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白,我不够资格做“一只驴”,因为我既没有专门的户外用的背包,登山用的鞋,也没有用过帐篷、睡袋,甚至没有进行过任何正规的自助游,更别说设备复杂的指南针。如果可能,我都会将装备减少到最低。而且我最自豪的出游经历,大都还是学生时代的一些记录,跟驴友们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所以最近看到有新驴的一则网文后,我更是对自己的旅游经历噤若寒蝉了。文中印象颇深的是这两个情节,一个是该新驴在登山报到时被老驴们嘲笑,看看老驴的家当,有的背着西瓜,有的还专门背了5公斤的水准备到山顶烧咖啡喝,少于10公斤的背包当然只有新驴才背;还有一个情节是该新驴在公共汽车上被售票员嘲笑:新驴吧?老驴两公里以下的路从不坐车的。
所谓老驴的形象在这个网文里面基本暴露无遗,前前后后十几个情节,总结起来,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老驴——喜欢自虐。现在,看着网上风起云涌的各色自助游的召集令,纵然心里痒得好像几千个琴弦被同时拨动时发出的强烈共鸣,也能横下心来稳坐书桌前,看看别人的热闹,如此,也就稍感满足,仿佛自己跟着热闹了一番。
借口最多的无非是说拖家带口不易,可是这样情况的驴友我曾经见过一位,而且是位新妈妈,长得文弱瘦小、清秀可人。我们曾一起在桂林开会,她在会议的前三天就请假去了桂林附近的龙胜梯田,到夜了既没住旅店,也没选择农舍,而是在路边看见一个被遗弃的破烂小屋,也就随性住下,据说晚上风声很紧的时候隐约才有些害怕。有这样胆识的人大约才可以被称作老驴吧。这位老驴在生养之前,还曾经自助去过西藏,我也正是因了那篇文笔优美,若饮琼浆的美文而认识这位驴的。不过作为那么专业的一只驴,其西藏行自虐的程度就不是我能想像的了。
去过西藏的女中豪杰我也见过一位,跟新婚丈夫说了一声就只身跑到西藏,在拉萨的一家旅店留言板上发出邀请,没多时就凑够了天南海北不同地域的四位,一起游历了西藏。据说是一路吃着药,掉了10斤肉才完成旅程的。回到家,人已经成了一头瘦驴,让老公心疼得不行。
说到底,这两位驴友都有着谢公一样的精神头和文笔,才让我们得以跟着游历了祖国的山川大河中的角角落落。所以,我还以为,如果只是善于“自虐”而疏于笔端,也不算是一个称职的老驴。
这些老驴,我觉得真是那种喜欢“回归自然”的人,如果有段时间没出去,就会浑身不自在,感觉到人生失去了很多意义,只有通过再一次的“自虐”才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这种感觉,用位驴友的话说,跟毒瘾发作一样。
不过,如果说回归自然只不过是对自我的一次回归,是给心灵的一次放牧,那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做一个形式上的老驴,何况,天地悠悠,过客匆匆,谁又能说自己不是一段生命历程中的那只驴呢?如此说来,谁说在家里的书桌前就不能徜徉在山水间呢?谁又说回归自然就只能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呢?“在家里缅怀黄金时代”,谁又说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出游呢?这种所谓的“酸葡萄的心理”,却是大多数“懒驴”的心声——我们虽然没有那样的“毒瘾”,但也总能在“自虐”和“偷闲”中间找到一种平衡,来度过不得不工作后想休息和不得不去进行一场满足心灵空虚的旅游夹杂的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