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春天去过,请看:
2007.3.22-25阳朔游心情流水帐——假期酒店和徒步漓江
22日下午5:30上了开往桂林的火车。躺在摇摇晃晃的K36次火车上,迷迷糊糊地在次日早晨6:36到了桂林。
在火车站附近初尝大名鼎鼎的桂林米粉,同行的大家不停对店员喊米粉太咸,要求加水,可店员无辜地说:你们自己加汤啊,汤里是没有放盐的。真不知道这死咸哪来的,印象不好。:((回头再看当初收集的资料,早有很多网友警告过一定不要在桂林火车站附近吃米粉的,怪自己不细致啦。)
再经过80分钟的汽车,终于到了阳朔汽车站-一个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汽车站,出站口上聚集了一帮主要是阿姨们组成的导游团,一见客人下车就争着向你询问是否有住宿是否需要导游,蛮混乱挺广州火车站的感觉。(后来才知道,旅游团或是有钱的旅游者大都从桂林乘游船顺水而下,一面下到阳朔一面游览漓江最美一段的风景,比较节约时间。而汽车站只对当地人或背包客,所以不必修饰。)
在短信里告诉联系好的当地导游梨子7,我戴蓝色帽子、穿红色裤子,他说他穿红色外衣。^_^导游已在车站等候,看见他静静等在一边,就带了我们这个10几人的旅游团,出站口的导游阿姨们发出羡慕的唏嘘声。
嗯,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和便利。
安排的住处是西街上的“假期酒店”。梨子7的安排很体贴,所有房间都背向西街,闹中取静,非常可人。房间带有阳台,阳台脚下就是涓涓的桂花溪,抬眼就是一派漓江美景,远远近近的秀丽小山,错落有序,或清晰或迷蒙,仿佛摄影技法下的漓江影像-背景虚化静静衬托近处的清晰。很好,我们住在“假期”旧楼的房间,阳台铺着木地板,地上摆放了两张宽大、牢固而又简单的木头椅子和同样风格的木茶几。阳台带格子的扶栏是黄铜做的,古朴而又给予了开阔的视野。
就光这个阳台就够我满意的了,以致那个难得雨停的下午,我就因为留恋坐在木头椅子上看景看书,加上被漏下的一点阳光晒得有些热热的懒懒的,终于错失了唯一可以骑车游玩的机会!(我留在阳朔的遗憾。)可没有后悔。
一到阳朔就放下行李,随导游包好的车急匆匆赶去杨堤,进行第一个要完成的项目-徒步漓江精华段,从杨堤到兴坪。
阳朔的天气象爱发小脾气的女孩,忽然一阵或大或小的雨点,一会儿就可以完全没有了踪影,所以我们可以用男人对待这种小脾气的态度-麻木地忽略不计。。。哈!
徒步的路线是清晰而又随意的,只要你沿着江面前行,江水退下现出的鹅卵石滩、江堤还有江堤上的村落农田都可以走。两岸青山就在你的行走中,慢慢展示她的美了。。。春天的青山被春雨沐浴过之后,有无限的青绿、洁净和盎然。漓江一望到底的清澈江水,真正显现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色,江面看是蓝色的,越深的地方越蓝。说实话,这样的徒步路线并不好走,鹅卵石滩崎岖不平坚硬无比,除非穿上高帮的厚底徒步鞋,否则就要留意不要扭伤了脚;走在江堤岸上,这是人工修筑出来窄窄的路,小心走路就无法看景,看着脚下走久了,就有点犯晕;最好的路就是沿岸的村落农田,可这样的路离江景远些,且上上下下的没有一路贯穿。
这样的徒步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慢慢吹着江风前行,不必去努力辨别一路被安上各种名字的景色,只知道她的美不去管她美的细节。多惬意!
漓江江畔的村民很不富裕,旅游资源上在桂林,下有阳朔拦截,中间没有任何利益;江中大小游船骆绎不绝,江鱼的生存条件必然已被破坏,村民估计现在也打不到鱼了;又没有多少可以开垦的土地,看不见大面积的农田,只有江畔开出来的,这一块那一点不连贯不规则,或高或低的菜地可以种植。
徒步途中总有年迈老太太拎着一袋自种的橙子叫我们购买,简直是一路央求。唉,至今我和同事仍为当时急忙赶路又不愿负重,没有购买而后悔不已,实在是哪怕用2、3元买她一个橙子呐。。。
还有两三个村民一路陪行,只为游说我们搭乘一段她们的竹筏。她们没有太多的花巧言语,说来说去也是我们老老小小行走速度慢的事实。最后说服我们上了筏子,40元一个筏子的价钱,结果忙乎半天,才开出去一会儿,就被水警呼喝叫停,水警用喇叭大声说再不停止就没收竹筏,村民被呵斥得话也不敢高声,只小声催促我们赶紧下筏子,说等他们走了便追上来接我们。可是水警久久没有回程,他们便不敢再开,这生意也就没有做成了。而我也就一直后悔,为何下筏子时不给他们一点钱,到底她们一路陪行了这么久,也载了我们一小段啊!
