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缓行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去过几次苏州,但每次都非常匆忙,没有时间细细品味。

这个时节是外出的好时候,也想换一种心情,于是踏上了苏州之旅。

下了火车站,因为事先看了攻略,对人多、乱的情况有心里准备。让我欣喜的是,空气比上海清新许多,没有前两年的大规模挖掘,感觉好了很多。

第一站是虎丘,到的比较早,人很少。没有走当中的中轴线,选了左边的一条路。缓坡上山,很安静。山下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时不时飘来一阵清香。深吸一口气,将身体的废气吐出,畅快,整个人都轻松起来。此时的心境可以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萧且徐行”来形容。

缓步踱行,在白墙黑瓦的老房里穿行,耳畔皆是鸟语花香。一路看着前人的墨宝,拾级而上。到剑池的时候,人慢慢多了起来。原来越王勾践的遗骸是否在虎丘,至今还是未知数。在姑苏城里一直有着这样的传说,在去年苏州政府清淤泥的时候也确实见到了倒三角形的墓门,但因为如果对墓穴深入挖掘势必影响到旁边的虎丘斜塔,甚至造成塔身的坍塌,所以这个传说是否真实还会是个谜。

斜塔现在不能登了,周围被很好地保护起来。看见小鸟都在上面栖息了,这也是苏州城的标志。

在出口的地方看见有坐船,与其他地方的动力机械船不同,它是手摇的,称为摇橹船。船工头发花白,聊天的时候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一行,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报酬又少。他还介绍这幢楼的典故,以及那座桥的历史。有座小洋楼当年是明朝申时行的。上一任的公安局长也买了幢楼,现在早上经常可以看见他跑步。船工说历史上许多大官退下来之后都在苏州买了宅第,建起了园子,如拙政园等等。网师园是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明家的,后来他设计了苏州博物馆。

虎丘的空气真好,怪不得好多名人都来此安家落户。

下一站是寒山寺,盛名之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人多嘈杂的公园,原本清静的佛堂之地充满了商业气息。从贩卖好几千的念珠到祈求爱情的同心结,让人很难静下心好好去看,去思考。出了门是张继笔下的枫桥,现在全封起来,变成了一个收门票的公园。里面全是人为的建筑,看门口的照片上和寺门口一座石桥一模一样。很多原本平凡的东西出了名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就好像周庄一样。

无意间走到寒山寺的素斋堂,过了午饭时间,只有喝茶。点了份煎饺,味道不错。还有冰山雪莲,没想到是冻的,上面放着好大一块冰,舀了一汤勺,雪莲像白木耳的口感,糥糥的。

还有点时间,逛了圈观前街,买了个香包,做得很精致。苏州的物价比上海便宜多了,另外买东西的话越向里越便宜,比如门口有卖羊肉串,10元2串,比较大的那种,往里走看到10元5串,6串,更有7串的,虽是小串的,但也合算。

看见松鹤楼和得月楼,都在办婚宴,本来想去新得月楼尝试一下,无奈时间来不及了,在绿杨点心店吃了银鱼馄饨。汤还挺鲜的。、

在嘈杂的上海偶尔出去走走,很舒服。喜欢上苏州了,空气很清新,很安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