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
7月19日,在热浪的炙烤下,记者在号称“中华第一漂”的秭归九畹溪景区体验了漂流的“热度”。
下午2点在岸边开始排队,大家人挨人,背贴背,这种场面仿佛春运时的火车站售票厅。
管理方长江三峡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湖北日报记者,当日已售出门票7000多张,创造了今年开漂的最高纪录。每人180元的门票,外加沿途购买漂流时的吃喝消费,意味着当日该景区至少进账140万元。
工作人员说,历史上有过日漂1.2万人的极火爆场面,2005年至2007年还连续创下“年接待量、日最高接待量、日均接待量、年销售收入”四项全国同业第一,开漂10年的游客量也累计达到了139万余人。
10年来,九畹溪景区在不断提档升级中,已从一条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溪成长为全国第一个以漂流为主题的4A级景区,是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牌的“国家漂流训练基地”。景区内“转身”从事旅游业的农民不下3000人。今年4月,景区所在的周坪乡也废乡建镇,命名为九畹溪镇。
三峡区域日全食最佳观测点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答是三峡大坝坝顶。然而来自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斯蒂芬先生说是大坝上游不足1公里的秭归凤凰山。
斯蒂芬的视角是秭归凤凰山景区独特魅力的缩影。此处与三峡大坝隔水相望、相距不足1公里,是观三峡大坝、览高峡平湖的最佳视点,如今已成为中外游客来三峡观光旅游的必达之地。
目前景区内已建成江渎庙、水府庙等10余栋古民居,还有24处由于水库蓄水而淹没的文物复建于此。凤凰山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复建保护地。
景区门口有“屈原故里”四字大碑,系郭沫若手书原迹。沿山麓而上可到达位于中国四大渎庙之首、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幸存的江渎庙。据载“此庙至迟建成于北宋,陆游入蜀曾往朝”。
目前,景区内最大古建筑屈原祠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内部还将陈列今年端午“屈原杯”国际书法大赛征集到的12042幅书法作品。
秭归方面说,要把凤凰山建成5A级景区。此言非一时豪语。数据显示,每到节假日,自助游及组团游到该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黄金时段日接待量更是在1000人次以上。
随着三峡大坝成为世界瞩目的顶级旅游热点,紧靠坝区的秭归,也逐渐成为大坝身边镶嵌的旅游明珠。
擦亮这颗明珠的不仅在于九畹溪、凤凰山这些单个的“明星”效应,还在于秭归山水“串珠”式效应。事实上,从大坝到县城、凤凰山,再到泗溪、九畹溪、链子岩、屈原祠,诸多景点已经和三峡大坝形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闭合之环。
对此,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认为,效应启示主要有三:
一是一座城或一个景区要善于发掘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秭归是集独特山水与屈原文化、巴楚文化于一炉的“昭君故里”,本身就极具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
二是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秭归新城选址选得好,背倚世界瞩目的顶级旅游热点三峡大坝,具备了天然的区位优势;
三是主管部门要有开放的思维,勇于不断创新。秭归当前的勃兴,很大程度得益于当地政府开放性地提出“串珠”式思维。在注重自身旅游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的同时,还注重对外寻求三峡旅游资源大融合。“目前,秭归已基本形成一线串珠式的旅游新格局,产品结构也已由单一的夏季(漂流)产品向休闲观光、民俗文艺等四季产品转变。”谈及未来,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