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记1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下飞机便直奔古墓博物馆,离机场才三站路,但从下车点到博物馆要走上少说也有两三百米路,看着车站旁博物馆广告牌上写的“。。。由此进入,50米。。。”字样,顿感无力。由于这次出门本着休闲游的宗旨,带了一堆吃的玩的,所以背包还是有点份量的。博物馆墙上介绍说里面的古墓都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原的,看来里面东西都是假的了,所以我也就随意看看。不过每个房间都是复原的,所以很有特色,墓门有的才一米高,所以基本都是要弯腰进去。且里面都是一个个房间隔开的,灯光都是绿色昏暗的那种,特别是很长一条走廊,就我一人在那儿,阴森森。。。不过有几个造的非常精致,里面居然有亭台楼阁,还有一面墙上画着一扇虚掩着的门,一个古装美女从里面探出半个身子,若在平时倒也不错,可周围都是绿幽幽的光的话就。。。还是快点看完走人。谁知道逛了一半,碰上一老头正在一个墓门前给一群人讲解,我刚准备绕过去就被老头叫住了,说我看的太快了,我笑笑,继续走,谁知道那老头居然招手让我过去一起听,说这个墓很好。。。哦,那就听吧。。。也不用付讲解费了。这个墓是砖结构的,里面是四面正方行的,顶部是穹顶,天圆地方。四个柱子是回音柱,类似电话筒的功效。我还在看着呢,结果那老头一句:“你们慢慢看,再见”,结果旁边一位阿姨跟我解释说他是经过看她们正在讨论这个墓门就主动讲解的。。。

我继续逛。在离出口还剩最后两个墓室时又被一个女讲解员叫住,又说我看的太快。她指着我刚钻出来的那个墓洞说,里面那个棺材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非得要我再进去仔细看一遍。。无奈之下再次进去仔细看了一遍,是个矩形的,一边高一边低的石质雕花的,类似大箱子。可仿制的好像对我也没什么吸引力啊,结果我随口问了一句,“那是真的吗?”答曰:“这个博物馆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原址整体搬迁过来的” 我彻底晕了。。。 都是真的,那外面简介上还写什么一比一的比例之类的,直接说是整体搬迁不就行了???!!!倒!刚才应该好好看的。。。 聊了几句后她指着身旁一个上了锁的房间说里面展出的石北魏文帝墓里出土的,要看的话另外付费5元带讲解 。我想既然来了就一起看了吧,便付了钱进去。里面是一间五六平米的房间,放着一个看上去很古老的破烂的屏风,上面主题是八仙过海,和两个象带着手柄的可以拎着的洗脸盆一样的东西,里面放着水,说待会演示用。讲解员见后面有人过来,便让我一个人先看会,就把我锁在房间内自己出去了。。。我乘着没人便对看似比较古老的屏风拍了几张照片,稍后讲解员又带了三个人进来开始正式讲解。第一句就说这个屏风是根据当年出土的实物于30年前仿制的,原物被收藏于河南博物馆;桌上盛水的名为龙洗,是两千年前用于演奏的一种乐器.演奏时用手掌在两个手柄上摩擦,会发出高低四种不同音调。(商末音乐为五音:宫、商、角、徵(读zhǐ音)、羽,到周灭商时,由于觉得商这个音不吉利,变去掉了商,变为四音。后人所称“五音不全”即来源于此。)同时水面会出现外圆内方的水纹,并且在方形的四个角上出现类似喷水泉的水柱。照片中的是出土的原物,全国独一无二,但由于上面两个手柄出土时已腐蚀,后人进行了修补,所以颜色不同。而且摩擦时水柱涌起的高度很低。为此当地请北京青铜器制作专家特地仿制了一个在旁边演示,虽然在摩擦是可以发出类似音符,且出现的水柱可达10厘米,但至今仍然无法做出外圆内方的水纹。接着时参观北魏文帝的陵墓。古墓所在地是邙山,据说整座山都是古墓,以至于到最后千金难买邙山寸土。

参观完毕继续坐83路公交车出发至市区如家。辗转抵达时已经是中午十分,预订的是大床房,房间和卫生间都很干净,虽然小,却布置的整洁温馨,里面有管道供暖设备和独立的空调。整理好行李稍作休息,出门购买火车票。原想在如家订票,可代购费居然要一张50元,抢钱啊,询问总台后得知附近有家代售点,步行过去也才5分钟,便先去买好放心。始发站不是洛阳的车票代购费为每张5元,且除了动车外,过路车都是没座位的。接着便顺路去了位于市中心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很近,从代售点过去步行5分钟。位于人民路上的广场下面,类似上海的人民广场,广场上方造了个雕塑,现在是洛阳的新地标。

门票好像是20元,我用的是旅游年票卡,刷卡进入。里面的车马坑很大,有各种马车,还有很多无辜的陪葬马骨,由于有人看着,所以没法拍照。我细数了下,光是看的到的马车就是三四十辆,每辆前有四到六匹马拉着,可怜的马。

