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漫记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从南宁到涠洲岛" href="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php?classid=0&uid=10186326&did=11840875&pos=4&start=0&type=list"<1> 从南宁到涠洲岛

2009年的4月3日,清明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天色渐暗,夜色笼罩下的虹桥机场依然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候机的人群中弥漫着一种沉闷和烦躁,人们都在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下自个儿的耐心和忍耐力。作为这里的常客,我早已对飞机晚点习以为常,此时只希望尽快摆脱掉白日工作的紧张情绪,不断告诉自己,旅行已经正式开始,可以彻底放松下了。说到这次行程,首先要得益于sama在两个月前眼疾手快的抢到超低折扣的机票,一番怂动,冲动再加激动,四人拍板成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其次嘛,还是因为自个儿发自肺腑的对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的想往,前些日子着实受够了申城的阴冷多雨,总想找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去培养些同样积极温暖的情绪,还有比热带小岛更好的地方么。呵呵

长话短说,这次南航的航班今儿却近乎准时,顺利的boarding,然后登机,启动,滑行,攀升,紧接着身子骨儿在飞机发动机的轰鸣中一下子被抛向三万英尺的高空,这心境也从浮华的上海滩一下子飞驰到到1700公里之外广西八桂大地。真可谓身未远,心已至。

近乎子夜时分,抵达南宁机场,然后打车直接去旅店。南宁这边刚下过雨,路上人很少。车子在宽敞的林荫大道上奔驰,窗外涌进的是阵阵温暖湿润的风,饱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惬意极了。半小时后抵达旅店,大堂看起来有模有样,像是家出身本分的客栈。简单checkin后开始去房间。这边刚上楼梯,便看到墙上贴一个小牌子“本旅店禁止一切毒品活动”,看的偶一愣,转念一想,这也是地方特色。广西地处西南,距离中缅越边境的世界毒品主产区金三角地带,也不过区区三五百公里,毒品交易和消费市场自然相对活跃。只不过在入住的旅店,看到类似的警语,再加上几分联想,对于来自东部的我们,还是多少有几分不习惯的。房间和大堂相比,可谓令人失望到极点,比较破旧,气味很坏,又潮湿的很,而且卫生状况欠佳,和当年在Hongkong入住的重庆大厦真有的一拼。和sama发了一顿牢骚后还是悻悻的躺下入睡,毕竟只有一个晚上,姑且将就下吧,这种自我安慰在多数时候还是很有效果。半夜里还能隐约听到隔壁打扫卫生的妇女们搓麻声喝吆喝声,还有夹杂着陌生男子的喧哗声,我却无心去分辨这里的故事,只想天赶快亮,好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白日里的疲劳几度反弹,偶昏昏沉沉,于是便恍惚着睡去。

翌日,我们赶一早的大巴从南宁琅东汽车站直奔北海。这两座城市相距200公里,大巴却足足要开三个小时,沿途多是热带植被覆盖的平原和坡度起伏不大的丘陵,不断重复着的深绿中绿浅绿,虽有无限生机,但并无太多变化的景致始终提不起啥兴趣。中午时分赶到了北海,这里天气极佳,据的哥讲是多天来的第一个晴天,看来我们的运气真是好到佳了。首先去的是珠海路的北海老街。北海老街有百余年历史,极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风格多受19世纪末英法德等国在华所建领事馆等西式建筑影响。这里曾一度是华南地区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却因政治经济原因而走向衰败,时过境迁,如今留下的只有紧闭的大门,人去楼空的房间,破败的铺面和孤零零的雕花立柱。这沧桑破败的老街如今已成为北海的标志性建筑,那斑驳的墙面和精工犹存的雕饰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往昔的美丽和曾有的兴旺。漫步在老街,我们用镜头记录下老街的身影和风韵。

在老街的西头牌坊下,我们被两位热情洋溢的三轮车师傅招呼下,伊操着浓重的百越味儿普通话,说是可以带我们去吃本地人常去的海鲜大排档,保证物美价廉,绝不宰客。根据我以往的出游经验,在一个相对不规范的旅游城市,作为纯粹游客的身份,要想不被宰,几乎是不可能的,无外乎中刀深浅,流血多少的区别了,无奈我们时间少的可怜,下午赶路前还要去银滩转转。稍作犹豫后,我等四人还是齐刷刷的坐上小车去被宰。果不其然,大排档的海鲜贵的离谱,而且货品中下,我们只得少点了几个菜过了点馋瘾。吃好了,下午前往银滩,那地方可是真不错。碧绿的是椰树,白净的是沙滩,明媚的是阳光,和天一样蓝的是大海。人在这里都似乎找到了真正自我,欢呼着,跳跃着,和海浪舞蹈着着,和沙滩拥抱着。美景怡人嫌时短,才在银滩逗留了个把小时,着又得赶路了。行程紧凑就这点不好,景点都如同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你可以自我安慰博览群景,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如同吃快餐,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享受。没办法啦,谁叫咱这没时间又想省钱呢?呵呵

