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之前我对瑞士的了解并不多, 但是因为它在国际社会一贯的中立立场和与世无争的处事风格,加之老天恩赐的湖光山色,让我觉得那里一定是一个能让人心境平和、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 因此虽然是第一次去欧洲旅行,我仍然决定选择瑞士深度游,这让很多人大不理解,大老远来还不多跑几个国家。我和先生极讨厌几日数十国蜻蜓点水式的赶场子旅游,这只能让你在向人炫耀时多几个到过的国家,而真正有特色的当地景观和民风却知之甚少。本打算试一试自助游(我们一贯的旅游方式),考虑到瑞士是一个多语种的国家,我们这点洋泾浜英语到时不一定管用,另外我们此次旅行还带上了七十多岁的父母,如此长途跋涉万一有一个环节没衔接好,怕老人经不起折腾,当然还有签证等问题,最后还是选择了跟团。
还没出发就尝到了跟团的苦头,临走前一天,旅行社突然通知由于意大利航空公司的员工罢工,原定从上海经米兰飞苏黎世的意航班机改为经吉隆坡飞苏黎世的马航班机,地理距离究竟增加了多少我们没有细究,但旅途时间从 17 小时延至了 22 小时,当时我们真的懵了,这意味着旅途的辛劳增加了许多,老人家不知吃不吃得消,而且原本在苏黎世住的一宿变成了在飞机上,这对旅行社来说应该是赚的,所以我们第一反应会不会是旅行社玩的猫腻?准备了那么长时间,推迟行程是不现实的,所以临走的前一夜心情是非常忐忑的,不知后面还会不会出现类似的突发事件,唉,这就跟团的代价!没想到瑞士之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不愉快中开始的。
2007年 6 月 26 日快十点从杭州的家里出发, 2 个半小时到上海浦东机场,到问讯处证实了原定的意大利航班的确取消了,心里稍微好受些,至少旅行社没有存心说谎,但心里对意大利航空的服务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怎么这么远的航班说取消就取消,而且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后来知道这种情况在欧洲的航空公司是常常发生的,而且不会给你任何理由,你能做的事只有一件——面对现实。草草吃了中饭与旅行社会合,我们这个团只有 8 人(据说拒签率较高),我们家就占了 4 个,外加一对前去度蜜月的跨国小夫妻——小谢夫妇(小谢,一个甜甜的苏州女孩,和先生——一位内向、儒雅的日本小伙子)和两个结伴的南通女士,由于团小没有全陪,我们又是团中的主力,旅行社小姐委托我先生担当“临时领队”的角色,张罗途中转机及苏黎世机场出境的有关手续,好在我们算是有点旅游经验,想象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这样, 8 人开始了长途跋涉。16: 00 从上海起飞,经 5 个小时抵达吉隆坡,由于不是第一次到吉隆坡机场,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换乘的登机口,等候了三个多小时后, 24 : 15 子再次起飞,飞机上人不算少,几乎都是人高马大的欧美人,考虑到航程要超过 11 小时,而且到了苏黎世已经是当地的早晨,根本没有休息时间就要开始旅程,因此飞机上的休息特别重要,我和先生一上飞机就注意后面是否可能找到可以平躺下来的空位子,很幸运,最后一排没人,后面的 11 个小时我们轮流睡了个安稳觉。马航的服务真的不错,虽说服务员大多是并不帅气的空哥,但个个脸上洋溢的是非常绅士的微笑,服务很到位。
6月 27 日当地时间 6 : 35 (此时瑞士实行的是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 6 小时),飞机抵达苏黎世机场,虽说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苏黎世机场并不大,人也不多,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一下飞机就遭到了机场警员的严格盘问,不光仔细查看我们的护照,还让我们拿出回程机票研究了半天,看着他们近乎严厉的表情(其中一个女警察一脸凶相),我先生用十分夹生的英语和他们周旋着,等飞机上所有的乘客都走光了,他们终于放行了,可我们的“特别照顾待遇”并没有结束,到了入境处,我们又被“仔细研究”了一番,只不过这里的两个警察还算客气,我们在足足等了近 40 分钟后终于办完了入境手续,此时机场内已几乎空无一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谢日本老公的护照他们几乎就只扫了一眼就放行了,还用日语和他打了声招呼。