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记:快乐并不遥远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9-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骑行记:快乐并不遥远

如果不是为了休假,工作就没有了意义;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休假也没有了意义——事实并不是这样,意义其实在于,怎么把没有意义过得貌似很有意义。

——徐静蕾的《老徐博客》

——《不过如此》

引子

泉州石头城,徒有虚名嘛!

这是“一脸坏笑”的崔永元,游览泉州老城的感慨。我跟他有过一面之缘,他的新书《不过如此》曾在九一街的晓风书屋(后改风雅颂书店,现已“浪淘尽”)举行签售活动。当我随着秩序井然的人潮,朝圣般地捧着“圣经”来到他的跟前。只听他正在问前边的一位女孩,你是喜欢书呢?还是特意来看崔永元的?女孩子激动得一脸通红,我冒出了一句,我尤期想念您的“一脸坏笑”。他一乐,从“埋头苦干”中抬起了头,对着我浮上了嘴角的那经典一笑。这一幕,让喜欢倪萍的同事老谢定格在了那一年那一天的那个早上。老谢此前也是在这里见到了“梦中情人”倪萍和她的《日子》的。

第二天,我在报刊上看到了崔永元的这“一声叹息”。

是的,没错!泉州以前的石头街,石板路,石头房和矗立了上千年的石头城墙,都已一去不复返啦,此地空余的惟有被水泥森林包裹得一无是处的城市新貌,尽管看起来古香古色。其实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带他去崇武的,撇开惠安女的独特风情和细腻绵绵的沙滩亮点不说,光凭抵抗倭寇垒砌而就并原生态保存至今的石头城,就足够名符其实的啦。不过,小崔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后城古玩市场的小人书(连环画),正是他的最爱。或许这就是意义所在吧!

然而,看似很有意义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抑或遥不可及的。就说外出旅行吧,心跳的日子都是一跳而过的。没有意义的日子,没有意义的事情,却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看来还是老徐说得好,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怎么把没意义的过得貌似很有意义上。譬如骑单车去崇武,同事老谢就说,即便跑一趟给个五百也不干。“大领导”也说,炎热如夏的初秋去锻炼,终究是得不偿失的!“秋老虎”果然历害,真应了这么一句话,不听老婆言,吃亏在眼前!幸好早褪过多次的老皮,这回只是灼痛而已,否则又要有碍观瞻地“无边落木萧萧下”了。而“小领导”对我捎回来的崇武鱼卷(瑞芳牌的),则赞不绝口,总算有了那么一丁点的意义了。

如果,假如,要是此行能够促使我最终把多年来的游记坚持写下去,且以时俱进继往开来……妈啊!就太有意义啦!尽管我并不把这当成是必须的,说不定还会有坐骨神经,颈椎炎,老花眼之虞呐。

近视眼?告诉您也无坊,在那个上衣口袋插数支钢笔成为风尚乃至笑柄的时代,我早就斯斯文文地戴了个大框的眼镜。不过也对!孩子们忒有可能,眼睛可是心灵之窗,马虎不得。瞧瞧,咱们可爱的“嘎梁妹”不就配上了眼镜,虽有“新欢”和“坑了上班的时间”之说,但也算“得了便宜吃大亏”嘛,不得了的哦!

难怪有人硬要讲:吃亏就是占了大便宜!总之,趋利避害是人类最最根本的硬道理,也是最最最有意义的生活特质。老话说,劳动最终使猿变成了人。俗话又说,生命在于运动。由此看来,我的崇武骑行可不意义重大?!

一、武当山,且听风吟醉斜阳

知道我的人,肯定知道此武当山非彼武当山也。心里准说,这醉颠颠的老头又在搞那“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把戏了,跑不脱的窠臼——自吹自擂兼孤芳自赏!

唉!谁让咱这一方水土就这么得天独厚“捏”。跟南少林寺一点不同的是,位于东海镇法石村,现在的疏港路东段的武当山,老百姓们都唤做真武庙。这里又是通往各大小港口及惠安诸乡镇的必经之地。比如法石村,经考古发现有两处与“海丝”有关的古渡口,一个叫美山,一个叫文兴。2005年4月14日浙江舟山的绿眉毛仿古船,重走郑和路时曾经停靠在了美山古渡;又比如沿海通道上的蟳埔渔村,亮点是蟳埔女(泉州人戏称为“蟳埔阿姨”)头上“盘花插簪”(当然如今簪都用筷子代替)的亮丽风景;又比如过后渚大桥的百崎回族乡,那里有座郑和下西洋时,路过拜访阿拉伯后裔郭仲远的石亭;再比如秀涂渔港,渔舟唱晚的“鱼满舱”;再再比如山腰青山湾的海天一色的细软沙滩;再比下去,该是闻名遐迩的崇武石城啦。

