神宗派出大将李如松,协助朝鲜兵打败入侵者,朝鲜才避免了亡国的命运。明朝后的几百年可能存在朝鲜作为属国对宗主国谦卑的友好,(毕竟我们可以保护它),而从甲午战争后,这种谦卑(可以说是被强迫的)的友好也渐渐消失了。另一方面,朝鲜王朝也希望日本势力进入以平衡清帝国,以图见机行事独立。不要忘记,东学党起义是在朝鲜王朝乞求下,袁世凯带兵前去进行血腥镇压的。可惜弱者是不可能玩转两大强国的,为争夺朝鲜控制权,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失败,朝鲜“独立”,改国号“大韩帝国”。清朝势力被赶跑了,但另一个更残暴的统治者日本人又来了。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终于又迎来了独立。可惜南北在不同势力的支持下不能统一成立政府。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38线成了天堑沟壑,中国人自然在韩国人眼中成了十恶不赦、阻止朝鲜半岛统一的罪魁祸首。
今天,我又来到了汉城。故地重游,汉城还是原来那座城,但名字却改成首尔了。是否韩国人觉得汉城这名字有“殖民地”色彩?因为中国有汉朝、汉族、汉人,他们不想让自己尊敬的首都成为中国的“附属地”。韩国政府解释说,改名首尔只是为了让发音更近似他们的称呼,又或者是更近似英文的Seoul。这种解释能否自圆其说?韩国人爱面子,千真万确,前段时间发生了这样一个事件,他们竟然把“端午节”当作自己的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让中国人惊愕不已。韩国政府已经长期在文化活动中推行去中国化,他们现在这样做只是为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已。韩国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其实与日本政府歪曲侵略历史并无不同。
在我看来,汉城在地貌上很像山城重庆。巨大宽广的城市分布在起伏的丘陵上,建筑物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一段几公里的街道可能要上下十几个斜坡。这种地势,在晚上即使在低的地方也能看到城市辉煌的灯火;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些数量众多的教堂,因为它们的顶上都毫不例外地亮着高高的十字架,让人知道那里是上帝的领地。古时候,道教佛教禅宗是他们的信仰,还有儒家思想也是他们的意识主流。到了近代,基督教开始在亚洲传播,朝鲜半岛也深受影响,尤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韩国受美国统治和影响,西方宗教得到迅速的传播。重庆有嘉陵江,在这里却换成了汉江,将汉城一分为二。汉城没有大城市给人的那种压抑的感觉,这是它城市设计的成功之处。虽有高楼,但却间隔疏落,而且整体上数量并不算多;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全然没有中国大城市那种拘束拥挤之感。马路上交通流量虽然大,但却井然有序,非常畅顺,我想这与驾驶者的素质有关。通过我的观察,发觉我的这种想法是对的。想起国内杂乱无章的交通,才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汉城的街道整洁干净,见不到人随地吐痰和扔垃圾,地上只有树木换季时掉下来的叶片。汉城的地名中带有很多“洞”(dong)这个字眼,如购物区明洞、木洞、鹤洞等等,导游笑称这是个千疮百孔的城市。
我这次带的游客是澳门圣约瑟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去游乐场玩是必备的项目。我们先后去了乐天世界(Lotte World)和爱宝乐园(Everland)。韩国的游乐场给人的感觉是,无论两三岁的小孩,还是几十岁的大人,都能得到欢乐的感觉,从幼稚的童话世界到新颖刺激的机动游戏,一应俱全;工作人员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极力营造这种欢乐的气氛,他们乐意与游客合影,不断向游客打招呼,An niang ha se yo(你好吗?)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园内还有各式的表演和花车巡游,令人目不暇接。我想,即使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迪斯尼乐园也不过如此。
不知为什么,每次来韩国,都会安排参观战争博物馆这个景点,这次也不例外。我想这可能是他们政府向旅行社下达的“政治任务”,就像我们尽量安排去南京的日本旅行团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样。大概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能象他们那样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痛苦,他们的伤痛,我们可能不会明白。虽然韩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依然难以抚平,每次南北韩的家庭重逢都是传媒竞相报道的焦点,那些久别重逢的画面真的是催人泪下。然而,对于从大陆来的游客,导游每次讲解这个景点时都有点尴尬:全是因为中国大陆在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导游说,抗美不要紧,援朝就不好了,因为北韩是他们的敌人,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对他们来说就是入侵,其中一部分中国兵还成了炮灰。回想一下,这确是一场不知所谓的无聊战争――双方打了三年,死伤无数,损失巨大,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统一朝鲜半岛,结果双方都无法消灭对方,只有签订停战协定,以三八线划界而治――三年白打了,反而因为国家分裂而增添了许多家庭骨肉离散的悲剧!所有这些战争悲剧的幕后原因就是可恶的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令朝鲜半岛和人民成为牺牲品。无可否任,马克思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探索出来的共产制度令后来的世界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世界由此分裂成为两大阵营,并互相对抗,甚至不惜以战争来对抗。这可能是他在世时所始料不及的。人类为了探索理想的社会制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战争博物馆是韩国学生上历史课的地方。然而中国大陆的游客却只能在室外露天看那些韩战时双方用过的飞机大炮坦克,室内的展览馆却不让我们进去。听说早期曾有大陆旅行团进去了,他们看完出来后就投诉,甚至抗议,因为展览的内容观点与大陆参观者的立场相差甚远,到后来韩方就干脆不让大陆人进去。政治有时无所谓对错,就看你是站在哪方的立场。