贫瘠而又老实的漓江村民。
走到九马画山,到底有人走不动了。我们搭乘了一人10元的机动游船回到兴坪。
我感觉在漓江上,还是乘竹筏有情调得多。整个人沐浴江风,仿佛与青山绿水融作一起。竹筏不会太快,停在何处也十分便利。再说在江岸上随心地走,走累了随处可以上竹筏,想想都快乐。。。真的希望漓江上不再让大船行走,不让桂林阳朔两处垄断漓江旅游资源,把这些资源还给两岸村民,又可以让漓江重现竹筏的风景,一定会很美!
按照导游给的时间回到阳朔,匆匆饭后要看“印象刘三姐”。(十分地不喜欢被安排了的旅游!但是没有办法,天气、人员。。。多么复杂的因素。)
还在腻味张艺谋的“黄金甲”呐:排山倒海的人海战术,遍地金黄的农民式奢华。带着这样的感觉观看张艺谋作为总导演的“印象刘三姐”。
“印象”中,共用了5个村几百个村民,在真山实水中,通过灯光、音乐、色彩和舞美编排,确实营造出成功的有震撼力的印象表演!整个表演带着强烈的张艺谋风格,同时亦很好地结合了漓江山水特色和江畔人民的生活习俗,他们自如平稳地在竹筏上、竹筏间来来去去,劳动、婚嫁、对歌、赶集。。。都离不开他们的山、水、竹筏。。。美丽的姑娘、雄健的小伙还有他们的竹筏、他们的牛。。。美丽而快乐的景象!
是否可以说张导演的灵感就是来自土地,来自靠近土地的人?做一个乡土气息浓厚又单纯的导演有什么不好?只要你能感动人就是成功。
印象表演最让我感动的是,江面远处在竹筏上的表演者,在望远镜镜头里居然呈现出生动的表现力,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面部表情都一丝不苟、毫不含糊,是真正的表演者。对看多了旅游景区里,职业表演者毫无热情、呆滞的表演的旅游者来说,真是让人感动和愉快-愉快地表演,愉快地欣赏。当一群苗族小姑娘(最小的大约10岁)盛装来到宾客跟前唱山歌时,她们脸上那种快乐的微笑,亮晶晶眼睛里满满的笑意,至今让我想起来都愉悦。悦耳悠长的山歌和她们摇晃身上层层银饰时发出的“刷刷刷”清脆的声音,动听。。。充满风情。。。叫回到都市的人遐想。。。
后来才听说表演者的酬劳是:200元/月,我难以自信这只相当于一张票的价钱啊!(全票价:188)几乎每天演一场,多时每天两场,这样低的酬劳是怎样保持他们脸上快乐的表情的?我只能胡乱猜测:这里的少数民族一定有知足常乐的淳朴民风吧。
城市人就是累!
旅游的第一天匆忙过去了。操心的我累死了。没有心情去领略西街喧闹的夜。浴洗完倒头便睡,次日早晨7:30醒来,一夜无梦、睡姿未变。
打开阳台的门,眼前就是一幅绝美的阳朔山水画!美啊!
