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门口那块牌匾的提示,我们真的难以置信:这座坐落于湖北钟祥市郊外、堂堂世界文化遗产门前竟然是如此冷清!与目前联合国授予我们的其他文化遗产那游人涌动、摩肩接踵的情形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即使如此,但当我们站在显陵的门前,还是感觉到了那种皇陵的气势:高深的宫墙、龙形神道、巨大的墓冢,无不显示出其主人荣华富贵的身份,还有宫门前那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显露出陵墓主人的显赫地位。
但细心探究一下其墓碑,却不难发现:埋葬在这座皇陵里的主人朱佑杬,却其实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这就令我的好奇心骤起,彷佛是历史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从来都没有一个叫做朱佑杬的!那这个“皇帝”朱佑杬又是从何而来?
明朝,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帐朝代。在明朝277年近乎荒唐的历史中,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以及仁宣时代外,明朝拥有最荒唐的皇帝:有好大喜功、被瓦刺俘虏差点亡国而又两度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有经常溜出宫门调戏良家妇女、荒嬉无度、近乎变态的武宗朱厚照;有替自己父母争名份而与大臣誓不两立、打了多年口水仗的世宗朱厚熜;有几十年不理朝政,几十年不任免官吏的神宗朱翊钧;有为了荒淫无度而吞食红丸以致暴毙而亡的光宗朱常洛;有沉迷于作木匠,迷恋自己乳母而不问朝政的熹宗朱由校;更为荒唐的是在位长达45年的嘉靖皇帝竟迷恋于用宫女的经血作其长生不老丹药的原料,以至于差点被忍无可忍的宫女们试图勒死于龙床之上。荒唐的皇帝同时还孳生出诸如王振、曹吉祥、刘瑾、江彬、钱宁、谷大用、严嵩、魏忠贤等几十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佞之臣,若按奸臣数量排列,明朝当列诸王朝之首,一句话:整个二十五史,没有像明朝这么胡闹的朝代。
要讲朱佑杬,就必须从他的儿子朱厚熜说起。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十一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因纵欲过度死亡。尽管朱厚照生前嫔妃如云,死后却无一儿一女。他一归天,大明皇帝的宝座便空缺了。谁是皇位的继承人?无庸置疑,必须从朱家皇族中挑选。按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和兄终弟及的原则排列:武宗无子,上推至孝宗,孝宗有二子早死,再上推至宪宗,宪宗长、次子早死,三子即孝宗,已死,四子就是在钟祥做藩王的朱佑杬,朱佑杬已死,但他有两子,长子已死,次子朱厚熜,朱厚熜于是就成了法理上的皇位继承人。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捡了个皇帝来做。当然,朱厚熜能当上皇帝还与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分不开。朱佑杬活着的时候与朝廷文武官员关系处理得很好,他的儿子当皇帝,有内阁首辅的支持,有满朝文武的拥戴,自然是顺理成章。1521年3月,朝廷派定国公徐光柞、驸马都督崔元、内阁大学士梁储等四十多人的使团,经过二十多天紧张行程,来到钟祥的兴献王府,迎接新天子登基。从此,明朝进入嘉靖王朝。
话又说回来,登上皇位的朱厚熜仍念念不忘家乡的父母。朱厚熜是个孝子,他是作为其大伯朱佑樘的继承人做皇帝的,他的父亲只是个藩王,那么朱厚熜是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还是称大伯为“皇考”?虽然“皇考”只是个称谓,但在朱厚熜心里却成了认不认父亲的问题。因此他一当上了皇帝,就要求给自己父亲一个高贵的封号,却遭到标榜儒家礼仪的群臣的一致反对。不过,他还是利用母亲蒋氏进京的机会以自己的权力为她取得了兴国太后的地位。随后,朱厚熜决定彻底解决父亲的地位问题。他深知给自己父亲上封号阻力重重,然而不上封号,父亲永远是个藩王,留在钟祥松林山那个小小的藩王陵墓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朱厚熜给父亲上封号的提议一再遭到群臣的反对,特别是首辅大臣杨廷和。嘉靖三年(1524年),在朱厚熜的威严下,南京官员张和、桂萼上奏献兴王应称“皇考”的意见,朱厚熜便将此章交群臣讨论,迫使反对的官员一同辞官回家。接着又逼迫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汪俊将父亲兴献王改为兴献皇帝,还任命张和、桂萼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朝廷礼仪,从而想实现他加封父母最高尊称的意愿。
