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前退房,也就这么躺着看了近两个小时的山。
今天是休闲的一天,城边依然热闹,我的水枪却留给了那一群清迈女孩(实际上是我忘记拿了)。今天是周末,照例是有市场的。沿城走过的时候,小店们开门的不多,即使开门,也是在自家门口放上水桶,水枪,并无心做生意。真正的市场要到五点以后才会开张。用过午膳,这是在小城第一次这么优闲地吃上一顿饭,远远地看着热闹的场面。人们还是游街一般大战着。我甚至有时间,在星巴克里静静地坐下来,喝上一杯。原来人是可以变化这么大的,昨天还在感叹那两个星巴克女孩的沉静。今天我也坐在这里,只是一名看客。我想也许是上午的沉思改变了我,或许这才是我来清迈真正的原因。我找到一种感觉,不管小城是静还是闹。星巴克就在小城最热闹的东门,东门外就是西方人最多的街,相当于曼谷的靠山路了。斜对面的路边,是coca cola的舞台,一群身穿红色塑料时装的女孩在高台上舞动。城墙下的小广场上是coca cola赞助的chiang mai new gen music award 2006的比赛。一些当地的时尚青年,卖力地演出一些自创的曲目。很有意思,坐下来看一看,想明白到底现在的年青人在表现什么,评委中居然有一个洋人,我喜欢他的评语,也我唯一能听懂的评语,给了年青人很多的鼓励。参赛的选手中也有真实的才华,有的音色是十分地感人。不时地引来一阵阵的掌声,但并没有超女那般疯狂,我不喜欢超女的做作和炒作,翻唱别人歌曲。我更喜欢他们中能有自我创作,自我表现的年青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希望。比赛还在进行中,外面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大批的身着民族服装的游行队伍穿城而过。这下的交通就更成问题了。我登上城门,这是看游行的最佳位置了。各个民族的人们,依次而过,用了近两个小时。城门下的警察忙碌着指挥若定。其中一位还是位女警察。穿着早已湿透的警服,头上警用头盔,头发用一根红带束住,足凳马靴。在少有的指挥空闲,倒一倒马靴中的水。太多的人来人往,我始终没有抓住好的镜头。

(参赛的歌手,台风很好)

(宋干节的民族大游行)

(带广告的民族美女)

(还是美女)
坐在城门的高墙上,这真是一个好的观景点,左边是热闹的现代音乐的比赛场,右边是穿城而过民族人群,他们之间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远,就只在这一墙之隔。很近的护城河边则是热闹的打水仗的人们。他们各自上演着不同的文化。就这么看吧,这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天。
游行过后,时间还早,市场已经开始有人了。下去转转,再回来看。市场并不大,只在这东门内的半条街上,小吃,工艺品是永远的主题。清迈的银器和漆器比较出名,不过市场的东西做工不会太好,如果喜欢就买下来,不买也没有什么遗憾,我去过太多次曼谷的周末市场因此会有这样的感觉。听说国内正在流行泰式的装修风格,泰式的用品都很贵的。简单地用过晚膳,还是我的heinken,再次登上城门,慢慢地喝着heinken,听着耳边的扫热闹的音乐,目光顺着小街望向远处素贴普山,我在等着山上落日。这是我喜爱的项目,我一直认为落日才是最美丽的,没有好看落日的地方是永远不值得去的。天上有云,这并不影响落日,反而使落日更加美丽,小街上的灯光也逐渐地闪现。这一时刻才是最该记的。我不用相机,只想让它停留在记忆中。走下城门,在转身一瞬间,应该是七点整,小城启动了夜间照明系统,灯光下的小城应是别样风情。我总是对此恋恋不舍,怕是会失去什么。但毅然坚定地转过身去,不再看我留恋的小城,归去。
回来的车票依然售完,已经排到了18号。还是老办法,VIP加票,518泰铢。不算太贵。只要能回去。人很多、没有毛毯、空调很冷,混身湿透的我很久不能入睡,对了还没有宵夜。早上3点半的时候,回到曼谷,下车的地方全是人,大包小包的行李。大巴和出租还在不断地赶来,已经有四个警察在维持交通了。一路奔波使我不能再次安然入睡,用相机记录下曼谷的日出,算是一个总结吧。这时已是2006年4月16日的清晨。

(晨光中的曼谷)
后记:
我是在咖啡的浓香里写下这篇游记的。我知道这褐色的液体也是我身体里的过客,无论它曾经带给我什么样美妙的感受!我喜欢东方的文化,却爱上西方的生活方式。
(再次声明:看了很多的游记,也引用了其中的一些话,希望大家不要对我喜刷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