清晨的阳朔宁静温柔,西街带给这里的嘈杂都仿佛被洗去了,真正显示出她小家碧玉的温婉可人。
唔,等来阳朔的清早,可以名正言顺地,有胃口地,去品尝正宗的桂林米粉了。
网友们一致推荐到汽车站一带吃米粉啊,果然不假,味道都很好。米粉先在水中浸泡,要吃时拿起来在热水中烫熟,放在配有卤肉、炸花生米或炸黄豆的碗中,淋上汤,再自行加入酸菜、葱花、酸罗卜之类的小菜便可食用。米粉爽口韧滑,配上辣中带酸的滋味,非常好吃!(这种口味是叫人回味的。回来几日,我便是越来越想念桂林米粉的酸辣味道了,只是,我一定不会在广州寻找这种感觉的,因为知道找不到。)
小吃如此之多,一个早上只吃一种吃不过来的。所以,我还买了小贩卖的绿色的艾饼和著名的板栗肉粽。这里的艾饼特别在于:艾饼是垫着一片半柚子叶蒸熟的,吃时撕下柚子叶,便有一口的柚子叶清香,连艾香都被掩了。(不知为啥一定是一片半叶子。还可惜只吃过一块!)板栗肉粽包得非常结实,吃起来口感很好。这叫我想起,潮汕的同事向我介绍过,潮汕的粽子之所以好吃,除了配料好外,主要是潮汕的粽子大都要男人来包,因为一定要双有力的手把馅扎得实实的,这样的粽子吃起来口感才好。所以,吃到这样的板栗肉粽时,我就有同事描述的体会了:一定是个男人包的,这么结实!^_^
早餐过后雨越下越大,不做骑单车之想了。受烟雨阳朔美景的诱惑,撑伞出去乱逛。
西街短短的尽头就是漓江边。边上有从桂林乘大游船下来的停靠码头,码头边上的江水很浅,水也很清,有人就在那里捶洗衣服,想象夏季一定很多人来这里泡着解暑。
江边也有不少客栈,问问价钱不比西街便宜,想来人都慢慢厌倦了西街上的喧闹了。滨江路与西街不过几步之遥,却是又美丽又安静,面对漓江有阳台有椅子,哈!我喜欢!
顺着江滨边走上去,就到了工艺品批发市场,喜欢的人不妨走去,比西街上的一定实惠得多。
寻着路就走,不知觉就走到山边路径上,车辆越来越少,只有摩托车呼啸而过,感觉走到城市边上去了。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山在城中,城踞山边,大家错落有致,各安其位,自得其乐,一切天成,那么自然。人居其中真是有逍遥的福气!
就像这一段路,右边是带着围墙的房子,路对面就是山景倒影水塘的垂柳畔,前行过了一座小桥后,一个小拐弯,路旁有私人民居,开有小块菜地,老太太正在地里摘菜。弯过后,马路右边就是一座小山脚下,杂草丛生,因为人迹不罕至,所以杂草也长得秀气恰当,仿佛人工绿化修饰过一般。左边就是一片幽暗的柚子林,种植多年大大的柚子树排列成行,树干光滑黝黑,不往高处长,只把繁多的枝丫往四周伸张,在阴雨的季节里,密密的柚子树丫把整个林子遮得暗暗的,雾气在林中白纱般漂浮,树的姿态就显得妖娆无比,有媚惑的味道。^_^
走走看看就不知觉地走到一个小吃摊前,简陋的用油布撑起来的小摊。有些累就坐下啊,哈!原来是我在众多小吃前,差点忘记了的油茶-山上瑶民的一种传统食品!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个小碗给你勺上香菜碎、炸花生米、炸锅巴、小油果(小面团炸的),再冲入早泡好的油茶水,这茶水浑浑的颜色,不知道有些什么泡出来的,只是我好像没有喝出茶的味道。自己选择加盐或加糖喝。我说不上好喝与否,相对一元的价格来说,内容相当丰富。听当地人说,常喝油茶头发会变得很漂亮,都说恭城除了桃花,还有正宗的油茶,所以那里的姑娘头发都乌黑油亮,有机会要去看看哦。
中午回到西街,午餐去吃比萨房的柴火烤比萨吧。
比萨房的“肉欲比萨”是很多网友推荐的,店就在西街的第一个小叉路上。早晨中午的西街都是清静的,爱泡吧的人,一大早或是还没醒或是已租车出门。比萨房里只有我们三个客人,坐在门口火车座里,可以看到比萨烤炉里红红的炉火。点了一个“肉欲比萨”(当然)、一个“印度咖喱比萨”。做比萨的女孩高高的个子,不拘言笑,只管干活。比萨房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比萨都是用柴火烤制的,你可以看到那女孩将揉好做好的比萨放在比萨盘中,用长铲子铲入炉火深处。
因为是用柴火烤这种原始的方式,所以时间一定要久的。饥饿时不建议去等吃哦,会煞风景的。。。^_^
柴火烤出来的比萨,实在不能说它会有多好吃,我不能自欺欺人地说什么原始的味道。感觉不能比上“必胜客”的用料正宗和丰富,还有上面那层厚厚的芝士。。。所谓“肉欲”也只是用些普通的火腿肉肠吧,一定不是熏肉哦,吃不到烟熏肉的香味,:(倒是“印度咖喱”味道还要浓郁些。在这里,胜在安静的环境,情调的陈设,能眼巴巴看着你的比萨放进去。。。取出来。。。比较有趣!
