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市场
4月30日早上7点半,我们在Redsun退了房,直奔Sinh Cafe,之后的两天,就要随旅行团游览湄公河三角洲了。
终点在金边的湄公河两日游,Sinh Cafe是这么安排的:
第一天:早上7:45从Sinh Cafe出发,乘空调大巴前往Cai Be,在Cai Be换成机动船游览水上市场、果园、米饼生产过程等等,享用一顿越南风味的午餐。午饭后乘船在湄公河三角洲穿行,浏览宁静的农庄生活,而后船把游客送到Vinh Long。再换乘汽车到达Chau Doc镇,并在Chau Doc镇过夜。
第二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乘船参观水上浮屋、清真寺以及织布等民间手工艺。然后坐3个小时的船到达Vinh Xuong边境。过境后,再坐1小时的高速艇到达柬埔寨的lek luang,上岸后换乘巴士,约下午5点到达金边。
这条终点在金边的湄公河两日游线路,Sinh Cafe标价26美元/人,但我们4月29日去订时,营业员表示现在不是这个价,要30美元/人。原来越南也过劳动节,跟国内一样,旅行社在这段时间内涨价。
7点40分我们赶到Sinh Cafe门口时,那里已是人头攒动,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混做一团。大巴一辆接一辆的开过来,有北上河内的,有湄公河一日游的,有湄公河三日游的……,每过来一辆大巴,工作人员便拿着电喇叭反复通知,一直等到8点,才看到一辆贴着湄公河二日游的大巴过来,我们六人赶紧上车坐好。Cathy和我都想坐靠窗的位子,一人占了一个两人坐。
游客们陆陆续续上来,正朝车窗外张望的时候,忽然听到耳边一句:“Is it free?”一个头发略秃的男人正指着我身边的空位问。
“Yeah”,我笑笑答道,听他说“free”时带着那么重的小舌音,凭我学的半吊子德语也判断的出,这一定是个德国人。果然,他自我介绍说来自德国,同我们一样,在西贡只待了一天,便参加旅行团游览湄公河并到金边去。他之后去暹粒和西哈努克,再到泰国游览后回国,总共三周的假期。幸福啊,不像我们,紧紧巴巴才挤出10天的假期。
不一会儿,大巴坐满了,一个小个子的越南导游上了车,开始挨个儿收预订单。最后一统计,车上这么多人居然分了三条线路,有湄公河一日游回西贡的,有湄公河二日游回西贡的,还有我们这样湄公河二日游到金边的。游客的国籍也很庞杂,有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中国人、日本人,还有西贡当地人去游览的。我后面坐了两个从广州来的女孩,就是参加一日游的。
大巴很快驶出市区,马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田地。双车道的公路,在乡村、田野里穿行,一直延伸到远方。
导游自我介绍说就是在湄公河三角洲长大的,又给大家介绍西贡的历史和现状,中间提到美国和法国在越南的情况时用了不少婉转的话。
就这么看着、听着、说着,两个多小时后,大巴在一个停车场停下,Cai Be到了。一车人分乘两艘机动船,去看水上市场。
湄公河三角洲的水上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没有旅游区的矫情,十分生活化。祖祖辈辈生活在湄公河上的老百姓每天都船来船往运输、买卖货物,大船、小船、手划船、机帆船、木制的、铁制的……无论大船小船、简陋抑或齐整,船头都绘着明艳的鱼头图案,红的是鱼腮,黑的是鱼眼,很是醒目。
车上的导游在我们坐的那条大船上,拿着话筒先用越南语、再用英语讲解,听他说,水上市场里船多,为了方便买主,船家会把所卖的货品放在船头最醒目的地方,从远处就可以看出他们卖的是什么。正说着,正前方刚好有艘船,船头放着个大南瓜,那就应该是卖南瓜的了。待到驶近一瞧,果然满船的南瓜,大家不禁相视而笑。
看过水上市场,船靠岸,导游带着我们去参观制椰子糖和米饼的作坊,他边讲我们边吃,刚做出来的椰子糖绵软温香,味道很不错,我吃了好几块,全然不似在上海拒吃发胖甜食的模样;一边,一个老太太正在做米饼,圈圈、Cathy和Scarlett围着她边看边吃,最后,老太太做的速度都赶不上他们三个吃的速度。Cathy不知道是不是过意不去,后来掏钱买了一包,说是带回去给同事尝尝,不过,这包米饼没等到柬埔寨就被大家瓜分一空了。