匆匆赶到码头,乘上飞鱼号快艇,乘风破浪,一路向南,七十分钟后,又看到了陆地,终于抵达此行的终极目的地---涠洲岛。

海岛夜色" href="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php?classid=0&uid=10186326&did=12094393&pos=2&start=0&type=list"<2> 海岛夜色

抵达涠洲岛时已是傍晚时分。由于一个小时时差的缘故,这里还天色尚早,但天上的云层却很厚,看来这次我们八成是与落日美景无缘了。

由朋友的当地朋友接驾,直接把送我们去位于南湾的客栈,条件很简单:原本要交给旅管部门的每人50元上岛费交给他们,他们会搞定一切。想来我们沾不到便宜,却也不吃亏,于是也没有多想就上了车。后文还有些故事,多少可以从一些角度说明海岛居民和大陆居民思维方式的不同,或许换用市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人的处事习惯不同来形容,更为确切些吧。这里稍后再叙。

安顿妥帖后,我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岛上的朋友。一阵轻快的彩铃声过后,电话接通了,对面传来爽朗的声音“大牛对么?到了么? 好的,稍等,我这去接你们。”

等朋友的这会儿工夫,我们转了转附近的菜场,打算买些海货做晚餐。今天正赶上清明节,岛上的渔民多去祭祖了,因此出海打渔的极少,菜场上也就看不到几个兜售海鲜的摊位。逛了一会儿,只买到几斤苗条的飞鱼,一坨胖乎乎的乌贼鱼,还有几条红彤彤的腊鱼。西边山岭上的云层依旧厚重无比,落日的余晖努力的要钻出来,却只能给云边儿画上些半透明的余晖。

我这位朋友,玩户外的老驴,圈儿里名字叫牧人,他算是极其有个性的一位。据说他曾在上海工作多年,然后于去年,携家带口都奔岛上来了,开了个青年客栈,做起了小生意。我们虽未曾谋面,网上聊过几次,却已似曾相识。

不多久,我的电话响了,刚接起来,朋友便说看到我了,我转头去寻他,只见一位壮实的哥们站在一辆红色运动款小车旁边,挥着手,招呼我过去。走近了,先握了下手,打个招呼,这才看清面庞。牧人留一平头,脸上挂着自信而浅浅的微笑,腰板儿很直,肤色黝黑,身上是背心加沙滩裤,俨然一副标准的海边驴友形象。聊了几句,大家认识了下,然后相谈中我们几个上了车,一路向北。

首先去的是牧人在这的根据地,就是他开的客栈了。客栈坐落在岛的北部的一片沙地上,主体是由简易房搭建成的几间客房和厨房,旁边的空地则留作帐篷露营地之用。客栈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火龙果地,也是牧人多数时间辛勤劳作的地方。听牧人讲,这里才刚刚建好,正在搬家,目前供电是通了,供水和宽带等还在铺设中,预计一个月后一切就ok,我们下次来是肯定可以入住了。接着,牧人带我们去了附近海滩,据说是涠洲岛最漂亮的一段沙滩。这是一段长约4,5公里的沙滩,在森林和大海之间,干净的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牧人说,这里也是涠洲岛的最北端,也是全岛唯一一个既能看到日出,又可以看到日落的地方。说到这里,我顺势向西边望去。此时的天边已完全是另一番景致了,云层如同羽毛般片片铺散开来,在落日的余晖中被染成了了深浅不一的红色,美的很。落日美景,终于还是幸运的赶上了。

在此作个小广告吧,如果你也想去潍洲岛吹吹海风,感受下大自然的原生态,看一下七千年前大地留下的遗迹,在夏日的沙滩上野营、炊篝火、数星星,你可以联系这里:

