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脊路线(图中一号路线)位于K2东南面左侧刃脊,顶部就是“黑金字塔”——一个突出的黑色三角锥体形岩石,顶部海拔大约7000,这条路线交织着肋状岩石,接近顶部是以险恶闻名的“房顶烟囱”路段。攀登黑金字塔较为简单快速的方法是进行大量熟练攀岩(grade IV)。一旦到达黑金字塔上方,就需要沿着冰雪混杂的东南东山脊,穿过复杂的冰塔路线来到位于海拔7900米处巨大倾斜的肩部高地。肩部之上就是坡度更加陡峭的,被称为“瓶颈”的著名路段。在那里需要向左横切,绕过巨大的冰塔登上顶部雪原。再翻过最后一个凸起的台阶,便到达顶峰。
像乔戈里峰任何一条路线一样,这条混合着各种地形的路线长达3.1Km,在岩石,冰面和雪上有着持续的难度。即使在修好路绳的情况下“房顶烟囱”仍然是极端困难的。
K2气候是多变的,在坏天气里,黑金字塔上的冰雪地形就是噩梦。
———文及上图摘自《Climbing real seven summits》
在经过2000年攀登失败后,这支可能是世界上最强的队伍再次从巴基斯坦一侧攀登乔戈里峰。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攀登,在经历了各种极端地形和恶劣天气后,到达了距离顶峰仅200米高差的位置,这是中国人在乔戈里峰攀登史上最好成绩。
向在此次攀登过程中遇难的巴基斯坦登山队员墨汉穆德阿克巴致敬。
中国西藏登山队14座探险队2002年乔戈里峰攀登日记
5月23日--5月24日
经过数天的准备和休整,我们离开了伊斯兰堡,两辆丰田面包车沿着丝绸之道,穿过平原丛林,翻过无数次奇特的山峰,经过两天平均九个多小时的行驶,于24日下午4点25分顺利到达坐落在巴基斯坦北部的最大城镇斯卡度,也是坡帝思坦的首府,他的人口为15000人,海拔2340米的喀喇昆仑山脉上。因为奇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资源,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5月25日
是我们最繁忙的一天,因为进山的所有新鲜蔬菜和全体队员的粮食全部在此购买,并把所有登山物资及食品要分离成每件25公斤,同时配合民工首领搞好民工组织工作,尽量把雇佣民工压缩到最少限度,同时要求中巴队员不必带的个人及集体装备尽量存放在宾馆以便节约开支。总之,这一天经全体队员的精心操劳,各尽其责,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顺利完成了第二天出征的准备。晚上8时,探险队在斯卡度宾馆接受了镇电视台及媒体的采访,桑队长详细介绍了14座8000米高峰探险队组建及攀登任务。
5月26日
我们按原计划租用了12台小吉普,因为从此镇到目的地的路况是十分狭窄,而且又是沿着江边土石混杂的路段上行驶。这里的公路真可谓"羊肠小道",在某些地段的路上只能容纳一辆吉普车,遇上急转弯,车子要倒好几次才能过去,正如我们队员们所说的: "一个司机只要从这段路通过,他或她的车技无一获得一级驾驶员之称。尽管如此,经7个小时紧张行驶,安全到达了海拔3000米的阿思扩力村庄,一到那里,全体队员又不顾一天行车的疲劳,配合巴方民工首领从车里卸登山物资,并积极做明天的行军准备。
5月27日--6月4日
早晨,中巴两国探险队经几个小时的为民工们精心组织和安排,并顺利而快捷地为257名民工安排好了他们所背的登山物资件数,从而队伍开始了9天的徒步行军。从这里到K2大本营按常规旅游定为15天的行军,但我队全体队员为了急切盼望早日完成组织交给的重任,抓紧一切有利的时间缩短行军路线。每天起早贪黑走9-10个小时,途中吃一次便餐,是自己所带的饼干和水。而途中要经过的地段,随着海拔的增高,行军的难度也就越大,特别是今年因极坏的气候原因,不到海拔3000米的地段,全被大雪所淹没,全体队员行军作业都在齐腰深的雪坡和冰冷刺骨的冰河上,再是强烈的日光紫外线的反射以及过度疲劳,全部队员及民工们面目全非,使得队员们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变化。到达K2大本营时,经队医检查诊断发现,全部队员仅在9天的行军中就体重而言,平均每人减少了十多斤,然而队员们抱着征服大自然,为国争光的信念,任凭风吹日晒,经过9天的艰苦跋涉于6月4日到达海拔5100米的乔戈里峰大本营。