荡舟河上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全长4,500公里。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南部,开头一段尚未取名,流至杂多,谓之“扎曲”;途经西藏东部,名为澜沧江;向南至云南省,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流出境。它先流入缅甸和老挝,继而进入泰国,然后南行进入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西贡附近入海。
湄公河在越南境内长220公里,年平均流量可达4750亿立方米,可以灌溉240万公顷的农田,造就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也使越南成为仅次于泰国的世界稻米出口国。
湄公河三角洲在越南的最南端,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也是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这里河网密布,乘一条小舟,倘佯在纵横交错的河渠,一望无际的稻田,四季飘香的果园,生机盎然的热带植物,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的确是一种独特的旅行体验。
结束制糖和米饼作坊的参观后,我们又乘上船,船只驶离主航道,拐入小河道,这里河道密集,感觉就像陆地的公路网似的,东一个小河汊,西一个小河汊,而且还不像公路有路标什么的,真不知道这里的船只是如何辨别方位的,该不会就靠指南针吧。河道两边的堤岸上,密布着椰子树、芭蕉林,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一片浓浓的绿色中,间或,几只盛开的三角梅探出头来,是热烈的紫红色,晃人的眼。
正看着,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阴云密布,下起瓢泼大雨来,我就坐在船舷边,赶忙起身把雨布放下,雨点猛烈地击打着雨布,四周一片昏暗,我们只能通过船头的小窗,看见外面灰白色的雨幕。
也就十分钟的光景,雨住云开,我又起身想把雨布收起,可湿漉漉的雨布再卷起来似乎体积变大了,兜着雨布的的那根铁链,怎么都挂不上原先的那个钩子。看我遇到了麻烦,坐在前面、侧对着我的小伙子赶紧站起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两人合力把雨布再收收紧,挂好了。我朝他笑笑,说了声“Thank you”,小伙子也温和地笑着,和我聊了起来。
旅行中的聊天照例是先问从那儿来,自报家门后,这个在西贡长大的小伙子并不知道上海,只知道中国有个北京,是首都,另外就只知道长城。感觉上,他对中国的了解,就像我对非洲的了解似的,十分遥远和陌生。小伙子在西贡做手工艺品买卖,这次趁假期带着女朋友出来转转。他告诉我,在越南,只有雨季和热季之分,现在,雨季刚开始,要一直持续到9月份。后来,我们又兴致勃勃地聊起在西贡的消费来,聊着聊着,我沮丧地发现,外国游客在哪儿都是挨宰的对象,就小伙子跟我说的当地人的消费水平,外国游客同样标准起码要花两倍的钱。
三、四十分钟的功夫,船靠岸了,大家下船去吃午饭。从码头到餐馆要走一段乡村小道,路边、墙头,开满了粉白、嫩黄、亮紫的热带花卉,高大的棕榈树笔直地伸向蓝天,更有三角梅枝横空掠过,搭起一道美丽的凉棚……优美的乡村景色,令人着迷。
夜游Chau Doc镇
午饭后,一行人乘船前往Vinh Long。到了这儿,湄公河一日游的行程结束,游客们坐大巴回西贡;二日游的游客要再换乘汽车赶到Chau Doc镇,并在那儿过夜。
游客实在多,导游奔来跑去的安排车辆,参加二日游游客的大件行李从来时乘的那辆大巴上卸下,我们要换车了。街边,一连五、六辆大巴都是载一日游客人回西贡的,船上和我聊天的那个西贡小伙和他的女朋友也在大巴上,笑着和我挥手告别。一直走到车队最后面,有辆奔驰中巴,一眼就看到那个跟我们行程相同的德国人坐在车门旁,大概是看见我正在找车的迷茫样子,他赶忙探出头来招呼我们。看来,参加两日游的不多啊。大家提着行李上车坐定,旅行社算的正正好好,每个座位都不空闲,连加座也坐满了,那个小个子导游没有座位,只能在空的地方挤着坐一下。
从Vinh Long到Chau Doc的路程挺长,再加上路况不好,我们坐了近四个小时的车才在暮色中赶到Chau Doc。在旅行社的定点旅馆安顿好,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中不含晚餐,我们简单洗漱后出去吃饭。
