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第一次登珠峰50周年之际,全球、全中国刮起了一场登山运动热。5月29日,本报记者在此次攀登珠峰行动中业余登山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深圳市登山爱好者提出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您怎么评价正在深圳及全国兴起的登山热?周行康的回答令所有在场的记者动容:“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全国性登山运动发展过快,对资源肯定会造成破坏。这次登顶成功,肯定会对全国登山运动带来很大促进,但也可能带来很多隐患。”第二天,这几句话几乎没有在传媒上播报,它被成功的掌声、欢呼声淹没了。
周行康是深圳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这次他是关闭了公司去参与登山的。作为一位登山爱好者,也许还是对登山事业抱有某种商业目的的人士,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令人吃惊。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被证实最早登上珠峰的新西兰人希拉里。他最近也在一次讲话中表达了登山运动对环境破坏的忧虑。
登山这项有益身心的运动,近年来成为许多人的业务爱好。仅深圳市,登山的人数在近几个月呈现猛增势头。现在每到假日,深圳的高山上,都能见到一拨接一拨的登山者负囊攀登,对此,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
登山与其他体育活动不同在于:它对参与者存在环保的要求。打球者的活动场地是受限制的,他们的行动对环境几乎不存在影响。游泳者再多,也不对大海的水质造成明显的污染,而大海本身还具有自我净化能力。跑步者扔掉的汽水罐,一般能够被城市环卫工人收集到并处理掉。而登山者在深山野岭上丢弃的垃圾,特别是金属、塑料垃圾,一般不能被自然分解,也没有人会到那里搞大扫除,因而将越积越多。据我们观察,登山后能自觉把垃圾携带下山的人只是极少数。另外,山上的野生动物,也可能被一些登山者当作捕猎对象。
深圳的山是有限的,经不起翻来复去地折腾!所以,周行康的担心有充分的根据。我们总不能等到高山上玻璃瓶、塑料罐随处可见,塑料袋随风乱飞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早点采取预防措施。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提倡广大市民享受健康的、积极的人生,亲近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责任提醒市民:登山是一种危险的运动,对登山者的精神素质比其他多数运动要求更高,并不是参与者越多越好。
山友,是山的朋友,而不是山的破坏者。前一时期,一些外国登山队员自发在珠峰各登山营地及线路收集垃圾运下山去,正体现了一种珍惜自然、善待环境的可贵精神。在深圳,你如果要判断某位登山者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友,就看他是否把自己的垃圾携带下山,看他是否珍惜山上的野生动植物。
登山“运动”绝不应成为群众运动的那个“运动”。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雅典学院门楣上写着:“不懂几何者免进”。我们不妨也在每个登山道入口立牌警告:不爱环保者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