因此,骑行崇武的第一站,我选在了武当山休憩。不高的武当山,原先是泉州“行政长官”祭海的场所。也许过去还没有大肆围海造田和疯狂建筑,故而山冈之上就可“以观沧海”。当年的“摩崖”石刻依然没有磨灭——吞海!口气不小的背景在于武当山上惟一的那座大殿:玄金殿,供奉的正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的足踩龟蛇二将的玄天上帝。我还记得小时候看《东游记》时,玄天上帝是玉皇大帝的一魂三魄化成的,大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的翻版。不过给泉州真武庙留下重重一笔的是南宋末代幼帝,在陆秀夫的护送下逃到了泉州府。因泉州官长在蒲寿庚的“指挥”(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下已经投降了元朝,但又不忍伤害南宋皇帝,就命令城门紧闭。皇帝小儿只好暂避武当山,把不大宽敞的玄金殿改为了金銮殿,住了下来。而南宋的遗老贵少,残兵败将们也一边在山下及村庄安营扎寨,一边伐木征船预备继续南逃。在法石村自然就留下了许多这位末代皇帝的印迹,后来在元军的连续追击下,一直跑到了最南边的广东。穷途末路之际,皇帝小儿在陆秀夫的背负下蹈海了,就此南宋灭亡。坐在玄金殿外的老亭子,大海的踪影已被“层峦叠嶂”的“建筑森林”遮掩得不见天日,依旧涛涛的浪潮声响,一样赛不过车轮滚滚的轰鸣。村子的古渡,不见如蟳埔固守的渔舟唱晚,却全然成为了大排档的天下。一阵风似的,蔓延到了武当山下。一下子酒肆林立,食客如潮。也就有了来自全国各地,则莫名地冠以了真武庙美食节的诞生。

在那年开始有假期的中秋节,我家的“大、小领导”在我的鼓动下,一起骑行到了武当山,起意是来欣赏“海上生明月”的。故而带了月饼和酒水,继续向更高的桃花山进发。登临山巅,眼前新落成的晋江大桥,在夕阳余晖下,相映成趣。滚滚东去的晋水,随着潮汐奔腾入海~~~

在“把酒问青天”之前,那一幕幕的风生水起,使我不得不先来了个“且听风吟醉斜阳”!当月饼嚼得差不多了,“小领导”才问起了“明月几时有”,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丝丝多情的眼泪。

回撤到法石村,只见几个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在野外开始了传统的“烧塔仔”。这种书本上记载的八月十五统一行动,抗击元军的故事,终于让“小领导”亲历地开了眼界。不再动不动地对我嗅之以鼻——什么“花胡兰”!

回想到这,亭子外走来了一群呼拉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原来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报刊电视上简称为“海丝”,如“海西”一词样的没质感)东端起点遗迹的工作人员。我也才记起了自己的崇武之行,第二站只有等到过海后的百崎乡再作休整了。东海的海印寺、观音庙、娲皇宫(供奉女娲娘娘)就不再停留了,有兴趣的游客可别错过哦。

二、百崎亭,回族之乡“海丝”潮

百崎是个回民聚集地。

明朝时期,他们的先祖都是来自阿拉伯的商人。百崎人大多姓郭,正像晋江陈埭的丁氏家族一样,也是随着宋元时期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涨潮声中万国商”的古港(刺桐港,暨后来的后渚港)泉州,最终定居下来的。