"乔戈里峰"当地巴帝斯的语意为"洁白的神峰"。登山界对此座峰俗称"凶残暴峰"、"没有回报的峰"。它的海拔高度为8611,位于我国新疆和巴基斯坦边界上,是世界第二高峰,被喻为"万山之父"之称,其特点为峰额呈金字塔形,总体呈圆锥形,他的西南侧积雪多,滚石雪崩较频繁,气候变化无常,冰崖壁立,黑岩突出,山势险峻。而它的东南侧,山峰的垂直高差大,登山界俗有房顶烟囱和瓶颈之称,特别是二号营地以上常有强烈的高空风,积雪大,能见度低,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冰崩和雪崩的溜槽痕迹。他的东南方向紧密相连地排列着三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和20多座海拔7000米高峰,所有这些高峰的冰川又形成各自的冰川区域,并汇集到波特山谷之中,俗有"波特冰川",冰积深度近有100米左右,冰壁形状千姿百态,它的覆盖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呈东南走向,好比一条巨宽的一级高速公路带状,冰川的周围又耸立着世界上最大的尖塔峰和三角峰,这些千姿百态的自然雕峰及粗壮威严的岩壁,偏偏就象是现代城市中的摩天大楼,真可谓是山之天堂,冰之故乡。
6月5日
中巴队员们不顾行军的劳累和酷热的煎熬,起早忙碌在海拔5100米的K2大本营上,拧成一股绳,抓住机遇,各显神通,顺利完成了大本营的建立。桑珠队长也为了不失良机,当天就主动召集了一次初步攀登K2实施方案的会议,在会中,他首先总结了探险队进山以来已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方面,要求队员们齐心协力,搞好巴方队员的关系,携手完成此次的重任。最后,中巴两个队长及队员们通过一些K2的图文资料和去年我队对此座山峰的路线观察,详细分析了此座山峰的攀登路线、气候等,总结了历代国外探险队攀登此座山峰的经验。怎样能把握攀登时机方面,同全体联合队员各抒己见。最后决定此次攀登K2由次仁多吉全权负责,中巴联合登顶队员中方为5名,巴方为3名,其中3名高山协作人员,共有12名队员进行登山活动。为了登山期间便于修路运输的合理安排,把12名队员分为三组,A、B、C组,在不同营地进行轮流运输任务。攀登路线为K2的东南侧,即传统路线,设四个营地,这些营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前进营地5320米,一号为6080米,二号为6700米,三号为7450米,四号为7900米,选择C4为突击营地,登顶初步计划定为两个阶段:7月中旬和7月底。
(上图为12座8000米攀登者边巴扎西在C2营地)
6月6日--6月8日
早晨,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给大地山峰带来了光的温暖,使雪的景色更加美丽。住在大本营的全体队员也显得格外有精神,似乎都忘了9天的行军疲劳。他们不愿放过良好天气周期,于是早晨10时负重30公斤的登山技术装备,踏着积雪,穿过豆腐朵冰川,路过兰光闪烁的冰裂缝,经两个小时的艰难运输,顺利建立了海拔5320米的前进营地,并于当天全体队员返回大本营。第二天,中巴两国队员在K2大本营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全体队员以饱满的精神和百背的信心,注视着两国国旗,心里决心征服这座"万山之父"的念头,升旗仪式后在摄影师的指导,对有关企业赞助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拍摄,以便为赞助商给予回报。下午根据大本营临时指挥部的意图,对不同营地的高山食品及集体装备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并对不同营地的物资一一编号,整装待发。
(中巴两国队员在K2大本营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
6月9日
天气晴转阴,住在前进营地的中方三名队员和巴方各与早晨八点离开ABC带着沉重的高山物资一边修路一边运输,前往海拔6080米的一号营地经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在冰雪为主的冰坡度65-70度,积雪深度40-50公分上,不顾烈日和雪的曝晒当天就打通了一号高山营地。而B组和C组继续从大本营往前进营地运输物资。
