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唐风雅韵 引来博物馆讲解员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古诗词中品味唐风雅韵,在背后的故事里感受国学魅力。昨日,成都故事推出“国学讲堂”诗词鉴赏专场故事会。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许世荣教授走进市群艺馆故事大厅,充满感情地吟唱起这些优美的诗词。

具有浓浓国学风韵的故事会不但吸引了许多成都市民,也吸引了永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来取经。

沉醉

听众同念一首词

昨日的故事会依然是下午3点举行,虽然天气炎热,但市群艺馆故事大厅内早早地就来了许多听众。等到许世荣教授登上故事讲坛时,大厅内已是满座。

“词于初盛唐时便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许世荣教授昨日讲述的主要是唐代的民间词和文人词和五代的花间词、南唐词。他的讲述别具一格,一段诗词夹杂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让听众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唐风古韵中。当大家熟悉的词从许世荣教授口中念出来的时候,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厅内响起了大家一起朗诵古词的声音。

学习

故事会引来特殊听众

昨日,市群艺馆内除了故事迷和热爱诗词的市民,还来了一些特殊的听众,他们是永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是特意来故事会取经,学习国学诗词的。

21岁的小李是永陵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专门为游客讲述博物馆内的文化历史古迹。昨日她和同事们专程走进故事大厅“学知识”。“我就是要多学一些国学知识,让我们的讲解工作更丰富更精彩。”小李告诉记者,永陵博物馆内就有专门展示五代花间词的展厅,而当天的故事会讲的就是唐五代词,这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帮助。

记者看见在两个多小时的故事会里,小李和她的同事们听得非常认真,还作了笔记。“我要把这些内容加到我的讲解词中。”小李说,相信她的讲解会带给游客更丰富的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