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马德里,将近13个小时不间断的空中飞行是我到目前为止经历过的最漫长的。国航的机上服务仍然是那么令人失望,没有大韩或者国泰航空那样温馨的梳洗包、眼罩和棉袜,改装过的A330座椅间狭小的空间和僵直的靠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乘客变换姿势休息的余地,没有长途夜航备用的瓶装水,不得已按下服务灯打断空乘小姐的梦乡多少还让人有点于心不忍。。。不过夜航的好处是时间在睡眠状态中过得很快。
已经过了早上七点,座落在马德里市区东北丘陵和农田间的Barajas机场仍然笼罩在玫瑰红色的晨曦中。基本保证了8小时的睡眠,时差变化影响不大,头脑清醒,精神矍铄。到达行李大厅前的通道漫长而周折,几乎没有电梯或扶梯——多少有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设计,想必残障乘客另有便捷的无障碍通道?需要印证。
奢侈的接机阵容——老同学Edmendo,Seven还有西班牙当地的新朋友Roberto Alonso早已在到达大厅等候,几位都是凌晨5点半就起床准备,这在西班牙生活的日程表中极为罕见,怎一个谢字了得。8线地铁在Nuevos Ministerios 转Cercarías C-2线,再步行穿过一片旷野,我的新家Giner de los ríos学生公寓就处在阿尔卡拉大学新校区的中心——一片郁郁葱葱的国槐和松柏林之中。
阿尔卡拉大学新校区规划有致,绿树如茵,如同置身于一个很大的森林公园,其中分散着农学院、园林学院、地质学院、环境科学院、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政治学院、胡安.卡洛斯植物园,还有一大片运动场,甚至包括沙滩排球和攀岩运动的场地,而一些新的建筑和设施仍在修建之中。鲜明的现代构成建筑风格,红砖的外墙饰面是所有新校区建筑的统一标志。我所居住的学生公寓也不例外,而内部完备的设施、简洁明快的装饰更是相当对得起一个月400欧的付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到位于Alcalá de Henares市中心的学校去上课还要乘车,大概5公里的行程。虽然与喧嚣拉开距离令人愉悦,但是不能不令人担心,沉醉在这地广人稀的世外桃源,免不了生出一种窝家的惰性来——下个月或许还是应该搬到城里去。
除了新校区的优美、宁静与舒适,周边的野趣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还不得不提。从宿舍的窗户便能远眺万里晴空下连绵不绝的山丘,光秃秃的,随着光线和阴影的变化呈现出不同色度的赭黄,山脚下是零星的树木和大片过膝的灌木长草,几乎没有人迹——如此的苍茫景象常常会自觉激起我不可名状的雄心壮志!
可能你还无法想象西班牙的中部高原是一片多么干燥的土地,那情形与同样处于海洋环绕的内陆中心的澳洲中部有些类似,充足而明亮得令人眩晕的阳光无需穿透任何隔膜径直打在身上,空气是透明的,纯净得没有丝毫的味道。
Alcalá de Henares——恬静的世遗小城,阳光同样炙烈,空气依旧干燥,但人和建筑成为主导。城里的树是细高的,几乎没有遮荫的作用,倒是马约尔大街(Calle Mayor)上从十七世纪延续下来的骑楼建筑造就了一线阴凉,自然也就成为人来人往留下脚印最多的路线。塞万提斯广场就像位于核心的一粒磁石,无论什么原因,一天总要穿行几个来回。真正古老的建筑仍然是阿尔卡拉大学的所在,阡陌的街巷、斑驳的砂岩石壁、厚重的木门都让人无时无刻地感受着历史的重量,教学楼隐于穆德哈尔式教堂建筑中,昭示了阿尔卡拉源于1486年红衣主教西斯内罗斯创建的教会大学的高贵出身。黑白相间的白鹳在几乎每个古老建筑的尖顶上筑窝,却只是远远地起飞降落,并不到人前来。
西班牙人的作息时间通常是周一至周五早九点工作至下午两点,然后在漫长的三小时午休之后继续工作至晚上七八点钟,10点才是家庭或者个人业余生活的真正开始。这样的生活习惯不无道理,要知道这里夏令时七八点钟天才大亮,而晚上10点夜幕才刚刚降临,午后的阳光炙热如火,即使酷爱晒太阳的西班牙人也都躲到阴凉中去了。周日包括办公、商业、店铺在内几乎全部关门休息,这在欧洲各处几乎是必须习惯的规律,上帝都批准了谁还会有意见?博物馆一类的场所通常是周一闭馆,于是除了做弥撒与上帝对话,周日也还会有不少有趣的去处。
初步的印象中,西班牙人的举止要比意大利人来的冷静、朴实、稳重,似乎并未如设想地那般懒散,反而骨子里有一种认真和坚韧;外貌么,小小失望一下,身材普遍不是很高,虽然也时有亮眼的经过,但从比例来看也算寥寥无几,总之亲切多过惊艳,特别是微笑着与那些穿着还有些古典遗风的老人擦肩而过时。不过即是初步印象一切尚不可定论,留待慢慢观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