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一运会主赛场——济南奥体中心,不断接受各界人士和各种测试赛的“检阅”。这组以“东荷西柳”为主要造型的体育场馆,充满了泉城济南特色,多处彰显科技魅力。
济南奥体中心主体工程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等“一场三馆”,于2006年5月28日开工,2009年5月份竣工。为了检验其性能,近日来,组委会通过组织市民参观、举办测试赛等方式,不断完善场馆设施。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济南的城市特色,在奥体中心设计和建设上得到了体现。济南奥体中心东侧体育馆采用济南市市花荷花造型,西侧体育场则采用济南市市树柳树的柳叶造型,在济南东部新城形成“东荷西柳”造型的建筑形态。“荷、柳均是济南人喜爱的植物,场馆的造型将使泉城的特色深入人心。”近日,100余名市民代表在参观奥体中心时,纷纷赞叹。
十一运赛区组委会场馆建设部专职副部长王继东介绍,济南奥体中心的主体育场坐席达到6万个,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体育馆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坐席1.2万多个;网球馆、游泳馆均可容纳4000余名观众。
据介绍,2009年5月初以来,济南奥体中心陆续全面完成消防综合验收、智能化检测、工程竣工验收及环境检测,体育工艺的部分系统也陆续通过专业委员会验收。“一些体育界人士来视察时,均认为这是一个国内一流水平的奥林匹克中心。”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说。
场馆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宋培杰介绍,“东荷西柳”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运用了诸多新技术、新工艺。“东荷”体育馆屋盖结构目前是世界上跨度和单索拉力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体系,总用钢量2111吨,是普通钢结构形式用钢量的一半;“西柳”体育场罩棚结构单片罩棚由64榀钢桁架组成,南北长330米,东西最宽70米,最大悬挑长度为53.2米,总用钢量6650吨,是目前国内同类新建体育场罩棚用钢量的45%-49%。
新能源的利用也是场馆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济南奥体中心在游泳馆及网球半决赛馆屋面分别设有504平方米和141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届时为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在体育场正北部设有941口井的地源热泵系统,为体育场非赛时提供冷热源。同时,能源中心设置了水蓄冷空调系统,利用夜间11点至早晨7时电价低的优势,把白天所需冷量在夜间蓄存到2个蓄冷罐(容量9000立方米),供白天赛时使用。据初步分析,集中式比分散式的能源中心节约能源三分之一。
济南奥体中心还充分考虑了人文全运的内涵。建设部门在场馆工程及周边市政工程建设等方面,建设了盲道、扶梯、垂梯、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座椅等设施。场馆里有些座椅设置了软垫、非常舒适,游泳池水温适宜、非常利于运动员发挥。
另据了解,按照十一运会组委会“举省办全运,共享全运机遇”的要求,十一运会将33个大项、362个小项的比赛分布到各市。根据竞赛项目的要求,全省总共确定129个比赛训练场馆,其中比赛场馆64个,训练场馆65个。
各地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本着节俭的原则,部分赛区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现有的场馆,或采取与高校、企业共建的模式进行建设,如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中国石油大学(青岛)体育馆、中国海洋大学体育馆等十多个场馆,既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又解决了赛后场馆运营的问题。
到目前,十一运会新建的44个场馆和改造的85个场馆都已经全新亮相,通过测试赛、预赛等方式进行了检测调试。许多场馆别致的设计同样令人赞叹,如钻石形状的青岛国信体育馆,在已成功举办的全运会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的决赛及“好客山东”羽毛球预赛中,备受运动员、裁判员和观众好评。
据介绍,各市建成后的体育场馆不仅要满足比赛需求,更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健身休闲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在保证符合比赛规则、满足竞赛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赛后利用率。规划建设的中心广场,赛时广场可满足承办功能要求,赛后转换为商业设施,较好地解决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世界性问题。并适当增加“一场三馆”商业设施,满足赛后商业运营需要。另外,按市场化原则策划运作全运村及奥体酒店项目,解决政府资金短缺、管理压力大以及全运项目赛事结束后房屋处置问题。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用好社会资金,加快征地拆迁与土地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