哇塞!“比萨房”的香港老板是兄弟俩,在阳朔拥有:比萨房两间、玫瑰木、今晚月色、富贵楼火锅城等五个店子,而且大都被网友在网上推崇,厉害啊!
回到酒店,泡茶到阳台看景!
雨小下来,对面的山被白白的水雾慢慢爬升,一点一点的在“爬山”。^_^
午觉没舍得睡,绻在凳子上(所以一定要大凳子!),太阳漏下来了。。。唉,反正说不出的舒服,就是舒服。。。啦啦啦
怎么没有人说:不辞常做阳朔人呐?
下午,阳朔城终于干燥了,难得。西街是走厌了,再说从桂林下来的游客陆续下船上岸了,一批批地从西街走过,西街开始按耐不住地骚动起来。
我选远离西街的方向走掉。反正觉得阳朔是这样小的城市,走到哪都定可以在某座山后转个弯就回来。居然走到“荆凤路”上,路标表明往广州方向了,看来只能回头了,光有脚也不是哪都能去的,有点丧气啊,我开始留意路边食肆了,准备自己弥补一下。:)
一户人家模样的“马仔斑鱼店”门前,已经摆着张桌子有人吃开了。看看时间不过刚刚5:00,居然有人在吃!
网上不止一人在上头边流口水边回忆斑鱼火锅的滋味,我记忆深刻,大都是广东人。
我走上前问,老板娘模样的女子居然瞪着我问:你们订位置了吗?说没有,她就说:没有台子了。老天!才5:00,没见几个人啊。居然都订完了!好!我就要吃这家。
她只肯在门口替我摆台了,还要我快点菜,不要阻了她接着要来的生意。正在门口吃得不亦乐乎的一胖哥,扭过头来对我说:这里很好吃的,你看看我从桂林都要赶上来吃!说是阳朔的朋友带他来过后,就自己来吃了,还要事先和老板订好。同桌靓女接着说:真的很好吃,我是重庆的,也很喜欢吃。
好吃者心意相通啊!
三个人,一条3.4斤的斑鱼,店里配一碟青菜一碟油豆腐。吃前我爸抗议说,我刚让他吃了一个肉夹馍,肚子还没空。
鱼骨鱼头做的汤底转眼就上来,喝着就很鲜甜。店家估计除了味道做得好,一定还有不缺斤少两的好口碑,给我们片出十碟薄如纸的斑鱼片,十个碟子摆着有点壮观了。^_^
唔,好吃该怎么说?鱼片上先刷上了调味料,用筷子夹了在滚烫的锅里一涮,鱼片轻轻卷起就可以沾点佐料吃了,鱼片是有韧脆的口感,烫煮后不烂,鲜甜美味,没有一点鱼腥味或土味,鱼片上一根骨头也没有,店家说是这里的一种水库鱼。好吃,但我不会说啊!店家老奶奶在门口带孙子,看着我爸爸把鱼烫了很久,就在一边着急,说只要鱼片一卷就可以吃了,一直盯着他的动作,只等他把鱼片放进嘴里才放心。^_^这家人是这样爱惜自家的出品,一定是很用心做,而且很自豪的,那就一定会好吃啊,我喜欢这样有诚意的店家。
我们都忘了肚子里的肉夹馍,生生地在胃里空出一块地来给斑鱼^_^。。。吃罢青菜,我就宣布我不吃了,油豆腐就让它放那里好了。他们自然是觉得可惜,还是放下去烫了,结果吃了一个,就力劝我试一试,说很好吃!这里的东西真的挺奇妙,油豆腐吃火锅吃过千百次了吧,居然还是被这里的好吃吓倒,豆香十足,烫过之后,炸出来的极薄的豆腐衣不会变得软兮兮的,还略带有脆的口感。。。好嘛,本来说自己不能吃了的三个人,把马仔给我们的所有东西都吃光了^_^。
快乐的晚餐啊!