叶楠

北海潍洲岛半角坑(苏)77号

TEL:0779-6015303

MP:13677798896

QQ:11546341

MSN:77_ETERNAL@LIVE.CN

WEB:WWW.WEIZHOU77.COM

乘车又开了一小段,我们到达了一处海边渔民家,就是农家乐。农家乐旁边是一个破落的国营养殖场,据说以前养过海参,扇贝,珍珠贝等等,后因经营不善而陷入长期困顿。与国营养殖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舍的热闹,门灯高挂,门口也已经聚集了几位点海鲜的游客,而老板娘和帮手在厨房里忙活着。我们把买来的海货交给店家加工,然后几个人来到海边,沙滩很软,吊床也很惬意。海面上是点点渔火,牧人说,那是捕章鱼的船只,章鱼对光线比较敏感,要在夜里用灯光诱捕。深蓝色的夜空高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海风拂面而来,略带着点咸味儿,舒适的很。

又等了片刻,终于开饭了。宝塔螺,扇贝,飞鱼,白灼墨鱼,还有几道青菜,丰盛而地道的很。边吃边聊,听牧人讲述他的经历。从如何开始玩户外,走南闯北,到带公司去做team building,再到骑单车从上海到四川等等。我们都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涠洲岛。答案却很简单,牧人笑了笑“本来打算骑车环中国的,后来来偶然到岛上,发现这里还不错,就留下来了。”一切看来似乎都很简单,地方好,喜欢,就来了。这对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确是极难的事情----经济化了的职场人有太多的放不下和不敢做,放不下太多本来就不曾或者只是片刻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敢去做很多能满足自己真正内心诉求的事情。这究竟是个人的一种进化呢,还是人性的一种异化呢?

“接下来,起码得在这待个十年八年吧”牧人说道,然后转头去看那茫茫的大海。海面上依旧是渔火点点,浪涛声却渐大,潮水慢慢涨了起来,一下子漫过那些我们留下的足印。

海边的夜静的很,一个难得的好觉。

涠洲一日" href="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php?classid=0&uid=10186326&did=12094436&pos=1&start=0&type=list"<3> 涠洲一日

涠洲岛距离北海不过二十几海里,面积不大,也就二十几平方公里,但这个岛很有特色。从地理上讲,它是中国南海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最后一次喷发仅在一万年前,留下了大量丰富多样不可多得的地质景观,目前岛上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从人文上讲,它的开发历史较短,移民较少,且长期来以农耕渔业为主,几乎没有工业,旅游业也是近几年才有所发展,因此较好的保留了原始自然人文风貌。但这一切也在慢慢改变:岛的北部近海已有石油公司的输油平台在建,据岛民讲,这里的油盆是和隔海相望的越南相通的,归属难定,基本就是谁先抽取便是谁的,因此两国都加大了开发力度。可以预见,将来这里可能会有更多的石油开发和初加工设施,对环境的负面作用也会随之而来。短期的经济利益和长期的环境成本,总是很难两全。不晓得若干年后,涠洲岛的美景是否还依然如初?

清晨一阵骤雨过后,岛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我们的单车环岛之旅也正式开始。沿着南湾平整的环岛路一路向西,左手边是金色的沙滩和蓝色的大海,右手边则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高大的断崖。南湾本来是岛上最大的火山口,数万年前的喷发和海浪侵蚀后,火山口现在只剩下了原来四分之三的样子,却如双手一般环绕起一片碧海,形成一处天然良港。再往前骑,地势渐陡,开始上坡,然后抵达一片平台,这里便是曾经的火山口的上缘了。居高临下,视野一下开阔了起来,整个南湾尽收眼底。绕过色红如火山岩,层叠如沉积岩的国家地质公园主题雕塑,又走马观花看了下地质博物馆,我们一路沿着火山口的山脊走下去,一直来到鳄鱼嘴。白色灯塔下的鳄鱼嘴景区是岛上火山地貌的精华所在。火山喷发留下的奇石怪洞相形各异,三两个之间相映成趣,加以人们的联想,都形成了一个个故事,有如老人观海,虎豹相争云云。我更喜欢的是这里的沙滩。五颜六色的彩砂夹杂着贝壳和珊瑚的碎片,一大片铺散在的火山石之间,用一种舒缓和温暖去衬托岩石的铿锵嶙峋,在强烈的对比中体现着一种不加修饰的美,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造化。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岛上的仙人掌。此物喜欢热带,本该生沙漠,却落脚于此海岛。但是,这里适宜的温度和充裕的水分却让它水土不服了,各个泛着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又被海风吹的东倒西歪,全然没有那种挺拔不屈的精神。

去的第二个景点是滴水丹崖。实际到了那边,迎接我们的既没有滴水,也没有丹崖,唯有一大片白净的沙滩和沙滩上一条条颇似海盗船的渔船。白色的沙滩,黑色的船点缀其间,还有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做背景,这一副画面美得足矣让人发呆。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银滩哪。

