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年来,天津市估衣街恐怕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350米长的街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悬挂,有舞龙舞狮子的,有踩高跷的,有销售估衣街开街首日封的。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穿着清代服饰的“铜人雕塑”。一位正准备与“立在”街边的“铜人雕塑”合影的小姑娘突然大叫了起来,原来“铜人雕塑”忽然换了个造型,把小姑娘吓了一跳。
估衣街上来回走动的“铜人”着实给人们带来不少惊喜。铜人中,有遛鸟的、卖烟的、推货车的……一个正在卖糖葫芦的“铜人”忽然走到游客面前,要求合影,这些新鲜的互动方式把游客给逗乐了。
整条街仿佛穿越了时空,让历史和现代牵起了手。
据了解,为了再现估衣街的旧日风采,天津市红桥区邀请来众多行为艺术表演者,动静结合,以展现“七十二行”街头叫卖。有关人士称,为了将过去人们在估衣街做生意的场景再现,估衣街上确实摆放了几座真的铜人雕塑,供游客参观。“真雕塑与行为艺术表演者装扮的‘铜人’同处一街,如果‘铜人’不动,确实让人真假难辨。”一位游客说。
镜头二:瑞蚨祥摆起老织布机
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一直是估衣街上声势浩大的绸缎庄。历史鼎盛时期,瑞蚨祥曾在估衣街上开了三家店,职员曾达到200多人。重新开张纳客的估衣街瑞蚨祥绸缎庄,生意红红火火,五颜六色的绸缎,令人眼花缭乱,但该店铺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绸缎,而是摆在门口的一架有些破旧的织布机。
一架破旧的织布机摆在华丽的绸缎庄门口,似乎不太协调,但仔细阅读旁边的简介后,您便会对瑞蚨祥的历史产生深厚的兴趣。瑞蚨祥创始人叫孟鸿升,是孟子的后裔,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他以经营土布开始,由于生意兴隆,就到天津等地设立起连锁店,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新中国成立后,瑞蚨祥获得新生,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提供的。摆在估衣街瑞蚨祥店的这架织布机正是来自瑞蚨祥的发祥地山东,它沧桑的外表能够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
镜头三:谦祥益里“戏曲升平”
谦祥益旧址建筑是估衣街上唯一保留完整的古建筑。如今,这座古建筑又增添了新景观,内部增加了马三立等曲艺名人的雕塑,以及关于天津相声、曲艺发展的文字介绍,这自然成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走进谦祥益茶馆,里面正在表演相声“卖布头”,演出厅内有50多位观众。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听相声,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味。茶馆经理郭时扬称,随着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和“天津之眼”等旅游景点的营业,谦祥益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北京人在周末会特意赶来看曲艺表演。估衣街改造期间,天津市区政府给了很多扶持,地方的东西是民族的东西,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未来3年中,谦祥益作为估衣街上旅游的一个亮点,将在内部建一座曲艺发展展览馆,以充分展现天津曲艺的辉煌成就。
镜头四:“耳朵眼”将引进洋快餐
为充分体现古街风采,估衣街的业态调整采取“保留一批、调整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一方面剔除部分不适合的行业店铺,另一方面保留现有经营比较理想的布匹绸缎、服装针织品、床上用品、箱包、曲艺茶馆等商户,并引进“泥人张”“蔚县剪纸”“耳朵眼”“正兴德”“同升和”“红都西服”等一批知名的天津老字号企业、特色商品店及传统风味小吃店进驻。
采访中,天津耳朵眼炸糕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恩来表示,耳朵眼最早的一家店便是在估衣街一带开设的,由于拆迁改造,耳朵眼从估衣街撤出。如今要在估衣街重新开张,一定要在经营上创新。在制作上,老的传统技术将被保留,但为了符合各年龄段人士的需求,将引进汉堡等洋快餐。目前,估衣街耳朵眼店正在筹备开业,届时将成为估衣街上为数不多的餐饮场所。
老街新变
打造“叫卖文化”经济区
天津市红桥区区长张泉芬表示,红桥区还将不断完善调整估衣街的业态,开发新的商贸旅游资源。未来将挖掘“叫卖文化”,打造估衣街“叫卖文化”商旅体验经济区;设立估衣街商俗展示馆,通过文字、照片、图像、实物等介绍估衣街和知名商铺的历史;引进“红桥绝活”,通过民间艺人的绝活展示天津历史文化,指导游客进行操作亲身体验,形成与周边古文化街、鼓楼等商贸区不同的特色。
为深入挖掘“叫卖文化”,打造估衣街“叫卖文化”商旅体验经济区,将创建“叫卖文化博物苑”,积极筹备将“叫卖文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促成表演1300多种“叫卖王”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选取数家老字号店,让店员穿蓝布褂、戴黑帽翅,以老的、健康的叫卖声招待顾客,使“叫卖文化”成为估衣街独一无二的“名片”。
老街文化复兴更“时尚”
估衣街为什么在天津有如此“硬气”的地位?专家分析,让估衣街“硬气”的原因至少有两方面。首先,估衣街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估衣街最早形成于元代,兴起于明朝,辉煌于清末民初,是一条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可以说,“先有估衣街,后有天津卫”。其次,估衣街被人们寄予厚望,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今走在估衣街上,乐悠悠淘宝屋等新鲜的字眼不断出现在视野中,让人明显感受到,估衣街正在一手抓“文化复兴”,一手抓“时尚先锋”,历史与现在在估衣街“和谐相遇”,让人们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天津乃至全国,像估衣街这样的百年老街其实有很多,如何在高楼大厦、明星建筑中寻找出路,是许多老街面临的问题,估衣街也许就是一个样本。(稿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