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8月2日,一趟从西宁开往北京的列车抵达了终点站北京西站。由北京大学山鹰社组织的北大登山队历时一个月,在成功地攀登了位于青海格尔木地区的玉珠峰后,返回了北京。8月5日,这次登山活动的负责人、北大山鹰社社长牟治平接受了央视《面对面》记者的采访。
没有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失落吗?
记者:这次攀登玉珠峰获得成功,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你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受到同学们英雄般的欢迎,有失落吗?
牟:没什么失落。我觉得登山就是一种挺个人化的一种爱好,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当成一种很崇高的事情来做,就是不要拔高它。
记者:那么回到北京以后遇到的这种场面,是你登顶的时候所设想过的或者预想到的吗?
牟:就是每年我们登完山回北京,都会有很多我们的社员来接我们,而今年没有想到就是学校会派老师来接我们,学校会派车来接我们,以前就是我们自己回来,我们的社员来接我们回去,然后自己再坐公车回去。
“登山活动”为何改名“训练”
由于经历了去年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山难,这次北大登山队的玉珠峰之行格外引人瞩目。早在1990年和1997年,北大登山队就曾经先后两次登顶玉珠峰。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登山的名称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记者:你们今年没有像往年那样,按惯例说是“登山活动”,而把它叫做“训练”?
牟:因为我们今年实际去攀登的老队员,七个老队员中有六个是毕业生,……这样的话就是说,山鹰社我们一走,山鹰社明年的登山就会出现新搭配,很危险的一个地步,所以我们把登山定位为一个训练,把他们的技术通过这样一次训练,完全积累下来。
选择玉珠峰是否又回到起点
记者:你们这一次为什么没有选别的山,还是选了玉珠峰?
牟:选玉珠峰的原因涉及玉珠峰的本身和我们自己的定位。因为玉珠峰5月到9月是它的攀登季节,……再一个进山方便,路线难度相对较低。
记者:可能有人会说山鹰社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牟:也可以把它这么象征一下。因为90年山鹰社第一次攀登雪山,是走的玉珠峰,97年攀登主要是一练兵,但是我觉得象征意义对我们来说,不是我们考虑的因素,选择玉珠峰,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实力作出的选择。
记者:什么时候完成这个选山?
牟:选山大概在去年11月份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