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桐梓河避暑游,大山大水大转折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9-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从观音寺河汇入的地方进入桐梓河后没走多久,两岸的景致就和前几天大大的不同了,没有了茂密的森林只稀疏的有一些树木其它就是灌木了,山势也不再平缓而是高耸的绝壁,人就走在不知哪朝哪代的古人开在绝壁上的一条1米来宽的小径上,脚下就是深深的河槽。

有一处叫“狼子口”的地方果然人如其名,连后槽牙都看见了。我们走过的河段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深沉的荒凉,就像是在古代的某个边陲,我们就是那些吹着羌笛戍边的人。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竟然还有一些孤居的房屋,在感叹人类顽强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同伴开玩笑说在房上挑根酒幡就是新龙门客栈或者水浒十字坡了。不过我们也看到有几座梯级电站正在修建,用不了多久几座大湖就会在这里出现,高速路,饭店,游客会接踵到来,相信又是一处旅游胜地。

虽然这条深深的峡谷是如此苍茫与荒凉,但正是这绝壁与荒凉在74年前拥护了处于危难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当年红军完成第四渡赤水后,一部分红军继续向四川的古蔺开进迷惑敌人,大部队则分成几股在这个峡谷的两边和观音寺河两岸的密林中隐蔽了几天,躲过了敌机侦查,然后穿过鸭溪、枫香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跳出包围。值此建国60周年我们又走过红军重生的地方,怎能不纪念纪念啊!

(1)

(2)

(3)

(4)

(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