百崎的对岸,是隔海相望的泉州东海镇。现在后渚大桥的一桥飞架,天堑变成了通途。由着沿海大通道的东进,一下子串起了天然良港秀涂,阳光沙滩青山湾,一直通达了涛声依旧的崇武石城。因此百崎在泉州人的眼里便不再遥远,由疏港路通过后渚大桥,只区区数分钟。接驳的岸边,向左转是洛阳桥边的小镇。向右走,就是百崎回族乡啦。原先村子前有一个古渡口的,沧海桑田之后成为了海鸟保护湿地。说是这样子说,牌子也是这么挂的。湿地周边则是鸟照飞,鱼照游,“大泉州洛秀组团”的港口建设,也照样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面对着江海粼粼的后渚港,一座石亭子矗立在百崎村口。根据亭子的碑记,系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由村里的回族始祖郭仲远捐建的。亭子属于四角攒尖式石拄凉亭,坐北朝南,亭中四根石柱围成一“口”字形状亭心,周围十二根檐柱合成另一个大“口”字。十六根柱位的平面恰好构成一个“回”字形。亭盖由二十根石梁及十六根方形石柱支撑着,盖顶四披,各披都由石板拼成等腰三角形,四条隆起的亭脊汇向葫芦形刹尾,看起来古朴别致。我每次经过百崎,都会走进脏乱的石亭里坐上一坐。并不因为是什么所谓的“接官亭”,而是眼前总让我浮现出五百多年前,那位代表着泱泱大国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之后,中国的海洋历史进入了拐点,“蓝色文明”就此与中国失之交臂。或许这位路过泉州,又前往百崎拜访阿拉伯商人后裔郭仲远的钦差大人知道,他的那场轰轰烈烈的“七下西洋”只是出于“搜寻建文帝朱允文”的政治目的。这位有着东厂背景的“三宝太监”在泉州逗留的期间不可谓不长,既到了灵山圣墓拜谒伊斯兰创始人默哈默德两位传教弟子们的灵寝,又到了天妃宫祭拜海神妈祖祖庭的“项庄舞剑”,无外乎盛传着化装成和尚的建文帝逃到了泉州,在开元寺方丈的安排下跟随商团逃到了海外。拜访百崎郭仲远的举措,是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期间,说是说在后渚港等侯季风,实则是因为郭家原是来自阿拉伯的商人背景。这次会见,根据记载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传说郑和在涂门街清净寺礼拜中,结识了百崎回民郭仲远。出于同族同教情谊,郑和决定过港拜访。郭家受宠若惊,一时没有像样的驿馆接待,只好在渡口的这座石亭排设香案,带领合家子孙恭迎钦差大驾。石亭子因此也称为“接官亭”,如今已然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的又一个历史史迹。亭子外,气喘吁吁的我,犹如在烈日炎炎的沙漠见到了绿洲一般,冲了进去。待气匀后,在石桌上铺开了报纸,掏出了水,像“吴大哥倒口便吞”一样咕噜咕噜直灌。于退潮声中,慢条斯理地吃起了早餐。昨晚给“小领导”买了辆“捷安特”的山地车,专卖店的俱乐部贴了通告,这周“车行天下”的目的地是崇武的大岞(同事的孩子,有一回春游归来,因叫不出闽南话发音,又不识此字,便有边读边了起来,直呼“大炸”。“说文解字”一下,此字闽南话普通话都念Zuo,“左”音)。“小领导”原本是要与我一起去参加的,说为了写随笔作业。在“大领导”私底下的“政治思想工作”后,早上我自己偷偷地跑了出来,顺带抢新一番。由于担心自己会拖了集体的后腿,也就没走“集体主义”。同一时间出发,在后渚大桥待车队呼啸而过,才紧随其后。所谓“敌明我暗”是也,也可考验一下自己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之所以慢条斯理,是对“敌情”的“知己知彼”。利用大部队的整体修整长和前后距离不能拉得太大特点,我相应调整自己的节奏。一路上来,也许只是开始吧,还算勉勉强强!三、秀涂港,渔舟唱晚沽酒去

百崎东去七公里,便是秀涂港,也是大泉州“洛秀组团”的建设热土。洛者,惠安洛阳镇,包括洛江区;秀,秀涂港也。大海东去,泉州至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台湾海峡西岸(媒体上时髦称“海西”),东岸相对着的应该是台中。而秀涂南向相互犄角的则是石狮蚶江的石湖港,作为航标的六胜塔和繁忙的港口塔架,都历历在目!

“隔岸观火”的秀涂,原本的俗名就叫做臭土,境遇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年随着“大泉州架构”的规划以及沿海大通道的铺设,以往的小港渔村也“走进了新时代”。这不!出海归来的渔船一靠岸,都变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啦。

新起的别墅,渔家乐,海鲜馆,无一不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二年前的一天傍晚,我带着孩子来秀涂。原本从山里来看海的君,却遇上了退潮。不过,却幸运地参与了千百年来岿然不动的“讨海运动”,退去蓝色大海外衣的秀涂,在我们看来真的成了“一片狼迹”的滩涂。而在当地渔民眼里,则是“满山”遍野的宝藏。

一年后,我和“大领导”又来到了秀涂。夕阳西下,在金色余晖里,“渔舟唱晚”的桅杆上闪闪发亮。对于风里来雨里去的人来说,这“鱼满舱”所承载的不正是他们期待的黄金吗?

