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工人忙碌;旅游景点里,面貌一新、游人如织。在5·12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大邑县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大邑县委书记符礼建告诉记者,未来的大邑将是一座雪山下、具备新型城乡形态的,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山水健康城市。
记者:大邑如何利用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符礼建:大邑是成都四个地震重灾县市之一。县委、县政府分析研究发现,制约大邑县发展有9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交通。灾后重建给大邑带来了突破交通瓶颈的机遇。川西旅游环线大邑段、安(仁)出阝(江)路、大(邑)安(仁)路等几条主要道路建设都已纳入灾后重建项目。
其中,川西旅游环线大邑段正在加紧施工,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安出阝路已部分建成通车,年底前将全线贯通;成温邛高速路安仁连接线全长14公里,将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建成后,成都至安仁将不足40公里;大安路将进行综合整治,已开始招投标;县城至西岭雪山的大双路以及到前山的西茶路、双鸳路已完成规划设计。两三年后,大邑县目前面临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记者:大邑将如何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取得发展的新突破?
符礼建:安仁镇将建设成世界级博物馆小镇,现在已成立了安仁文博旅游发展公司进行专门打造;此外,大邑还将重点打造安仁—西岭雪山长达70公里的“历史文化、自然遗产走廊”,连接安仁、大邑县城、鹤鸣山、雾中山、花水湾和西岭雪山等著名旅游景点景区。
“走廊”上的花水湾由中铁二局进行整体打造,一些新的项目预计在国庆期间试营业,将成为“走廊”上率先引爆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走廊的出发点安仁镇海拔不到500米,而终点西岭雪山最高处达5300米,将形成一个地势变化明显、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