7: 30 与地陪导游何亮(一位到瑞士 4 年的北京小伙)会师,他说苏黎世机场的严加盘查事出有因,上个月有个 30 人的中国团(从德国入境)几乎全部跑光,所以最近对中国公民的入境审查非常严格,我们耽搁的时间不算长,而且还没有翻箱检查。晕!我们这些自认为还是很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一直以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外国人对中国人会刮目相看,看来并非如此简单,中国人还是应该少说多干,当然别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出了机场,天阴阴的,非常冷,只有 12 ℃。出机场的路略堵,不多一会,路旁就呈现一片典型的瑞士乡间风光,天然草皮如同高尔夫球场一样被精心修剪,满目葱茏,一幢幢木质小屋不时相间其中。在路边随便取景,照出来的就是足可以做电脑桌面的作品。据小何说,瑞士的空气特别好,雨特别干净(完全不必担心酸雨),路边的小草也是一尘不染的,这儿的汽车每年只需清洗 1 - 2 次。此时我们已经完全被美景所吸引,出门时的不快已经被淡化了许多。车抵达郊外的小旅舍(原本昨晚我们应该在这里住一夜的),进门只见老板娘——一位瑞士老太一脸愠怒,后得知她是不理解这几个中国人为什么定了昨晚的房间却不来入住,一大早倒赶来吃饭、洗漱。怪不得都说西方人做事认死理,其实我们虽少睡一晚,房钱却没少给,她也没吃亏呀,但这也从另一面说明瑞士人办事的认真、一板一眼。旅舍的电梯奇小,仅容两人,加上行李已是满满堂堂(后来发现这是瑞士旅舍的共性)。瑞士的电插头与欧洲其他国家都不一样,特别细,幸好在吉隆坡机场买了一个插头正好派上用场,不然爸爸妈妈每天必喝的茶水就只能化为泡影了,长途跋涉后,喝一口醇香的龙井茶,真好!洗漱完毕,我们先到苏黎世(瑞士第一大城市,人口仅 36 万)城内游览,正赶上大雨滂沱。班霍夫大街(据说是世界上最奢华的购物大街),世界最大的联合银行总部并不起眼,但建筑很有特色,很大气。象征性地走了一段,我对购物向来没什么兴趣,算是到此一游吧!市内的公交工具几乎都是电车(有轨的、无轨的都有),非常环保,我们杭州在最近几年还以发展城市需要为由,取消了所有的电车,取而代之的是高能耗、高污染的柴油公共汽车,现在想起来做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事儿真是作孽!要不是跟团游,我们倒是很想去体会一下坐瑞士公车的滋味。苏黎世河很清,停泊着许多私人游艇,据说在瑞士是否拥有私人游艇、私人飞机才是衡量有钱人的标准,满大街的高级轿车也只不过是生活必需品而已,生活水平可见一斑。苏黎世河中天鹅、野鸭悠然自得,与人十分亲近,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后几天每天都有机会体验)。中餐后,前往莱茵瀑布,一路风光无限,山坡上的葡萄园、金灿灿的向日葵地以及成片的草原令人赏心悦目,一路没有打过一个盹儿,不能错过每一处当地风景。约 2 小时车程,终于看到了蓝绿色的莱茵瀑布,这里已经靠近瑞士与德国边境,大名鼎鼎的莱茵河水极清,瀑布落差虽然不大,但很有气势,有趣的是河中竟聚集着无数很大的鳟鱼。瀑布附近的沙夫豪森小镇(一座以山羊作为城标的百年小镇)没多大意思,逛了一圈,随后赶赴另一小镇——施太因(又称“宝石小镇”,因曾是宝石交易中心得名,具有 1800 多年的历史,从未经历炮火破坏),小镇傍依着清澈的莱茵河,整个小镇宁静安详,家家户户窗前鲜花盛开,有几处种着开得十分茂盛的熏衣草,极美。晚上 8 点多我们抵达因特拉肯(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著名旅游小镇),小镇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和谐,刚到小镇,正遇上一支街头交响乐队在酒店附近表演,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西方的集团连锁店,房间很大,布置得也很不错,附近就有一个制桶匠(瑞士的连锁超市),买了一些诸如矿泉水之类的生活用品。由于时差的缘故,当夜倒头就进入梦乡。

(路边乡景)

(苏黎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