Chau Doc是个小镇,我们住的旅馆就在镇中心,邻着河岸和广场,周围都是餐馆和集市。大家正想尝试一下当地口味,看见路边有个像大排挡一样的地方,中间摆着简单的桌椅,桌椅四周围着一个个卖小吃的摊头,很多当地人在这儿吃东西。当地人多的地方,应该是正宗的本地风味吧。
顾不得杂乱,我们也在这儿坐下,周围的摊头挨个看过去,觉得好的就买下来,放到桌上大家一起吃。记得那天晚上吃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小吃,有夹馅法式面包、几种米粉、烤鱼、牛肉、混和着肉和菜的稀饭、鱼丸汤、甘蔗汁……大家坐在一起,东一口,西一口,边聊边吃,别有风味。吃完后才有点担心,肠胃能不能适应?还好,第二天,一切正常,没有什么不适,看来,排挡的卫生状况还是好的。
吃完,我们便往广场的方向走,坐车来时经过这里,看上去很热闹的样子。步行十分钟,我们就到了河边。晚上,暑热消退,从河面上传来的夜风很是清爽。岸边,摆着许多卖饮料、小吃和杂货的小摊,许多当地人在这里消闲。
走不多远就来到了Chau Doc镇上的露天广场,大概是因为过节吧,广场上人山人海,正中搭起台子,在举行音乐会,一个歌星模样的女子正在高歌,还有小孩子上去献花。看音乐会的背景墙上,写着几行越南文,除了“4/30”几个数字,其他什么都看不懂,今天就是4月30日,看样子是为了这个节日办的庆祝活动。
广场上有小贩举着形状各异的气球在卖,旁边围着很多小孩子,圈圈和Scarlett也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一边拗造型,一边对拍,不仅我们几个觉得好笑,当地人在一边也在笑,还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
在广场上热闹够了,我们走出来,想找个Bar坐坐,这时,一个三轮车夫过来说可以带我们在镇上兜兜,按小时收费。这种三轮车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就是一个大平板,也没有靠背,平板只有20公分高矮,坐下去腿只能往前伸。而且,平板的宽度,坐一个人大,两个人挤,真不知道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
Cathy、Scarlett和小痴都对这车很感兴趣,于是,谈好半小时的价钱,我们六人分乘三辆平板车,开始夜逛Chau Doc。挤坐在车上,一路摇晃着前行,经过吃晚饭的排挡,排挡老板认出我们,直向我们挥手;经过一座装饰华美的寺庙,黑暗中,寺庙里的几盏孤灯若明若暗;经过街边的花摊,大捧大捧白色、黄色、紫色的菊花挤挤挨挨,插在大桶里,有一股淡淡的香……
水上浮屋
昨天,导游通知我们第二天早上7点15分出发去参观水上浮屋。一早,大家都按时聚在旅馆门口整装待发了。这里白天气候炎热,早去,可以凉快些。
一辆三轮车等在门口,有车夫帮我们把大件的行李运到码头,我们走过去就行了。走到昨晚到过的河边码头,已有两艘机动船和一些小木浆船停着等我们了。上午的参观结束后,我们这些参加湄公河两日游的游客要分乘不同的机动船,一拨回西贡,另一拨直奔Vinh Xuong边境,去柬埔寨。
游客们两人一艘小木浆船,有妇人划船,带我们先去参观水上浮屋,再到当地穆斯林的居住区去游览。宽广的水面上,一座座浮屋错落排列,同陆地上一样,屋前屋后种着各色花卉,晾晒着衣物,还有狗在门口睡觉。一些浮屋的平台上还挂着吊床,妇女和孩子休闲地或坐或躺,享受着凉爽的清晨。
小船在一处靠岸后,我们去参观穆斯林的居住区和当地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筑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冷冷清清的,并没有人在里面做礼拜。倒是旁边有所像学校的建筑,屋内,带白帽的老先生正在给一群小朋友上课。
Chau Doc镇到底民风淳朴,我在清真寺外的马路边,用3000盾买了个小西瓜,5000盾买了两个大芒果,一共就半个美元,估计是享受了当地老百姓的待遇。
上午的行程结束,已经十点多了,导游和我们这些目的地是金边的游客告别,跟回西贡的游客一起乘另一艘船走了。我们换乘机动船,由另一个当地人带队,前往Vinh Xuong过境。看看前后左右,昨天那一车子人,最后到金边的,只有12个,我们6个中国人,还有5个日本人,1个德国人。
船在宽阔的河道里前行,此时,已近正午,太阳直射在水面上,泛起炫目的波光;远处的河岸上,几只山羊、黄牛正休闲地吃草;淡蓝色的空中,白云百态千姿,起伏飘荡;风儿阵阵,迎面吹来,此情此景,难于言表。大家仰面斜坐在椅子上,一个个都是心旷神怡、心满意足的模样。