参观完才一点多,便沿着洛阳主要商业街中州路闲逛至洛阳博物馆,路上还顺便逛了屈臣氏,买了晒后修复面膜和精油香皂。(早上出门忘带洗脸的精油皂,到洛阳后发现日照非常充足而出门时没涂防晒霜。。。)博物馆免费开放,总共才两层,很小,东西也不多。逛完又原路返回,途中吃了顿韩国料理,上海的韩国粉条到河南变成了韩国粉皮,虽然差了一个字,味道也差不多,但还是觉得上海的好吃。回到旅馆才5点半,早早洗完上床看电视,到10点半服务员敲门,居然这么晚还送来一盆新鲜水果,说是首日入住免费赠送。吃完睡觉。

洛阳如家唐宫中路店每晚170元。送自助早餐。早餐券是每晚服务员按照实际入住人数送到房间的。早餐里有个黑乎乎的汤,试着盛了一碗,里面有豆腐皮,蛋花等,黑色的是黑胡椒粉,很辣。事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当地特色小吃:糊辣汤。

吃饭后步行5分钟到中州路上坐81路,2元,直达龙门石窟。整个龙门山景区分为西山,东山,南山和香山寺四部分。联票价格为120年。我买的年票只包括主要的西山景区,价格为80元。香山寺正在维修,所以就没去。南山由于发现了新的遗迹,有考古队进驻正在进行发掘,所以也封锁了。龙门石窟前的是伊水,和洛水汇流后最终流入黄河。花50元请了位导游带着讲解了一番。再次感叹了古人的伟大。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当时流行以瘦为美,所以佛像都体态苗条。

由于北魏持续时间很短,所以有些石窟只凿了佛象主干,未来的及完成,便由后世接替。后来的唐朝流行以胖为美,但因佛象主体以凿成而无法改变,素以只能在雕刻佛像面部下颚时予以体现。

在这其中还有很多时武则天时期的女官建造完成的,石窟里的文字写的是由当时的两名女官监督,共一万三千尊等字样。

最大的西山石窟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据说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微笑着的。这个就是女皇武则天在位时完成的。非常的精美,开凿时特意在上方制造了排水沟,非常周到。

从西山景区后门经过伊水来到东山,原本想上去看的,可这边居然不卖票,如果要看就必须回到西山入口购买120元联票,晕。河南人还真不会做生意啊,就不能设置单独售票处出售单独的门票吗???!!!算了,听导游说东山石窟分布很散,也很小,就不去了。然后坐景区环保车到入口处,8元,比出租车还贵。这时才10点半。原本根据百度地图查找了唐恭陵就在附近,想叫出租车去,可问了几个司机都说不知道,最后终于有个知道的,可居然说那儿是有个恭陵,但是这两年刚开发的公墓。。。倒!而唐恭陵位于偃师郊外。想想既然都已经从上海跑倒这么远的洛阳,那偃师也就不算远了,去就去吧,便包车前往。共400元,包括路桥费,等侯时间等,从龙门石窟到偃师,然后回洛阳到白马寺,最后把我送到洛阳市区名叫“老集”的旧城区。从龙门到偃师一共开了一个半小时,从柏油马路到泥地,最后到菜地,我想司机也很郁闷。。。途中经过了唐玄奘的故里,本着走过路过不错过的原则想进去看看的,可居然门都没开,卖票的也不知去向,只能在大门外拍了张照以示到此一游。

在询问了两个村民后终于找到了唐恭陵,有意思的是原本的泥地和菜地到了恭陵前两百米时居然变成了宽大的柏油马路,难道说游客先骑着马到这儿再换四轮车?不懂当地政府时怎么想的,也许是处于对先人的尊重吧。

这儿埋的是武则天的大儿子-太子李弘。远远望去就象一座小山,神道旁有高大的石人等,还有很多房屋的遗迹和唐高宗写的一块碑文,可上面的字我戴了眼镜也看不清。。。整个陵区规模庞大,显示的是大唐盛世的风范。

接着到洛阳东郊的白马寺。寺庙对面是洛阳牡丹园。由于牡丹展是从4月开始,所以这次就没去。门口的白马虽然有护栏,但却无人看管,游人随便爬上爬下的拍照,还有学生索性坐在上面看书,看来河南真的是文物太多以至于都不用心保护了,好多东西随便哪个放到上海都早就摆放到博物馆套上好多玻璃罩进行保护了。寺庙不大,但香火很旺盛。我发现里面有个象桃子一样的东西,很有意思,好多人都在摸着拍照。后来问了司机才知道原来是木鱼。白马寺景区内还有狄仁杰墓和一座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以及一座新的由印度出资建造的庙宇,偌大的殿堂只摆放了一尊佛像,空旷的很,

行程最后来到洛阳的老城区--老集。上城楼也是用的年卡。城楼上有河洛文化介绍及一些表演。沿着城楼下的老街边逛边买了堆小吃,还有黑色大豆做的臭豆腐. 一路逛到洛阳最有名的真不同饭店,才下午四点半,吃饭的人很少。点了特色的牡丹燕菜和焦炸丸子。

上面黄色的是蛋皮,下面是当地特色的米粉,据说是一整条的,不断的。焦炸丸子其实就是裹了层面粉的肉丸,但上桌时是分成两盆的,一盆是类似酸辣汤,另一盆是单独的油炸丸子,上桌后再把汤倒进去,很香,味道很好。吃饱后散步回家,半小时路程,路上还买了金丝枣糕,不甜,很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