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中区充分发挥地处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坚持“发展上规模、管理上档次、项目上特色”,科学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向规模化、品牌化、档次化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以城区周边重点乡镇为龙头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度假带,环城市乡村旅游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前,该区拥有各类乡村旅游景(点)区及农家乐约170家,其中国家级“AAA”景区一个(金鹰山庄),四星级农家乐1个(天和庄园),三星级农家乐3个,二星级农家乐6个。
——四大特色展现活力。“开发和打造乡村游特色品牌,政府的推动、扶持和引导尤为重要。” 该区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长和有关专业人员及业主代表到郫县、龙泉驿、都江堰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不断拓宽思路、转变观念,跳出旅游抓旅游。该区依托通江镇、棉竹镇、苏稽镇、土主镇、九峰镇等周边乡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山林田园、民俗风情等资源,形成了以金鹰山庄为代表、以综合休闲为主题的“休闲庄园型”,以苏稽周老三全牛席为代表、以当地特色餐饮为依托的“民俗休闲型”,以天和庄园为代表、以提供避暑休闲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型”,以乌木博物苑为代表、以民间艺术品展览为主题的“参观休闲型”等为典型的颇具特色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度假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以及举办各类活动的首选地,呈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文化底蕴大放异彩。近日,以乐山乌木博物苑创建“国家AAA景区”为发展目标,由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乐山乌木珍品文化遗产博物苑规划》通过了省市专家评审。该区抓住乐山乌木博物苑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加大乐山乌木博物苑建设力度,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品牌,促进乌木博物苑上档升级,形成乌木文化与乐山的大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市中区乡村文化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该区环城市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找到良好的就业门路和发展空间,培养出一大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服务从业人员,使一部分农民由种地转而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继2001年中国旅游协会在乐山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发展研讨会”后,该区相继成功举办了“嘉州山水游”、“金鹰之春民俗艺术灯会”、“金鹰之夏荷花节”和“乐山摩托车旅游节”等大型旅游活动;积极开发了以佛文化为中心的乌木雕刻系列工艺品和米花糖、洒淇玛、荷花宴、烤全羊等老字号土特产品,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积极带动全区旅游服务、餐饮、运输、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一、三产业的互动和互补,形成良性循环,该区乡村旅游产业不断上档升位,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6月,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再就业人员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数达6000余人,经营户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高出5000元以上;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2.03万人次,同期增长32%;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