这场战争让韩国人对中国大陆的印象产生了哪些改变呢?他们不明白红色中国为何要介入他们的内战。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事件与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让西方感到恐惧的两个事件。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对中国的形象突然转向负面,似乎那些朴实勤奋的中国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义和团团民。在政府的煽动下,民族主义情绪极度高涨,他们加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端着枪不要命地往前冲。西方对中国,除了敌视,还有恐惧,就像历史上曾经面对元朝的蒙古游牧部落入侵一样,西方很可能丧失防御能力。“黄祸”恐慌变成“红祸”恐慌,中国的力量随时可能爆发出来,毁灭西方所谓自由、民主、富裕、繁荣的资本主义世界。在西方世界看来,尤其是在美国看来,中国这条巨龙正在变成一条暴躁的、嘴里喷着火的怪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西方人听到的关于中国的消息就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四人帮、邓小平、改革开放……
在中国看来,饱受近代西方侵略的中国人在朝鲜战场上扬眉吐气地出了一口气,第一次出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一口怨气,尽管他们在那里丧失了几万军人的生命。他们藉此希望西方重新审视这条东方龙意义,重视这条东方龙的存在,其实也是在想表达出他们的价值观。要摆脱弱国受欺负,国家要富强,前提首先必须是民族自信心的崛起,而与美国开战,这是能够提升人民自信心的绝佳机会。毛和他的同事、人民都深知这一点,而且他们可能详细考虑过参与韩战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从此与资本主义世界彻底对立。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受西方封锁孤立,一直到七十年代基辛格访华。我们至今仍然无法理解毛晚年思想上的巨大转变,竟然愿意与在朝鲜炸死他儿子的美帝国主义建交!是为了尽快打开外交困局的务实行为,还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着想,或者是他不想再纠缠于某某主义这些虚幻的乌托邦,我们不得而知。
经过韩战,大韩民国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友善的邻邦了。日本自古以来就侵略朝鲜,先有丰臣秀吉,后有伊藤博文,接着就是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于1910年强行吞并韩国,并开始对其实行殖民统治。日本当年在统治期间,甚至禁止韩国人在学校使用韩语授课。1919年3月1日,韩国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议活动,数千人为此而牺牲。当日本在二战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朝鲜半岛的人们是何等的欣喜若狂――35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了,35年啊!要知道中国只是八年抗战,中国东北是十四年。由于这段历史的原因,韩国人的反日情绪甚至比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更为强烈。
北边的苏联和红色中国在此时已经与南韩交恶。韩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确实不容易,幸好有老美这个干爹给予最大的支持。值得韩国人兴幸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政制改变,两国关系也随之改善。中国也开始务实外交,放弃意识形态上的固执,与南韩建交,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我们今天能够来到这里旅游,也是完全得益于这种转变。
我们这次没有去华克山庄看表演,而是去看了一个叫做哗鬼秀(Tokemi storm)的表演。我们团都是些少年学生,所以还是很适合。演员们是音乐学院打击乐系的毕业生,水平还是很高的,给人的启示是有才华的年青人都可以找到成功发展的机会。
这次旅行最开心的时刻,是在昌德宫御花园的山上见到了漫山的红叶,枫叶鲜红,银杏金黄,层林尽染,我们的澳门学生在南方从未见过如此景象,高兴得都大声叫喊起来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旅行团的行程有安排泡温泉的,最好不要参加。大陆的温泉要比他们的好上一百倍。韩国的温泉充其量只能算是澡堂或者我们的桑那健康中心。在室内的水池男女分开泡浴,而且都要全身脱光一丝不挂,尤其很多中国女人无法适应这种文化。我只是在第一次来韩国时进去泡过,以后就再没有试过了。
说到对韩国的印象,都是很零碎的,有亲眼见的,有听导游讲的。比如他们的有些科技走在我们的前面,移动通讯已经广泛使用3G技术,我们的旅游车司机用他的手机接收电视广播节目,通过车内的屏幕放给我们看,而且他们的手机还可以用作对讲机,几部车之间都是用手机对讲功能;在家电商场里看到高清电视广播已是很普遍,对科技的投入让韩国在经济上获益匪浅。又比如他们的政治,韩国是个民主的国家,我们在汉城短短几天就看到了好几次示威活动。法律保障公民的示威权利,政府支持鼓励和平守规则的示威活动,因为这是政府了解执政效果的一扇窗户。但越是民主的地方,做官越是不容易,做大官就更不容易。看看韩国的历届总统,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韩国的民主来自美国,韩国人把它用在国会里,就是执政党和在野党整天吵架打架,无日无之。民主制度并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没有民主,政府的执政水平就会大打折扣。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至今仍然视多党制为洪水猛兽。
在汉城跑了好几天,没有见过一个乞丐。我不知道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运作,但相信中国大陆的社保肯定出了大问题,因为我们每个城市都有乞丐,而且有些还很多。还有,与中国大陆相比,韩国的治安出奇的好,我们在街上不用整天为自己的财物紧张兮兮。这些都令我们非常羡慕向往。韩国已经超越了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韩国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追求的明天。
当然韩国也有不好的东西,作为游客,我们感受到最大的就是物价水平比中国高许多,食物衣着和计程车皆如此。饮食文化无法跟中国尤其是广东相比,每餐不是火锅就是烧烤,另加韩国泡菜,以至于后来我们一见到餐桌,眼睛就发呆。另外,英文并不通行,离开导游我们就变成又聋又哑,十分不方便,很难明白他们受美国统治这么长时间还是如此。
2005年十二月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