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湖!五一独行之灵隐佛音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6月30日一早,初晨的西湖,我一个人的!

西湖很美!江南碧翠,杨柳扶岸,雨打石桥!西子春晓!江南杏花春雨的极致陶醉!此时西湖的美丽,属于我一个人!太贪心!太迷醉!太奢侈!时近中午,游人如织,艳阳初展!那是游人的西湖,与人同乐,共享美景,其乐无穷。晚上!再赏西湖!确是一番新的路程!月湖临翠。保俶塔煌煌灯火,却不是属于一个独行的游人的了月夜泛舟湖上,良宵赏月,情人醉,夜晚的西湖是属于每一对有情人的,第二天一早,五一劳动节四游西湖,那却是属于全国劳动人民的西湖了!仿佛建筑劳动人民的澡堂一般,西子的盛装!全国人民的节日!西子节日盛装如许,但一个人的浪漫容不得许多喧嚣,当即转道寻灵归隐。今天的目标是江南名寺——灵隐寺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也六次到达灵隐寺。如此名寺,怎能不游?也许是巧合,兴许是必然,在寺庙门前,有人同行!很快乐,本质上我是个无神主义者,看着这个新朋友,为亲人,为朋友,为爱人,为自己诚心礼佛的无比虔诚,不免心生感慨。物欲丰盛,追明逐利,人总是需要一些信仰一些寄托的吧。贵为天子的康熙,乾隆不能免,现今如我等凡夫俗子亦不能免。可叹的是,我看到一些成功人士对奉献香火,铭德记名慷慨解囊。可是对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视而不见。感慨诉完,说点小收获。听路过的导游讲解,现在灵隐寺的正门只有国家领导人来时才开。灵隐寺的‘灵鹫飞来’上面还有块匾额——灵云禅寺。听导游解释说这里还有个典故,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西湖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当时灵隐寺的主持一起陪同他来到这里,乾隆皇帝本想写‘灵隐寺’,但因为‘灵’字刚写完‘雨’字头(古代‘灵’字是繁体字,为‘靈’),下面的‘三口’和‘巫’字没地方写了,皇帝是不能有错的,正当尴尬的时候,旁边大臣在他手里写了‘云林’(繁体字为‘雲林’)二字,于是他立刻领悟,挥笔写下:云林禅寺。老和尚非常纳闷,为什么灵隐寺要写成云林禅寺?乾隆顺水推舟,解释道,因为这里香火很盛,香火升到空中就变成了‘云’,而禅寺周围又都是树,所以为‘林’,故此才写‘云林禅寺’。话说这次乾隆来灵隐是挺扫面子,写错字不说,进山门的时候,方丈还不买皇帝的仗,得按规矩办事,什么规矩啊?只有寺内正门只能为方丈开两次,哪两次?第一次,新方丈上任从正门进举行仪式,第二次,方丈圆寂从正门出!方丈也只有只次两次!皇帝老儿在佛前又如何?坚持不开正门,让皇帝从偏门进,你想堂堂天子,怎么能吞下这口气,乾隆回去后越想越气,回去下了一道圣旨,灵隐寺的正门从此再不让开,现在灵隐寺的正门只有国家领导人来时才开。佛人两界,是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吧,导游更举了一例:南京中山陵,不给我们的江伯伯开正门,只为国民党的连战开正门。说来可敬,世间竟有如此的坚持。 由人及己,匆匆旅行中。这些当年的烟火和岁月。现早已成为现在我们咏今怀古的故事和浪漫,现在我旅途点滴一一录下,不用怀疑,他们是我记忆中美好的放大,正如浪漫经过发酵,越显醉人。 苏堤、白堤的风景风情,断桥,雷锋塔的断绝缠绵,湖心岛,三潭印月的风月无边,灵隐寺的香火和佛音。武林路,吴山广场的热闹和喧嚣!我走过!我路过!

(虔诚如斯,香火如许)

(佛前多少次的回眸)

(故寺里的事)

(我来过!我走过!)

注:图片均来自网上,只为留住曾经的虔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