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7-哥达巴鲁Kota Bharu
哥达巴鲁是个离泰国边境只有一小时左右车程的中型城市,有点像绍兴这样的规模。但他本身并不是一个旅游城市,一般都是作为从泰国或者吉隆坡前往停泊岛的中转站。这几年交通越来越发达,很多游客并不在这里过夜,直接往返,所以这里的游客日渐稀少,旅店的生意也比往年差了很多。
早晨从停泊岛出来跟一对儿荷兰人拼了个车到KB,就凭着荷兰人的推荐,我们在路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期间路过7-11,跟抓了救命稻草似的进去啃了一个蛋筒冰淇淋。终于找到了这家在大马路的一条小叉路上的ideal guesthouse。有个小小的院落,大缸里种着荷花,碰碰草草到处安置着。第一眼我就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过来的路上经过的大多是沿着街只在一楼有一个楼梯的旅店。店主是一个六十左右年纪,慈祥的老头,穿着老头衫儿背心和短裤。桌上显眼处放着年轻时的结婚照,玻璃桌板下压着大概起码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前报纸关于表彰老头儿的报道和理想之家的介绍。
老头见我和bibi,说的英语。我直接跟他说了中文,他很高兴。在KB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地方,华人相见,还是很有亲切感。bibi说now you are at home,我说是啊是啊,哈哈哈。这里的价格也很平易,我们是最大的一间,有阳台有洗手间和一大一中两张床一张写字台的电扇房间,人民币70块钱。我在一楼坐着,老头问了我不少关于中国的问题,他下半年可能会去苏杭,普陀。
在马来西亚这些日子,还是觉得,中国满受人尊重的,一说从中国来,大多都会听到恩,中国现在发展啦,中国好啊,之类的附和,不论是马来西亚华人还是马来人。另外马来人对英国人还是有着一种特殊的尊重,这是我的感觉,马来人遇上说着英国腔的人,都会表现出一种亲切又有点敬重的意思,毕竟是曾经的殖民主啊。
在LP上关于KB也无多介绍。我拿着从wikitravel上打印出来的纸,打算去一个big temple看看。跟老板打听好了公交车,就过去了。在KB坐公交车,黄头发的bibi还是会招来很多好奇的目光,因为对下车的站点不是很熟悉,跟英语水平及其有限的司机打交道,全车人都好奇地观望着。我着急了半天,想起那寺里有个大卧佛,就双手合并枕在耳边做睡觉状,司机一下就看懂啦,大家都如释重负地笑了!
下了公交车后开始照老板说的左转,一直走。这里错就错在没问老板,这一直走究竟是走多久啊,结果是我们在KB乡间的道路上走啊走啊走啊。。。。。但就是没看到那座寺庙的影子。马路两边时不时出现巨大的红毛丹果树,有人在摘红毛丹,招呼我们过去,扔了一串过来,真新鲜!路过瓜铺,吃了小西瓜,继续走。。走出瓜铺没多久,刚才一起买瓜的小哥停在前面,我继续做了一个睡觉姿势,他也一下就明白了,招呼我们,上车,小小的助动车。搭上了好心小哥的车,又开了不少路,几乎都快到泰国了,卧佛寺就在眼前!
