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1月冬训,前站曹峻开发黑龙潭作为冬训地。负责人李锐、徐纲、曹峻。队员近30人,内容是模拟登山建营。
3月迎新活动,谢如祥带队去金山攀岩。新队员有唐元新等。
3—5月,周末活动主要由李锐、徐纲带队,新队员多是90级学生。
“五·一”人数太多,
1、去海坨山。队长冯永峰,副队长谢忠,队员有张天鸽、吴海军、徐刚、曹峻等。谢忠回忆:事实上指挥的还是老队员徐刚他们,连一张地图也没让谢忠看。
2、黄花城长城、东灵山和百花山三个地方。
我社第一次暑期科考活动。
1、拉赞助,团委“百团活动”报销一半路费。
2、地点:青海湟中县群加乡中学。当时拉加的舅舅是乡长。
3、出版社和北大二附中捐书,共收集11箱书,背到青海,送给群加乡几所中小学。还为已放暑假的学生讲课。这是活动主要内容。
4、兼搞经济考察及参观活动。参观乡里几所最穷困和最富裕的人家。穷人家没人,可能是躲开了。富人家也只是靠榨油、修理汽车挣钱。
5、攀登当地的拉脊山(海拔4400米,相对高度2000多米)。
6、8月10日左右结束,共20多天。领队:袁洪(队长)、周峭(副队长)。队员:余翔、陈学雷、朱小健、祝晶、谢忠、王翔、严庆胜、徐学庆、王颖、刘小娟、王慧玲、黎颖(六男八女)。去了龙羊峡水电站。
五一后开始登山集训。
6月初在37#238宣布登山名单。
攀登念青唐古拉山,队员:曹峻、李锐、徐纲、储怀杰、拉加才仁、唐元新、吴海军、雷奕安、张天鸽、张南云。李锐、拉加才仁、吴海军登顶。曹峻、拉加打前站。由成都进山。徐刚肺水肿住院,张南云留下照顾,实际上只有8名队员参加攀登。唐元新在去BC的车上,给自己取名为唐古拉。
储怀杰:1、在德沁县,雷奕安被警察无故打伤,自己不能挺身而出,很难过。
2、唐元新入选,大体上是谢如祥的老乡观念。
3、谢如祥处理问题比较武断,但个人素质非常好,做了不少贡献。
4、女队员应受到照顾和尊重,她们虽弱一点,但向上的精神一点儿不差。
5、我队不仅仅是体育组织,最重要的是培养向上的精神,因此选拔队员不要只看体力。
念青回来后,校方奖3000元,其实有奖给10个人的意思,但李锐坚持留给社里,于是有了社里第一笔资金。
92年下半年开始改在一体训练,每周一三五下午4点到6点,分别由唐元新吴海军徐刚负责。唐松徐严。且增补张天鸽,吴海军,唐元新,周峭,袁洪,雷亦安为理事。周峭回忆:当时一个老队员带两个新队员,提倡值班制度,拿出《山野》及历史资料,让新队员了解山鹰社。
92年9月份,办公室4点到5点值班制度已有。办公室由34楼138 房该到37楼238房。办公室由34#138改到37#238。当时各部设
置不同于现在,有装备部、外联部(无交流部),资料归秘书长张天鸽管理。当时装备简
单,登山回来后,登协奖一批装备(约值1万元),有狗毛鞋、羽绒睡袋。李锐坚持积累
装备,买了一些登山包。
10月,招新在37楼238进行,由张天鸽、祝晶负责(郑晓光回忆)。叶峰、陈庆春、徐岷、郑晓光入社(当时社长李锐,一般来说,登山回来后11月更换社长,但当年李锐到次年3月才卸任),其中徐岷是受物理系刊上署名胡言(李锐)、夏江(徐纲)的文章吸引而来的。有人回忆:1,吴海军负责,方式是贴海报,到37楼238报名。招新录象:南迦巴瓦峰。两天共招200人左右。陈庆春、叶峰、李炜、郑晓光、徐岷等参加。金山联欢,30多人,吴海军和祝晶带队,第二天登妙峰山。回来后在农园(原燕春园)聚餐。
体能训练:周一三晚上,五四操场;周四下午在室外游泳池练攀岩。
10月唐元新谢忠刘少文王惠玲刘小娟去武汉地大参加全国第四届攀岩赛。
“十·一”去东灵山的队伍由于下雨没有登顶。
10月20多号,有郝光安带队,唐元新、谢忠(教练、后勤、摄影)、刘少文、王惠玲、刘小娟去武汉地大参加全国第四届攀岩赛。
登协请德国人办关于攀岩的讲座,古拉和刘小娟去听(时间不清)。
后学期,叶峰与小春子凭学生证到各省驻京办事处要各省企业资料,进行总的调查,最后事实上没有用上这些资料。
11月确定第二年登慕士塔格。
92年底——93年初周峭任宣传部长,也在秘书处干过。
年底,储怀杰离开北京大学。
陈庆春回忆:92元旦晚会老队员可能另有金山联欢。谢忠回忆:元旦带新队员去燕栖
湖。
在采访曹峻、拉加、李锐的过程中,他们谈及社里健全规章的文字工作,白福利功不可没,高豫功在社里管理方面提出的想法很中肯。
周峭认为:科考应以生物、地理为主,加强野外考察,学一些技能。当时的队员自学了许多地理知识。登山对于个人来说意义较大,体现奋斗精神,应把吃苦在先,不怕困难的精神延伸到生活中去,但不宜太夸大。关于山鹰社:1.为什么去登山很值得仔细想想,登山不是目的;2.应培养热爱自然的精神,提倡环保意识,因为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去登山,但可以影响一批人,使之对山有感情;3.可以适当和别的社团交往(如爱心社),不要局限于登山;4.树立形象,从小事做起,扩大影响,如下雪,山鹰社应第一个扫雪;5.将登山精神融入生活,有些大家有目共睹的事不必过分多说;6.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术上也应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