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kexiaoqi
鳞次栉比的清真寺、车水马龙的道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开罗市区。埃及总人口八千万,其中居住在开罗的就有二千万之多,开罗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如此高密度的人口,再加上轻易不能拆除的两千座清真寺,导致开罗市区的道路状况非常复杂和拥挤。大塞车是家常便饭的。一路行来,车窗外面随处可见钻来钻去的小汽车,我们的司机也是个练家子,经常与紧邻的车辆保持两至三公分,看的人心惊肉跳。开罗交通的复杂性是世界闻名的,诸多游记进行了详细描述,但还是没有亲眼所见让人吃惊。路上基本没有标志线,红灯基本等于摆设,非机动车道基本等于机动车辅路,司机基本等于战士。所以路上发生刮蹭是稀松平常的,很多车辆都前后左右一片划痕,看来是长期战斗的结果。不多开罗司机的素质很高,很少鸣喇叭,也很少吵架,安安静静的战斗在马路上,别有一番风味。如果碰到事故,两个司机通常会下车拥抱,赞美真主,互相慰问,然后再处理交通事故。一路上,我没有发现交警,只有旅游警察和军人。
下午五点多,我们抵达了下榻酒店--位于开罗吉萨区的一家。开罗城区有老城区、新城区和吉萨区三个区,郊区还有若干卫星城。大部分开罗白领阶层已经搬到了卫星城,留在城区的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外,就是老市民,多是生活不富裕的人。吉萨区位于开罗城区西南侧,著名的金字塔就在这个区。
酒店条件很一般,是此行最差的酒店,住的两天里还断了一次水、断了一次电。不过不影响心情,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外面。吃罢晚饭,我和LP翻开开罗地图,圈出了几个地方,诸如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解放广场、阿拉伯联盟总部、苏丹哈桑清真寺等等,然后到酒店大堂订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是个小伙子,很健谈,但英语发音很地方化,我的英语发音也很地方化,所以大家经常叽里咕噜的傻聊。出租车从严格意义上不算是,因为是辆类似于威驰的私家车。车很新,很干净。连司机陪同是150埃磅,比打车要贵一些,但安全性很高。司机带我们足足转了四个小时,我们说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沿途会讲解一些内容。最让我震撼的是到了苏丹哈桑清真寺的大门口。巍峨挺立的清真寺,巨大的门,虔诚的穆斯林,黑色巨型条幅白色经文,宗教是那样的威严和神圣!司机告诉我们,在清真寺里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富人每次来清真寺都要给门口的箱子放钱,每到重大节日,清真寺周边的穷人们变会聚集到这里,阿訇将箱子中的钱进行分配,然后发放给穷人。开始我以为只是传说,但一路行来,尤其是在清真寺门口逗留时,真的看到司机说的情景,看到富人们向箱子中放钱。怎样区分富人和穷人,其实从身着的长袍便看的非常清晰。
前面说道开罗交通不好,这里还要再唠叨唠叨,司机带我们逛到晚上12点了,还大塞车,车水马龙。不过这跟气候也有很大关系,开罗的商店都是晚上开门。在开罗英美剧院门前的路上,司机指着一个站在路边的女人说,这是中国人。他说中国人很厉害,不会英语、不会阿语,独自来开罗闯荡,很快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静静的听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未完,待续。

(开罗)

(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