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木鞋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天花板,放心不会掉下来砸头滴:P

西方世界的每个大城市总有雷同之处。

总有非洲男子兜售A货的皮包和太阳镜,总有街头艺人悠闲自得的表演,总有街头情侣在阳光下慵懒而甜蜜的亲吻。。。然而有些东西却只有在荷兰才有。 比如像随街飘荡过来的丝丝大麻味,再有梵高博物馆底楼的小型音乐会(看完梵高的浓烈,就找个凳子坐下来听听舒缓的音乐是多么奢侈),还有那些呼呼的旷野之中遗留下来的大风车转阿转。

。。

对了,还有木鞋。

上帝创造天和地,但荷兰人是靠自己围海造田,创造了自己的家园。 几百年前荷兰人被迫用玄武岩来加固堤坝斜坡。上千公里的海堤和河坝必须由人力加固。对堤坝工来说木鞋是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牢固实用而且非常便宜。

我在阿姆斯特丹郊外的风车村逛了一圈,除了拍PP没什么特别感觉。倒是在风车村的木鞋屋里发现了天地。小屋里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色木鞋,从天到地,从小到大。墙壁上高高悬着各类做鞋工具,有那种长长的条刀,一端带着钩子,我在想那个电影里的JACK船长以后不用钩子了,用把这大刀多威风阿!

在这下面还有些关于木鞋来历的说明,字太多就看了这两行:‘ 据说柳树和杨树最适合做木鞋。杨树成长快速,木质易弯曲,坚韧却有弹性,非常适合做木鞋用。一颗杨树25年就会成材,而一棵树平均能提供大约1。5立方米的木材,这就等于可做75双左右的木鞋。所以在荷兰那诗情画意的景色中多见典型的杨树林荫道,奥妙就在其中。’ 不管如何,我使劲看了下那颗杨树,我想现在我能辨认出哪颗是杨树了,可惜我又回到了瑞士:)

延伸阅读:穿越历史的童话 荷兰风车大赏(组图)

荷兰CitizenM 便宜的豪华旅馆(图)

睡在酒桶里 荷兰的创意旅馆(图)

荷兰绿色精灵 水乡羊角村(组图)

荷兰 耶尔瑟克小镇盛产“黑色金子”

看这些带钩子的刀阿

在小屋的正中,有一位好像会做鞋的工匠正在为一群日本游客表演一只木鞋诞生的过程。我看他做一只鞋前后没用到5分钟,后来想想,他的木头是现成的,机器是现成的。。。其实我倒是想看看当时的工匠是如何用上那把长长的刀锯开木头并分割成大小合适的木块的。看介绍从木块到木鞋的主要工序有: 木块—打圆的木块—雏形—镂空雏形—打钻加工—打磨—上清漆—涂绘。细致点说要25个步骤,可真是个力气活。

我在荷兰的街道上打量着人们脚底上的鞋。

有没有木鞋,有没有木鞋呢?

记得19岁的时候第一次远离家门去异国他乡,我脚上是一双黑色的丁字皮鞋。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当时很喜欢,俏皮的,害羞的,有着青春的模样。。。工作后开始研究穿衣戴帽,套装一套套,灰黑色调,皮鞋自然也是如此,高高的跟配着扬起的头颅,真是年少不知轻狂的时分。。。而现在的我大多平和的一双跑鞋或平底鞋,在林荫小道间行走,微笑着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

鞋子是一种记号。翻过去看看总能找到些当初的影子。

也许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期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穿的那双鞋。

有的时候是必须付出一些代价的。

延伸阅读:穿越历史的童话 荷兰风车大赏(组图)

荷兰CitizenM 便宜的豪华旅馆(图)

睡在酒桶里 荷兰的创意旅馆(图)

荷兰绿色精灵 水乡羊角村(组图)

荷兰 耶尔瑟克小镇盛产“黑色金子”

制鞋匠+解说员

比方说又美又精致的细头高跟鞋,明知自己穿着它会受很多罪,但还是面带笑容地穿了,只有在晚上脱下后才知道自己受的罪。这是为喜欢付出的代价。又比方说看来很普通的鞋子,不会让人眼前一亮,但一但穿上后才觉得是那么合脚且舒服自在。只是一直在犹豫买下它会喜欢它多久呢。这时候的取舍需要点勇气,你是需要一双非常漂亮但不舒服的鞋,还是一双非常舒服但不漂亮的鞋? 当然许多人会说,我需要一双既漂亮且舒服的鞋,这世上难道没有么?

我相信一定有。

只是需要时间去发现它。

如果没有,其实光脚等待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在荷兰的大街上,我没有看到穿木鞋的人,但是我相信有一位细心的工匠历经25道工序打磨出来的木鞋,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它只是现在静静地躺在那等待一位好汉来临。

延伸阅读:穿越历史的童话 荷兰风车大赏(组图)

荷兰CitizenM 便宜的豪华旅馆(图)

睡在酒桶里 荷兰的创意旅馆(图)

荷兰绿色精灵 水乡羊角村(组图)

荷兰 耶尔瑟克小镇盛产“黑色金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