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作用,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日前,新余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围绕“山水游、文化游、工业游”,全力打造“仙女下凡地·绿色家园”、“江南佛教圣地·江西五台山”、“世界光伏产业基地·中国太阳能城”三大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到2012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市当年GDP的10%以上,年均增幅在20%以上;旅游业外汇收入500万美元以上,年均增幅20%以上。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把新余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意见》指出,围绕“山水游”,重点加快仙女湖、大岗山、百丈峰、蒙山等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建设。围绕“文化游”,全力做好仙女文化、佛教文化、天工文化、红色文化、抱石文化五篇文章。加强仙女文化研究,着力打造仙女文化品牌,塑造新余旅游主体形象;加强佛教文化研究,做好圣集寺的规划建设与宣传策划,打造江南佛教文化圣地;加强《天工开物》研究,建设天工开物博览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尤其是“罗坊会议”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兴国调查》在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作用的研究,对接井冈山红色旅游;加强抱石文化研究,以名人效应促旅游发展。围绕“工业游”,充分利用新余工业经济优势,抓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能源是怎样利用的”两大主题,建设现代科技展示游览馆,采取实物、声光电、电视片、图片展出等方式再现生产场景。

《意见》强调,根据新余市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主导型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主要包括仰天岗森林公园、孔目江湿地公园、抱石公园、袁水园、蒙山、百丈峰、仙女湖、神牛洞、严嵩洞、大岗山等山水游;抱石纪念馆、孔庙、天工开物博览园、仙女湖圣集寺、仙女湖体育公园、罗坊会议旧址、卢肇读书台、万年桥、严嵩故里、邓家围屋等文化游;在新钢、赛维或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建立现代科技展示游览馆的工业游。与此同时,实行区域联动,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打造“井冈山-仙女湖-明月山”精品线路,培育“庐山·西海-八一·南昌-佛教圣地·仙女湖”大旅游品牌,建设“新余、宜春、萍乡”赣西绿色精粹旅游区域协作圈。
扶持一批新农村旅游示范点
《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紧密结合农村的自然山水、特色产业、古朴民居、现代农业科技基地(园)等优势,建设生态新村镇,突出文化品位,大力挖掘民间传统民俗、工艺和美食资源,形成一批新农村旅游小村镇。

《意见》强调,要瞄准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创新开拓手段,加大促销力度,扩大旅游消费。大力开发入境旅游,争取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数年均递增5%以上;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特别是以长沙、南昌、杭州、上海、武汉等为重点的周边旅游市场,争取接待国内旅游者人天数年均递增5%以上。积极推进居民休闲旅游行动计划,全面拓展“新余人游新余”的市内旅游市场。
在巩固原有的旅游商品的基础上,鼓励发展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商品。通过高起点、高品位、高要求的研究开发,做精、做细、做强、做特、做大我市旅游商品。鼓励旅游商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科研实验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在包装、工艺、造型、款式、功能和服务等方面不断开发创新,提高新余市旅游商品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