寺庙有个70年代造的大卧佛,有东南亚特点的庭院,金色,四角高高上翘的亭。也有很中国的佛像和小庙。bibi指着观音说这个佛是做什么的,我说大家想要baby的时候就来找她,她的名字叫see the sound,bibi念着see the sound,似乎很满意这个翻译。回来后才发现,我这么顺口就译成这个,原因之一是一直在找的Etro Anime的专辑就叫see the sound,如果这专辑名的出处就是来自观音,那可真神了。另一个原因是我还是中学的时候,上的一个论坛的一位姐姐叫观音,签名档是:观心,无音。特别喜欢,所以很习惯地倾向于把观音二字拆开来解释。
在寺庙里悠闲地和一群中学生喝了椰汁,逛了一圈,对回到公交车站这段路怎么办很没头绪地又开始在乡间徒步。我简直想把大腿伸出来搭车啦!一步三回头,又是一辆小毛驴停在我们旁边!bibi对外国语言不适时的热情又开始点燃,开始翻词汇手册跟骑车大哥讨论起价格,可我一觉得他压根就没想问我们要钱如果要的话下车再给也不迟,二觉得就现学词汇手册那点劲儿还真难说他能不能听懂你说的马来语呢。刚才跟送我们来的小哥也有过一段,讲了半天他啥都没懂。搭伴5天是有点长的,是该分开了。
回来之后去了中央市场吃了点东西,椰汁鸡肉,虽然真的很像中国的快餐大拍档,但真的很好吃!有点椰汁,有点咖喱,虽然鸡肉不嫩,但酱汁的香甜美味真是太对我胃口了。还看到了跟人脸一样大的虾,32块人民币一只,没舍得吃。
回来旅店跟一个从某处骑车过来的加拿大小哥聊了一会儿。他从魁北克来,一进门就打听有没有说法语的住客,我赶紧介绍bibi,俩人开始彪法语可开心。他叫eric,有一种加拿大人的质朴和真诚,北方人那。。eric的英语并不是很好,这我很奇怪,虽然魁北克是法语省,但毕竟加拿大是个英语国家,怎么会英语不好呢。他一路飚车过来,说在树林里遇上猴子,起初还挺开心,后来就成了一场噩梦,只能越骑越快躲开猴子,还路遇猴子王挡在路当中,连躲带逃地一路飞奔,我们打趣说是不是遇上kingkong啦。骑得膝盖都伤了。eric在加拿大也潜水,那可是冷海域潜水,我第一次遇上,潜水看的,就不是五彩斑斓的热带鱼了,而是海豹!
在旅店里,还遇上了很。。。的瑞士小哥。说着自己一路古来的路线,经常强调,我可不是那种喜欢做飞机咻飞到哪里然后看了景点又咻飞到下一个景点的游客。其实大家都是自助出来玩的,没有必要对这个说太多,我不是很喜欢有这种调调的旅行者,在国内遇上的比较多。
还有一对丹麦情侣。在我们谈论为什么不去中国的时候,瑞士人说觉得办visa很麻烦,相关的资料也少,怕去了以后吃闭门羹,怕在不说英语的中国寸步难行。丹麦人说从香港入境很简单,说英文在中国也很好混,那丹麦女孩就在广州实习,还会说中文,于是我们就开始说中文。。。
问了很多旅行者,中国在外国人的心目中还是相对很闭塞的,不像东南亚,简直就成了他们的后花园。尽管大家都知道北京,都知道上海,但真的到过的人遇到的还是少。这就像一种对中国的辽阔和相对不开放的恐惧心理,使得很多人旅行时选择绕开中国,而中国就像那个庞大又明亮的月亮,得等旅行者造好了心里的宇宙飞船,才能登录。
晚上我跟bibi说,明早我就去赶飞机了,下回来法国找你噢。又是这句,又是假装轻松的口气,似乎法国已经提到我的日程表了似的。可是,作为单身适龄又无固定资产的女青年,该如何稳妥地拿到欧洲个人旅游签证啊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天又起了早,老板娘坐在小花园,我问她这么早起,她说是啊要干活,今年旅店生意特别不好,还什么马来西亚旅游年,要往年的话都是爆满。生意越来越难做了。7点老板送住客去泰国过境回来,我问这房子买下了吗,老板愁着说哪儿买得下。。。我盘算着这旅店也开了起码十几二十年了,还没买下,经营旅店的确不易,又会发出life's never easy的感慨。
路上老板跟我说了很多华人相关的事,说政府对外族的政策歧视,说自己对华人身份的坚持,不接受不印中文的名片。说尽管政策倾向于马来人,但马来人就像习惯了吃喂食的小孩,不再勤于干活,华人多从事商业。华人圈与马来人圈很少接触,如果哪个华人信奉了伊斯兰教,那也就自动跟华人圈子脱离了关系,不再往来。
不过不论一路上有多少人跟我说,马来政府如何stupid,我还是感觉,马来西亚的普通民众日子过得不错,这从他们散布在乡间的住房,基本上看不到简陋得只剩泥墙或者草棚的屋子。像跟我们一起在公交车站等车的小姑娘,穿着干净漂亮,即便是路边瓜摊的孩子,也一点都没有邋遢的样子。
马来西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在这短短十多天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还是有很多疑问
(瓜果摊的孩子)
(车站偶遇的马来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