我俩也跟着凑上前去抢鲜,挑了头肥美鲈鱼,到村里的餐馆去加工,在海风的吹拂下,把酒言欢——这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日。

眼看着又是一年了,秀涂涛声依旧,只是多了车来车往,显得不那么宁静了。印象中船家老大在“唱晚渔舟”后,把卖剩下的些许鱼虾带回家,再沽上一壶老酒的怡然自得,再也没有了!

四、青山湾,海天一色踏歌来

青山湾,

一处最近声名雀起的沙滩,离崇武只剩六个公里。

广告词讲,位于惠安山腰镇的青山湾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海滨避暑胜地。连绵十数公里的秀丽沙滩上,沙质细腻、无一礁石,具有海平面开阔、大陆架平坦、风浪较小的特点。沙滩宽达百米,适合娱乐、休闲,又可开展游泳、沙滩运动及水上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海滨浴场”。

既然是一个除了寄车收费外,不用门票的游览景点。我也不禁走了进去,生怕以后热门了开始收门票,就吃亏了似的。骑着单车,沿路标而去。经过变得稀松了许多的防护林,一座座酒店,停车场在海滩前一字摆开。进入景区,一道栏杆围住的又是一个大型停车场。好像也没人阻拦我,也许自行车不属于收费范围,便直奔海天一色的沙滩而去。

青山湾果真名不虚传,细软的沙滩,开阔的视野就不止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或“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傻傻地走着,任凭潮水嬉戏着脚丫,刻意留下的印迹,一个浪打便烟消云散。而激荡在胸中的潮汐,即便高歌一曲,抑或奔跑起来,都是徒劳的。惟有下海去随波浮沉,或者搏击风浪,才可以“歇斯底里”的。沙滩上,情侣们说出甜言蜜语的山盟,随风飘散。写下掷地有声的海誓,也是浪打飞灭。倒有镌刻下的图画,“心心相印”、“一剑穿心”、“谁谁爱谁谁”,连我路过都不忍践踏,只是不知能坚持多久?

五、石头城,物换星移几度秋

1

看到西沙湾解放军庙的红旗,

我知道崇武已经不远啦。说不清来过这座石头堡垒有多少回了,却清晰地记得,自从有了沿海通道,我来过三次这号称“解放军天下第一庙”。前一回是去年的国庆节,与我家“大领导”首次用骑行崇武,来纪念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如果说,厦门仅是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中的一次萍水相逢,那么崇武则是“梦开始”的地方。想起来还真够“山盟(武夷山)海誓”的,当年就是第一次带她来看海的。起因是骑单车,翻山越岭到了东海后渚。由于江海阻隔,退潮后的感觉并不过瘾。下午才又到了崇武,海天一色的沙滩,曾经留下了我俩青春的脚印。礁岩上,溅起的浪花,轻盈而又咸涩。当她伏在怀里自言自语而又如惊涛骇浪的一句:我们是不可能的!成为了后来我经常揶揄她的笑柄。其实就是一种无知无畏的青春自信以及生活历练过后的感悟——一切皆有可能。

我还记得,在风起潮涌中,我们误了回去的班车。又是凭着一股子信念,青春飞扬地走了回来,路上我想起了父亲告诉过我的一样场景。难以启齿的是,那个风高夜黑的晚上,在我这个社会青年的鼓舞下,品学兼优的她平生第一次翻墙入校。多年过后想起还有些后怕,那可是要冒被开除的危险。

又是崇武,骑行后折腾了一个星期的酸痛让她刻骨铭心。所以一听说“小领导”被我盅惑跟去崇武,立马行使了“安理会”的最终否决权。所以没有伴的路,真的不好走!回来就差点骑不动,只能靠着“云游天外”的回忆支撑着。

2

我的第一次崇武之行,是在刚参加工作的一年“五·四”青年节。那些年头崇武城是“不设访”的,如今也不能免俗地围起来收费了,要怪就怪泉州十八景的评选。当然,只把东门和南门外的“黄金海岸”给截断而已,对外尚可美其名曰:古城并没有收费呀。不过这两个城门口都有人“一夫当关”,虎视眈眈地分辨着是进来的还是出去的。买了票的游客,可以进城观看关帝庙之类的。而里头的人想过去看一看海,对不起,城楼里或城墙上远观吧。实在忍不住大海的诱惑,也成,掏钱吧!多少?贵乎哉?不贵也——二十!