下午坐船回北海前,我去和牧人道别。在法国人修的天主教堂那儿又见到了他,简短话别,带上他送小强的菠萝蜜,乘上岛上特有的三轮摩托车,司机还要去接人,于是有了机会乘车观摩了下小岛北部的田园风情。岛的北部大多是平地,路边是火山灰积蓄的肥沃田地,大片的香蕉林随处可见。三轮车磕磕碰碰得沿着小道在绿色之间跳动,不久在一个村落停下,接上来一家领着大包小包的人家。于是便攀谈起来。他们原来是岛民,现在都搬去北海,这回是赶清明回来祭祖的。“你觉得岛上怎么样啊?”对面一个稍微年长的大妈问我。“挺好的,景色很美,岛比原来想象的大多了,可惜我呆的时间太短了。”我实话实说。“是啊,至少得呆个三五天,才能玩好一点”,旁边一个带眼镜的中年人说到。后来得知他是这家的男主人了,离家已久,现在北京工作,但是这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他照例还是会回来的。

赶到海军码头,沿着长长的栈桥奔了几步,刚登上北部湾2号,船便解除了缆绳,缓缓的掉头离岸。码头上依旧有很多送行的人,在向船上的亲人挥手送别,期待着下次的相聚。

海风很大,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招展,船尾的螺旋桨卷起层层汹涌的浪花,将两行白色的航迹逶迤远去。远处的涠洲岛也渐行渐远,最后淡淡消失在北部湾的雾色夜色中。

这涠洲岛的一天过的飞快,别样的景致带来很多新鲜感,仓促的行程又多有意犹未尽之感,这倒是为将来重游留下个充足的理由。坦言之,这里的确是个适合休闲的极佳去处。

再回南宁 End" href="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php?classid=0&uid=10186326&did=12150017&pos=0&start=0&type=list"<4> 再回南宁 End

北部湾2号在海上漂了近4个小时,抵达北海港时已近乎晚上九点。下了船,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北海汽车总站,然后乘大巴前往南宁。坐车的时间总是很无聊的,好在车载电视里再放些低俗而有趣的节目,也是无聊的节目,不过此无聊加彼无聊倒是有聊了,就这样傻呵呵的笑着不觉就到了南宁。

入住位于南宁CBD五象广场附近的精通快捷酒店,房间布置不错,很有居家的感觉,环境也还算舒适。

在南宁的时间其实只有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上午基本就花在广西博物馆了。百越之地的文化起源相异于中原,却受中原文化影响甚大,这种文化物化到文物上则体现为工艺和造型的融合。印象比较深的有青铜器。这里的青铜器在造型上同楚地的青铜器大致相似,但使用漆绘来装饰表面,历经千年,漆绘的肌理纹路依旧清晰可见。在广西如此潮湿闷热的自然环境下,能保存如此之好,可见当时的冶金和后续加工工艺均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广西博物馆后是民族园,点缀于山石花草湖泊之间的亭台楼榭,大致都是一些各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民居,廊桥等。园子不大,走走,看看,坐坐,一圈兜下来也就个把小时。

到了南宁,自然少不了去品尝小吃。南宁的小吃街在中山路附近,据称晚上12点到凌晨4点是最热闹的时候,我们没这个福分,过去的时候是相对冷清的中午。吃到的也只有炒粉还有油条。炒粉的口味很重,偏辣,油条的味道很地道,松脆的很。

然后打车前往机场。机场高速沿途可见东盟各国的国旗,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广西在发展对东盟关系上的重要作用。

南航回上海的航班照例晚点,又回到快节奏,熙熙攘攘的上海,多少还是听怀念广西的舒适和闲散。

游记就写到这里吧,算是大致梳理一下行程经历,最后还是用几句话简单总结下:

1.交通工具全部乘遍:

地铁,Taxi,飞机,轮渡快艇,半人力三轮车,小巴士,三轮摩托车,自行车,大巴

2.百越之地,自然风光,气候地理绝佳。

南宁,北海气候舒适宜人,相当适合居住。涠洲岛也保留了很好的自然风貌。

3.民风相异于中原文化:

明白为啥太平天国运动,镇南关大捷,还有国民党最能征战的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军阀为啥都是广西了。

广西八桂之地,民风很硬气哪。

4.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宰客的小刀亮晶晶。

好在偶们自助游经验是一样一样的丰富,虽被小刀数次,却流血甚少,算是支援边疆建设了。

5.时间紧张

最珍贵的还是时间。这次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交通工具上或者在等交通工具;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旅游休闲的时间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了。

此次行程很满很紧凑,却紧张丰富有趣,不失为一段有趣别致的旅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