这样家庭式出品又做得很好的小店,让我想起一个美食节目:一个超级大厨师四处寻访那些保留最原始的饲养、加工方式的各种家庭式或家族式的食品工厂和农场,向人们展示他们细水长流、与世无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出品的优质和美味。因为没有追求暴利的心态和欲望,经营者很快乐地、遵从传统地工作,那种才是真正的美食之源吧。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耐得住寂寞的好东西,自会有人寻来。
我想得远了,是美食让我快乐地思想的。
回到西街华灯初上,我又变回“导游”的身份,陪同骑车回来急欲觅食的同事出去吃饭。推荐的是“西府秦风”的肉夹馍,不比洋汉堡差,馍烤得脆脆的,卤肉半肥瘦,又香又不柴,好吃!特别是河南、东北的同事,更是迷恋小店仅有的出品:凉皮、牛肉泡馍。。。当晚的凉皮被她们吃光了。(喜欢着呐,第二天还跑去打包上火车。)
老板是对陕西小夫妻,男老板怎么看怎么是个书生,看我们怎么多人叫他忙前忙后,我有点替他担心:“三八”的妇女不好伺候的。果然,一会儿这叫汤怎么还没上,一会儿那喊要多个空碗。。。我都担心他和店里伙计两个要手忙脚乱把碗给敲了。最后算帐,他还算不出来,给人家七嘴八舌地自己算完,他说一句:你们算好了就行了,我自己算还老算错。晕倒!
黑下来的阳朔,象是被西街氛围统管了,西街周围到处是泡吧、吃饭、逛街的人。逛街,走在桂花巷里,人还是少很多的,短短的巷子里有两间饰品店,一间叫“阿拉丁”。一间叫“泰姬”。呵呵,这样的店子一看就是女老板打理的,所有摆饰货品都被细细摆放、精心挑选过,一进门就满眼眩亮、目不暇接。风尘仆仆的女人这时只能是个过客,进去以后就会暗暗自卑自己的大头鞋、不修边幅的外套、牛仔裤。。。喜欢的饰品连试也不敢试:这个模样是试不出来的,只会怪异。。。连店员也不敢太招呼你,唉!
唔,想想印度歌舞里美丽女子明亮灵动的眼睛,还有阿拉伯肚皮舞娘性感摇晃的腰肢。。。一个这样风格的小店,实在可以满足女人对自己举手投足充满媚惑力的幻想。。。
谁要去啊?记得穿上长裙,头发披下来,踏露着脚趾的带子凉鞋。。。好让老板给你佩戴好后,掀珠帘出来的就是个眼波流转、叮当作响的绝色妖姬!^_^
雨又开始下了,整个山城被浓雾笼罩,街上行人、霓虹、酒吧、食肆。。。还是热闹非凡,像是完全与世隔绝,外面只能看到静谧的雾,哪知里面别有洞天。
在水气重重中睡去,不知道宵夜的同伴几时回来。
最后一天的阳朔大发脾气,雨一阵一阵地越来越大,没有地方去了,连西街走走也打湿裤子,好痛苦。
看见“原始人”的招牌。想起有个女孩在网上回忆自己在“原始人”吃到的唯一、最后一块柠檬芝士蛋糕的感受,好像是极享受的一件事。下雨和即将的离开,让我也想让胃口放纵一下。
一进去就说要芝士蛋糕打包,服务女孩好像很习惯客人这样直接地要上芝士蛋糕带走,言语不多就到厨房里装好,出来交钱走人。短短的路回到房间,鞋和裤子都打湿了,让空调吹着,躲到床上吃蛋糕,电视在放“哈里波特”。浓郁的芝士好像是很能安慰人的,滑下去就升上来满足感,怪不得有巧克力可以让人兴奋的说法。冰过的蛋糕,软软的滑进口里。。。有谁说过:越堕落越快乐。。。
最堕落的是:我下午临乘车去桂林前,又去打包了一块!为什么?我不算个甜品爱好者。大概西街的小资风情从西街石板路上慢慢渗入了我的心里,在我要走的时候。所以,逃不掉的始终逃不掉。。。
过得非常快活,在T40上,居然睡得异样香甜,且不止我一个这样。多好的假期!
真正的快乐是有延续性的,直至今日我终于将我的阳朔流水帐记完,记流水帐是因为我实在不愿意舍弃哪一个时间,哪一种感受,而且,所有记忆都还很清晰愉快。我想自己真的有点懂得了欣赏:欣赏一个地方、一种风景、一个人、一种感觉。。。那是一种很悠闲、没有急促感、油然而生的事情,与时间长短无关,与旅游条件无关,与气候无关。。。
很喜欢我的父母还保留了一种童真的好奇,愿意和我用“不用尽所有时间”的方式旅游。能这样互相分享快乐,真是为旅游加分!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旅游。
阳朔那满城的柚花香会蔓延很久很久。。。
导游:
梨子7:一个有能力的导游,随意安排能力很强,在网上口碑不错。安排的房间、印象的票都很好。
梨子7电话:13597164133
QQ:35863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