当全朝二百多名官员跪在左顺门要求皇上遵照祖制、遵守朝纲、放弃为自己的父母谋取皇名之时,世宗数次命司礼监传其手喻,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朱厚熜于是龙颜大怒,当场命令锦衣卫逮捕了为首的八名大员,将五品以上的官员夺去俸禄,五品以下官员进行廷杖,有十六人被当场打死。这二百余人全部逐出朝廷,分别受到入狱、夺俸、贬官、戍边等处罚。他用武力平息了这场长达三年的“皇考”之争。
在这场为父母封号的礼仪之争中,皇上与大臣的关系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1524年的大明王朝在一片乱棍的噼啪声中,朱厚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父亲的神主牌位由钟祥迎到北京,供奉在奉先殿,尊号“皇考恭睿献皇帝”。至此,这场明朝有名的礼仪之争以朱厚熜的胜利而告终。
显陵的建造正是嘉靖初年这场“大礼仪”历史事件的产物。显陵始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前后断断续续修了47年。为修建显陵,朝廷共调拨了一千万两白银,耗资之巨令人瞠目。朱厚熜更动员了全国力量,从城墙大砖上可清楚地看到九江、安庆、荆州等地名和监修官名字。外围高城云南、贵州二省监修的地段,因银钱来迟而遗缺,二省使者当即被杀。朱厚熜为保存其随葬的黄金、白银、珠宝、玉器,竟下诏把参加修建的工匠役夫和送葬的彩女宫娥全部杀害,埋在城后山上。陵内修宫殿223间,显陵卫房宅1593间,打井12眼,还辟有东果园、西菜园。陵园占地面积180公顷,供事者达388人。仅重修显陵旧邸就花了白银四十八万余两,约合当时四十万农民一年的口粮钱。
嘉靖皇帝为葬其母,于嘉靖十八年二月十六日离京南下钟祥考察葬地,三月二十四日返回京城。嘉靖的钟祥之行,往返一个多月,护驾八千多人,马三千匹,耗费白银二十万两。五月十七日,其母梓宫引发离京,自通州登舟,乘水路经汉口至钟祥,闰七月庚申,在其父的墓冢旁另建一冢,用以葬母。因此显陵就成了明朝罕有的一陵两冢的皇陵。
显陵能够保留到今天,也曾经历经劫难。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烧了一些殿堂,我们现在只能看到那些建筑物的地基遗址;到了清代太平天国,又遭第二次火烧;还有最近的一次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毁坏了其中的一些石碑,这些证据仍然留在显陵里。
历史留与后人评说,对于朱厚熜,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在位四十五年里,他曾宠信严嵩,迷信道教,修醮炼丹,长期不理朝政,导致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横行,百姓深受其害。他的所作所为,引致那位受孔夫子思想毒害较深的户部主事海瑞对他的强烈抨击。另外,他扩建显陵,劳民伤财,杀害无辜。嘉靖皇帝是昏君,大多数人不会有异议。有昏君才有奸臣,严嵩只是文采较好的文人,靠为嘉靖写得一手精彩的道教醮斋祭文(青词)而扶摇直上。朱厚熜长期沉溺于炼仙丹的把戏,而且是用宫女的经血作为原料,引致宫女们的极大恐慌,以杨金英为首的几名宫女忍无可忍,趁他睡觉时几乎将他勒死,引发了一桩历史上少有的宫女谋杀皇帝案。如果将历史上的皇帝分为明君与昏君两类,那么昏君肯定占绝大多数。而所谓的明君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只不过明君的名声在老百姓心目中稍微好些罢了。朱厚熜的传奇在于他破天荒地利用皇权,把自己的父亲由一个地方藩王塑造成了一代帝王,尽管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这正是: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2006年9月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