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到恰那克莱的目的有二个,特洛伊和加里波利半岛。前者是荷马史诗提及的故事,而后者是一次大战的纪念地。用早餐时,已经有个年轻人坐在那里与主人聊天。一问是从法国来,走的线路与我计划线路正好相反。就在我赞叹恰那克莱的美景时,法国人告诉我,这里沿着海岸线走都非常漂亮,直到安塔利亚。当他们继续原先的话题时,我才知道原来女主人在谈她的退休计划。我很惊奇,在这样美丽的城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旅馆,再另外雇个人,自己出去走走,不是非常好的选择吗?而老女人的想法是想装让这个旅店,她说她热爱这个国家,但是非常不喜欢这儿的人,还有这儿的宗教,非常讨厌那些一天到晚的祷告。后来我知道,原来她没有结婚,平时有个侄女来往,可能受到的社会压力比较大,所以不喜欢这儿的人。而我告诉她,有宗教总比没有强。我的祖国就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不但老百姓干坏事,政府也干坏事。法国人倒是关心政治,问了我维吾尔人的事,而土耳其人好像都不知道,更不知道维族与土人的渊源关系,包括眼前的和以后遇到的。对于旅行,她到过泰国,非常喜欢那里的氛围。而中国,则是她计划中的地方。呵呵,我想泰国哪里有这里干净啊,空气也没有这里好。聊天很轻松,店主人很爱说。我很想多了解一些土耳其的事。但是看看时间已经8点半了,便先告辞了。上午特洛伊城。原本以为特洛伊如此有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很热门。但是,问了一圈才找到去那里的小巴,缩在大桥的下面。要9点半才发车。最后上车的除了几个当地人,去看古迹的只有我和一对加拿大夫妇。到了景点,下车时问清回去的班车最早是12点钟。便进去参观。除了旅游团队,散客还真的不多。门口立着一个高大的木马,腰身上开了几个窗户,肚子下面有楼梯可以上去。说实话,这样的东西放在儿童乐园还差不多,但是老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上下快乐,于是我也上下一回。特洛伊的发掘源于荷马史诗,但是发掘后发现其历史长达5000年,历朝历代的发展,使得遗迹包括了9层。要发掘古古代,就要毁掉古代,难啊1好在本身存下的建筑不多,大量的是城墙。由于土耳其留下的遗迹很多,所以象这样有历史少建筑的地方,自然来的人就比较少了。大致地逛了一大圈,连边上的穴居山洞也去看了,基本2小时不到,能够赶上12点的班车。在门口的发掘展馆里,展示着2张参与20年发掘的考古人员的前后对比,真的很佩服考古学家忍受寂寞枯燥的生活。回到城里,看见一条小河里停着许多游艇,赶快走过去拍照。然后发现远处有一段城墙,就试图找过去。结果一转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房子比较旧,人也有些不一样,包括穿着。明显地感觉这里是贫民区。一些小孩过来围观,叽叽喳喳地显示着好奇。最好玩的是其中一个小女孩,竟然会说日语,唧唧咕咕连续说了一串,我终于忍不住跟她说,我是中国人。我想起昨天在那个特洛伊木马那里,一帮中学生走过,其中一个也是“阿里阿多”地说了一串,结果见我没有反应,旁边的同学发出一串哄笑——嘲笑这个同学的日语日本人听不懂。呵呵,冤哦,比窦娥还冤呀!我想大概这里日本来的比较多吧。看着贫穷,但是街面依然很干净,而尽管是平房,外面涂着各种颜色来装饰。我猜想莫非是库尔德人?城墙最终把我引到海边,原来这里就是海军博物馆,也就是一艘军舰以及放在院子里的大炮之类,但是这里的海峡风景倒是很美。眼见得这里的城墙上不去,变将眼光转向昨天就看见的对面的岸边矗立的城堡。问了路人,果然可以乘渡船过去,便上了船。轮渡也是车渡人渡合一。没有看见售票处,上船时也没有看见收票的,心里想想这土人大概汽车的费用收购了,所以行人就免费了吧!海峡对面就是加里波利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场遗迹。当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这里抵挡了英军、法军和澳新联军的攻击。上岸后,看见码头上停着2辆中巴,因为我要去城堡,所以就选择了走海峡这边的中巴。车上人不多,开出没多久,司机接了个电话,就在路边等了起来,感觉好像是有谁没赶上车要稍等片刻。