6月10日
天气开始变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登山活动,全体队员在各自营地待命,留守在大本营的桑珠队长及其他同志也积极配合前方勇士,所有发生在大本营的信息及国外网络气象及时地向住在各高山营地转达。
6月11日~7月21日
天空又开始趋于好转,全体队员为了不失良机,按原计划,B组队员负重登山物资向一号营地进发,并当天返回到前进营地与C组汇合,以便第二日住在C1,而住在C1的A组队员三名,当日早晨六点钟离开C1向C2进行修路,据了解从C1至C2地段是攀登K2的第一个鬼门关,其因一、从C1至C2攀登路线长,地势处在风口,营地面积小,冰雪坡度平均都在65度以上,流雪和滚石较频繁;其二、快接近C2营地时要穿过被巨大自然岩壁造形的又陡又窄,而高达35米的烟囱内进行登山作业,背着登山物资只能在这烟囱里容纳一人独行。其三、这里的气候更是变化无常,有时被阳光和雪的紫外线晒得黝黑,吃饭喝水疼痛难忍。尽管一天只能吃两顿简单的高山干粮和一杯水,而有时天气又变为阴天降大雪,刮七至八级狂风,使得各高山营地只听到天空中响彻的震耳欲聋的风声,连队员之间说话的声音都很难听清楚,风把上面的积雪吹起来,波浪般地翻卷着,从身后吹来的大风好象把人抛向空中。粒雪倾洒在每个队员的身上,打在脸上,如同刀尖扎着一样,眼睛上塞满了雪粒,积雪又深,周围的能见又低,在攀登中无法看清路,只有顺着绳子向上或向下滑。正因为如此,一名西班牙高山协作人员因雪崩而遇难,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削弱我登山队员们的士气。总结以往的攀登经验,加强了安全系数,继续在腰深的雪原上负重20-25公斤的物资往返与各高山营地之间,一边修路一边进行运输。有时气候巨变,队员们不得不呆在人类禁区的高海拔上三至四天的待机,使得全体中巴队员体力消耗明显破大,各种新旧病状时常同时发作,致使两名巴方队员和两名中方队员被迫撤离高山营地,在大本营就地休息。
然而全体队员为了不辜负区及局领导和家人们的众望,他们把个人的生命置之度外与雪魔拼搏并于7月17日和7月20日先后打通了海拔7450米的三号营地和海拔7900米的四号突击营地,这一巨大的成绩使整个留守在K2大本营的外国九个探险队纷纷前来为我队祝贺。因为K2的其他探险队连二号营地都没有到,却望峰兴叹,扫兴而归离开K2大本营。7月21日是我们最紧张的一天,中方队员次仁多吉、仁哪、边巴扎西、洛则四位带着我们全体K2探险队的祝福于北京时间3:30分离开了四号突击营地,前往顶峰冲刺,当四名队员在黑夜的雪山上踏着积雪,穿越瓶子颈部的第二个鬼门关,跨过一个又一个蓝光闪烁的冰裂缝,特别是快接近顶峰210米之时,天空突然巨变,把四名登山勇士困在腰深的雪源上,大雪和狂风把返回的路全都被深埋,只有冰坡和雪在脚下。一时能见度几乎为零,什么都看不清。前进就意味着死亡,这时留守在大本营的桑珠队长果断决定,A组队员立即撤回,取消登顶计划。要求大家稳定情绪,保持冷静,采取自救的活动措施。A组队员在海拔8410米地段相互关照,以坚强的毅力和敏捷的自救活动在雪源上呆了七个多小时,最后凭借丰富的登山经验和强壮的身体摸索着路况与地狱整整做了14个小时的生死较量,最终一个黄色的发现,而顺利地从地狱鬼门脱险。 (黄色的发现,一顶以前队伍遗留的黄色帐篷)
7月22日--8月22日
恶劣的气候使我们的队员和巴方队员从二号营地同时撤离时,巴方一名队员因误用绳子导致绳子断裂,坠落山崖而死。这一不幸的事故正式宣告了我们攀登K2任务完全失败。随后我们配合巴联络官尽用三天的时间进行死者的善后工作。7月29日至30日清理大本营,30日下午撤离大本营,并与8月10日到达伊斯兰堡。
8月10日中巴全体队员应巴方俱乐部的要求,到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货看望了遇难者的家属,并为死者的墓碑送鲜花,以表探险队之哀。第二日巴基斯坦政府组织为巴方登山遇难者墨汉穆德阿克巴在首都假日酒店举行了一次重大的追悼大会。
8月22日全体队员安全到达拉萨。
登山队14座探险队
旺加
桑珠
200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