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从杭州出发,火车延误两小时,到达西安已是29日中午。首先购买当天晚上到黄陵和第二天到西宁的火车票;在火车站广场乘坐乘306至兵马俑;参观完后,原路返回在华清池下;下午六点返回市区。晚上去回民巷感受浓厚的民族气息。
西安,一座十三朝古都,几千年来,历经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淡薄而又高贵地屹立在关中大地。
从旧石器时代的漫漫长路到物华天宝的大唐盛世,古都西安阅尽了荣华富贵。“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座古都渐渐归于平淡。问世间沧桑,与西安无关,它波澜不惊,静静守候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朝代一个接一个褪去后,这种平静却给这座千年古·都平添了一份悲壮。在秦砖汉瓦粉饰的宫墙内外,那种感觉,悲而不哀,伤而不怨,大气凛然,如流水般从容不迫。
面对兵马俑,不得不让人佩服人类的聪明才智。700多件陶俑,互不雷同,塑造手法相当的精细,就连头发、胡须、还有脸部的表情都是千人千面。那种无法控制的惊讶、迷醉、赞叹、还有感动、震惊、膜拜蜂拥而至,一起占据我们的灵魂。这支地下大军真实记录了两千年前秦王朝的光辉岁月。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那股磅礴气势仿佛把今人带入战马嘶鸣的鏖战画面,他们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逼真生动。兵马俑,向世人展示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一曲不可磨灭的宏伟更显神秘的历史篇章。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曲传诵千年的爱情绝唱《长恨歌》,道出了一段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也让华清宫芳名远扬。
骊山苍翠欲滴,美如锦绣。“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华清宫依偎在骊山的自然奇景中,环境优美,秀色可餐。无数的历史名流在此寻古密幽,感叹咏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谱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罗曼史。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偕杨贵妃和亲信大臣在此“避寒”,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宾也都在此,知道翌年暮春时节才回到京城长安。华清宫在这数十载时间里成为了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前门次第开”,华清宫也达到了它的历史鼎盛时期。
郭沫若曾这样描述:华清池水色青苍,次日规模越盛唐。“水色青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华清池的自然风貌;“次日规模越盛唐”,因为就在这座皇家园林里,中国近代的历史被改写了。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于此,拉开了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序幕。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内忧、一致对外踏出的关键一步。因此,华清池在近代历史的变迁中增添了一点厚重感。
西安,也是回族聚居的地方。夜色暗下十分,回民巷里开始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光,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但是不管你什么血统,什么肤色,什么信仰,什么民族,在这里你不得不入乡随俗,因为浓厚的民族气息深深地打动着你。羊肉泡沫,牛肉拉面,麻酱凉皮……阵阵芳香扑鼻而来,美食的诱惑势不可挡。美味佳肴,洗尽古都的历史变迁,恍惚间使这个安静的古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太阳下,阳光穿透西安,仿佛是西安穿透时光,回到过去,回到历史的繁华年代,一束一束,透明清晰却安静高贵地呈现在今人的视野里。暮色中,西安真的回到了历史书本里那个繁华的大京都,热闹非凡,南北商旅络绎不绝。
29日晚上11点50分乘火车从西安出发,30日早上五点到达黄陵站。黄陵站在郊区,到达时是早上五点,天才微微亮,公车还没有,就乘小面的到黄帝陵下。因为是拼车,所以很便宜,大概乘了二十分钟,才6块钱。大门紧紧地锁着,但是看到当地的居民沿着河边的栏杆小心地走过去,我也跟着尝试,进入大门。但是黄帝陵景区的两个凭票景点都还要检票的。此时,气势恢宏的黄帝陵空荡荡的,零星几个早锻炼的大伯大妈。本来打算乘着早上的新鲜空气到处转转在他们的建议下,可以从后山进入轩辕庙,因为庙的后面还在施工,可以从一米高的小台阶爬进去。
下车时,眼前着实一亮,干枯的黄土高原在这里变得绿意盎然,把清晨的黄帝陵衬托地更加庄严、肃穆。走在鸟鸣山幽的“九五之尊”,一股唯我独尊的霸气油然而升,群山飞鸟起舞,以我为王。这是一次特殊的人生体验。大气十足的轩辕庙,只有一个人静静地走过,走过几万年,走到几千年,黄帝手植柏,武帝手植柏。岁月流淌过昔日的辉煌,历经大风大浪,阅尽人世沧桑,最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享受这种安宁的生活。这是一曲人生的歌,唱起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