但实际上这是司机的一个花招,因为人少,它想要再等一班船,但不能明目张胆地在码头等,便计算好时间,等差不多时,我们的车又回到码头接客,这回人终于基本满了。原以为车就开到城堡所在的小镇,结果司机说开到半岛的顶端再回来。看看时间充裕,便改变主意,决定跟着车子乘到底。汽车在几个纪念地一样的地方停了几次,司机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起初我还以为司机态度好,让大家为刚才的等待消消气。后来发现不对劲,怎么没有人半途下车?等到司机带领大家下车,在半岛顶端的城堡边开始讲解,我才意识到,这是一辆旅游专线车。赶快翻书,说,这里暑假又许多学生会来参观。原来这里是土耳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啊!因为在这里,他们的开国英雄凯末尔带领着奥斯曼军队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者,尽管那时凯末尔还只是个尉官,不过英雄人物的宣传是不管这些的,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嘛!司机大叔讲解完,又带领大家开始参观。在海峡边,当年的战壕依然还在,远处是有着十字架的英国战士墓地,再远处更靠近大海的地方已经建起了度假小屋,一片和平景象。也就这么百来年,战争与和平就如此展现在眼前。而更加让我感慨的,是英军墓地。按照国人的逻辑,这侵略者怎么能够让他们安睡在这里涅?但是土耳其人就有这样的胸怀——尊重历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古迹会保存得如此完整,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毁灭什么,想去掩盖什么。参观城堡要买票,就在门口收钱。看别人给1元,我也拿出1元。他问我:是学生吗?呵呵,我都半老头子了,当然不是。那就3元。但是看看掏一元的,好几个看上去也是很老相的呀!车子又把我们拉到42米高的烈士纪念塔,这里的土军墓地规模很大。几乎全部是土人在参观,而且都非常认真。只有我这个外国人,把更多的兴趣放在大海那边,横过来竖过去地找位置拍照。就在我早早回到大门时,司机大叔过来说路边山坡上他看见有个东西,于是我和几个已经出来的乘客一起,把那个东西挖了出来,原来是个炮弹壳。大叔把它拿到车上,估计下次他可以炫耀一下这个一次大战时的战争遗物了。时间已经过5点了,小巴依然一个个景点走,司机依然一个个解说,土人依然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曾几何时,我也曾经为老一辈的革命战斗史激动和感动过,也有过生不逢时的后悔,否则就能赶上这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年代了。但是,后来发现,除了数理化,我原来是在谎言中长大。过去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后来发现原来是生在文革中,长在谎言里。又到了一个墓地。看见有人在吃圈圈面包,原来门口有个玻璃门小车,我赶快过去想要买一个垫饥。但是卖主涅?正在茫然时,看见有人打开小门,往里面放入硬币,然后拿了面包。我赶紧上前问多少钱,一个略懂英语的告诉我,5毛。于是我也自助购买一个。看看,人家那个社会风气啊!整个行程终于在6点钟结束,前后4个小时,下车付钱时,收了10元。心里难免又感慨起来,人家司机多敬业,一路上真的是不停地在讲;然后从来不催促大家,总是让你看个够,然后开车;而车上的那些个学生也都是自己来的,绝没有我们那样组织起来学习参观;而且基本上每个景点都走到了,没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于是,拍了一张大叔的照片,贴在后面。因为想着今天晚上赶去贝尔加马,所以在车子经过原先计划去的古城堡时,我只能留恋地看了一眼,只能说再见啦!再次上船时,收费的在船边上,每人1.5元。哦,原来要收费的,来的时候我逃票啦!船到岸,先去昨天下车时的汽车点买票,7点半发车。剩下的时间就是拍了海峡的落日,吃了一个薄饼卷鸡肉和番茄。

(特洛伊)

(战壕)

(海峡)

(面包)

(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