过境插曲
中午12点,船靠岸,Vinh Xuong到了。一上岸就看见一个蓝绿色的铁门,铁门上方有个大牌子,写着“CUSTOMS STATION”,应该就是在这里面办出境手续。铁门锁着,带队的人说下午1点才开门,我们可以先吃午饭,1点钟集合,说好集合地点,他就走开了。
海关附近有几家小餐厅,我们在其中一家坐下,草草吃了点东西。今天起的早,我的眼皮已经在打架了,极想找个地方躺躺。于是,吃完饭,我离开其他几个正愉快聊天的人,试着朝村子的方向走。走了两、三百米就发现一个休息的好出去——一个大大的茅草棚,写着“Vinh Xuong International Gate Service”,棚里有张凉塌,还有个吊床,一个人不见。
不管那么多了,我倒在吊床上休息,吊床轻轻晃动着,近处,棕榈树影婆娑,微风徐来,我闭着眼,享受这静谧的一刻。
转眼,一点到了,大家在指定地点集合,大包小包地走进刚上岸时看到的那个大铁门,带队的人已帮我们把柬埔寨签证办好并把护照都交了进去,我们只要走走过场就行了。准备离开时,同行的一个日本男生却被海关人员叫住,让他把背包里的东西统统拿出来检查。那男生带了个鼓鼓囊囊的大登山包,光拿出来就够费劲的,更别提还得装回去了。
大家在外面等他,小痴说,估计越南人不喜欢日本人,二战中有一、两百万越南人死于日军杀戮呢!好一会儿,那个日本男生才出来,笑笑,估计没查出什么问题。
大家一起跟着带队的人沿着乡村小路往前走,先过越南边境检查站,再过柬埔寨边境检查站,到了柬埔寨地界,来了另一个男人,他负责带我们去办入境手续,再把我们送到金边。
来之前就打听过,在上海办柬埔寨签证要310元人民币,而在入境的时候办,只要20~25美元。于是,大家都只办了越南签证,柬埔寨的就在当地办。在坐船到Vinh Xuong的途中,带队的人就让我们填好了申请表,并收了23美元的签证费。同行的12人中,只有那个德国人已办妥了柬埔寨签证。
在柬埔寨境内接我们的男人先招呼大家坐上船,说坐船去柬埔寨海关办入境手续。也就十来分钟的样子,船靠岸,他带我们上岸去办手续。之前大家都看过旅友的攻略,说是可能会被索要1美元左右的小费,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
办入境手续有三个窗口,大家散开,拿着护照各自去办。我在的那个窗口是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人,他先拿着我的护照翻了一通,看看护照照片又看看我,我解释说护照照片是几年前的,那时我是短发,现在留长了。翻了一会儿,他开始盖入境章,盖完后却不把护照给我,又拿着护照翻,边翻边看看我,“这是在向我索要小费吗?”我暗想,后来索性不理他这套,请他把护照给我。那中年男人也没说什么,就把护照给我了。
我们六个中国人都顺利地办完了手续,Cathy和我的经历差不多,盖完章后护照不直接给她,翻来翻去的。其他四个都很正常。当时还想,攻略里说的明目张胆要小费,也不是每个入境关卡都这样。
我们最先回到船上,说说笑笑地等着其他人。过了一会儿,几个日本人陆续回来,也没什么问题,就等那个德国人了。原以为很快,可左等右等就不见他来,十多分钟过去了,船上带队的人上岸去找他,回来后说还在办。敲个章这么复杂?真是怪了。又等了十来分钟,德国人还没回来,圈圈着急了,说不会不给小费就办不出来了吧,说完就自己上岸去找那个德国人了。一会儿,回来沮丧地告诉我们,德国人说还要等一会儿。那就等着吧,我们11个人加上船上的几个当地人只好坐着苦等。
终于,半个多小时后,德国人急匆匆地回来了,一上船就对大家说抱歉。问他原因,说是办理入境手续的人说他的签证版本不对,要补办手续,因此等了好一会儿。还有这种事?我问他有没有给办事人员钱,德国人一本正经地说,我的签证是在德国花了66欧元办的,不用再给他们钱!我心里哀叹,何苦呢,还不如像我们一样在当地23美元搞定呢。再说,估计这只是个索小费的借口,要是德国人塞给他们几个美元,估计就能顺利过关了。小痴在一边说,估计办理人员看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较多,不方便明目张胆地要小费,看只有一个德国人,就刁难上了。

(村庄)

(去参观水上浮屋坐的小船)
更多越南图文游记请至以下链接浏览:
http://blog.sina.com.cn/zhuliping#serial_4995398505000m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