实际上也不必太愤懑不平,漫长的海岸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反正站在城里瞄一眼,待游完石头城堡,再到真有“免费午餐”的青山湾也不差。嫌太远,北门外三公里处的大岞风景也不错,好像还是一个什么摄影基地呐。如果实在想到崇武标志性的灯塔下海滩照个像,我再给您出个损招吧:只须在南门城口的关帝庙前等待时机。这地准有导游带队的旅行团,瞧准游客进香出入自由之际,大摇大摆且理直气壮地扬长出城。千万不能落单哦,或随整团一起出城,那看门的也不是吃素的,可都吃丸子般识数的。

说来崇武最精华的地方,还是在石头城堡里,这可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哦。徜徉在古城堡垒中,您不但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时空错乱,而且犹如走进了千回百转的石头迷宫。当然,方向感强的是不怕迷路的,选个方向不变,总能找到出去的城门。东门和南门外是景区,切记!就算找对了还得留下“买路钱”。

那么北门和西边,又有啥亮点呢?大家知道东边的灯塔一景,是以往出海渔船的指明航标,又是崇武古城的地标象征。南门最著名的当属关帝庙,相传当年倭寇炮轰城池时,关帝爷显灵,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把炮弹全拨落在了城墙角(现在炮痕犹存)。其中一枚被弹回了贼船,船沉寇亡。这或许就是关帝庙香火鼎盛的缘故吧!

而北门上的横眉石刻“威镇海邦”,据载是戚继光将军的墨宝。正是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在这里抗击倭寇的见证。

西门则是游人进入古城的必经之路,其实相隔不远的城墙下的水门也是石头城的通道。两道城门如今依旧完好地保留下来。城门下古老的大榕树阴凉舒爽,低垂的触须犹如山羊胡子的老人,入定般地看着古城的潮起潮落。三三两两的摊子摆在了显眼的位置,热情地向行人们打着招呼。我经西门往南,七弯八拐地来到关帝庙。庙宇都整修一新,还果真有团队喧哗地进出着。把单车锁在城角根,踩着石砌的台阶,缓缓地走上城墙。跑马道上遍布的蒿草,泛着清香的绿意。斑驳的城墙仿佛是一部部古城的典籍,习习风过,一页页的史册活生生地翻动着: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来泉郡经略海防,始建一郡五城抵御倭寇,这也是崇武建城的开始;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挥师崇武,在这里抗击倭寇,平定倭乱;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在此驻军抗清,传有“马蹄石”遗迹。也是从这里挥师南下,占据金厦二门,最终渡过海峡东岸收复台湾;公元1956年周总理亲自指挥的崇武海战,击沉击伤入侵的“国军”军舰“永泰”和“永昌”号……

3

由南门折向东,再经北门绕了一圈。石头城内的四通八达街道,“杂乱无章”地联结着四道城门。太阳在老街的石板路上逐渐地投下长长的影子,顺着城门,我一路向里走,城边的嘈杂似乎隔断于城墙之外,老街显得出奇地安寂和宁静。两旁古拙的石房子、红砖厝、蚵壳厝都没有过多的装扮,斑驳岁月所沉淀下来的光芒,仿佛定格在了某个时空。一条条巷子都隐藏于鳞次栉比的幢幢房子之间。走在狭窄的石巷,老房子的门总是敞开着,人们悠闲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院内的女人不约而同地坐在一堆堆蚵仔边,老练地撬开蚝壳,剔除鲜亮的海蛎来。年老者穿戴的服饰,就是惠女们的“标准照”——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下海干活的“头戴笠,披花巾”又是另一个动态的场景了。这一幅幅恬静的生活画面,已经使人感觉不到这座城堡曾经的剑拔弩张,或丝毫的硝烟气息,这些个戍边将士们的后人,也只能从“崇武”的字面上,模糊地去理解一个时代过往的“崇尚武备”了。

尾声

日子并不像明星们编撰的那么丰富多彩,为了使其看起来有点意义,也就多读读书,写写字。累了困了饿了,该干嘛照样干嘛去。

不是说,开卷有益吗?开的是一本买了两年一直闲置的老书——《李叔同谈艺》,其中高深博奥的艺术知识,没有一身“艺术细菌”的我读得一头雾水。倒是关于写字的论述,摆得浅显易懂。于是记住了他老人家的教诲,写字不可以太专,可以“多头迸进”。但一定要从篆体练起,才能事半功倍。后来翻到了篆刻方面,一枚雕琢得活灵活现有如放情山水画卷

的印章,让我爱不释手,详斟细酌后,貌似道出了我的心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2009年9月6日骑行崇武城 2009年9月9日初稿寸本亭 2009年9月19日修改定稿

——涛声依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