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日记欢迎访问我的网易博客:
首页:http://jesusxin.blog.163.com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踏上征程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5250296/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仰光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5134428/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茵来湖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3030829/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蒲甘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824941/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返程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13211726/
相册:http://jesusxin.blog.163.com/album/
10月3日 - 6日 蒲甘
在没有达到这里之前,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想象出蒲甘的撼人景象。蒲甘寺庙群的拥挤程度连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都相形见拙。在蒲甘平原散落着大约4400座寺庙,这些寺庙大多建于公元800-1400年间。目前经联合国考证记录在册的仅有2700多座,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蒲甘敢承认自己是东南亚最夺人眼球的景点,那么柬埔寨的吴哥窟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蒲甘的寺庙总体规模比吴哥寺庙群的要小,但寺庙建的距离很近,便于参观;建筑所用材料多为红砖,这也为游人攀爬到寺庙顶端,欣赏平原寺庙群的全景、日出和日落景观创造了绝佳机会。蒲甘王朝诞生于1044年,其间历代君王建造了大批寺庙,不同时期的建筑都有其各自特点。蒲甘王朝仅持续了200多年,疯狂的寺庙建筑工程耗尽了国家的财富,1287年蒲甘被蒙古忽必烈汗所灭。
之后的灾难发生于1975年,一次地震毁坏了蒲甘的大量寺庙:许多珍贵的壁画被震碎,散落一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被震倒,摔在地上,许多佛首不知去向;许多墙体被震裂,以致一些大型寺庙不得不禁止游人攀登。即便如此,蒲甘仍为后人保存了足够数量的遗存。
最近一次的劫难是在1990年,当时的军政府强制将蒲甘旧城的所有人迁出,在以南5公里处新建家园,即今天的新蒲甘。没有人知道政府这样做的真正理由。
没有人敢去质疑规模宏大的蒲甘遗迹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今天的蒲甘主要分四个区域,良乌、旧蒲甘、新蒲甘和明卡巴。良乌是背包客的天堂,这里有许多家条件良好,价钱合理的旅馆($5-10),无名的餐馆一条街上集中了几十家各式餐厅、酒吧和艺术画廊,良乌距离机场、汽车站和火车站也最近;旧蒲甘只有高档的酒店,价格高得惊人,比如一晚上300美金;新蒲甘是现今绝大多数蒲甘人的居所,集中了一些中档价位的旅馆(>$15);明卡巴则是艺术品的集中地,这里可以买到从质量上乘到做工一般的各类木雕、漆器、古玩和纪念品。每个镇子附近都毫无疑问的集中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塔。
D1
我在蒲甘第一天的旅程从马车开始。由于蒲甘的面积很大,寺庙太多,第一天跟马车游览是个不错的注意。不仅可以熟悉环境和道路,还可以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寺庙,在未来几天里重点培养。马车路线通常从良乌东北方的瑞西贡佛塔(Shwezigon Paya,缅甸佛塔的原形,朝觐的中心)开始,然后沿着北侧的主路Bagan-Nyaung Rd.向西南方,其间会在沿途的土路里穿梭,带我去看深藏在原野内部的壮观寺庙和佛塔,比如瑞山陀(Shwesandaw Paya,日落最拥挤的寺庙)、狄玛扬意(Dhammayangyi Pahto,规模最大的寺庙)和苏拉玛尼(Sulamani Pahto,最漂亮的寺庙)。马车一路行进至旧蒲甘,这里集中了大量蒲甘地区有名的寺庙建筑,比如阿南达(Ananda,最著名的寺庙)、阿南达僧院(Ananda Ok Kyaung,最辉煌的壁画)、Thatbyinnyu Pahto(最高的寺庙)、Gawdawpalin Pahto(最精美的寺庙)、Mimalauang Kyaung、Nathlaung Kyaung(唯一的印度教寺庙)、Shewgugyi Paya(印度风格的尖顶)、Tharaba Gate城门。也是停留时间最久的地方,这里范围小,寺庙多,所以道路并不难找。
在参观旧蒲甘的同时,必须解决午饭。因为在广大的蒲甘平原,除了集镇,就只剩下旧蒲甘位于阿南达寺庙前的三家餐馆。我尝试过其中的两家,一家是Golden Myanmar Food,供应正宗的缅餐,3000kyat/人。一桌缅餐那可真是蔚为壮观,盛着各式菜肴的小碗,十几二十只齐齐上桌,这其中有猪肉、牛肉、鸡肉、鱼、十几种蔬菜和几种酸甜辣口味各不同的酱料。吃缅餐没有菜单,每天的菜色就是像这样默认一整套,具体菜色则每天变换花样,味道棒极了,不可错过。另两家是素食餐馆,大标题都是Be Kind To The Animal,但小标题则不同。尝过位于Golden Myanmar斜对面的一家,食物美味到极点,可以说是在缅甸旅行至今吃到过最好吃的一餐,遵从店家的推荐点菜准没错,一餐价格也在3000kyat的样子。
已经进入旱季的缅甸,近来还是每天下雨,尤其是午后和傍晚,大雨一般持续一个小时。今天也不例外。好在租了马车,即便土路变得泥泞,也无法阻挡可爱马儿的辛勤脚步,带着他的顾客,游走各寺庙之间。
马车的回程,则是走南侧的主路,Anawrahta Rd.沿途也会参观多座虽不那么有名,但却更加安静,商贩绝迹的寺庙。
在蒲甘,通常可以以寺庙前的旅游大巴数量和周围及内部的小贩多少来衡量它的知名度,这些寺庙通常都不允许攀爬,只能在外围和其内部参观。而要避开喧闹拥挤的人群和小贩的纠缠,同时避开那些自告奋勇的导游型小贩,最好的做法就是到这些寺庙的附近找找看,在蒲甘通常寺庙的数量比游客的数量多,所以我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座只属于自己的寺庙,爬上它的顶端,一览无余。
旅行者的故事
在Nathlaung Kyaung参观时,遇上一个独行的德国男青年,叫Philex。他说自己一个人旅行多少有些孤独,问我有没有同感。我笑笑说,但是这样更加自由,你不用总是向同伴妥协。他笑着点头。在寺庙里有两个卖纺织品的年轻女人,她们一直想让我和Philex买他们的东西。她们的推销招数很是可爱,除了不停的展示手里的商品外,还推荐我们使用当地人的防晒霜加护肤品涂在脸上。这是一种叫tamarind的树枝磨成的粉,再和水搅拌涂在脸上。他们热情地帮我俩磨粉,涂抹然后用扇子吹干。这种物质当干了以后,就会在脸上形成一大片白色的印迹,而且非常明显,因此这种化妆品也成了缅甸的一大特色。据我观察,只有女人和小孩才用,没有一个男人使用这种东西。当化妆工程完毕之后,帮我“化妆”女人悄悄和我说,买一个长裙送给你妈妈吧,我算你便宜点,1500怎么样?我呵呵笑着,说我妈妈不会喜欢的。她一面摇头说,不会的,这很漂亮;一面展开一条长裙,要让我试穿。另一个女人见状,也马上展开一条要给Philex套上,于是我们两个人脸涂白粉,身穿长裙,样子真是有趣极了。他俩还要和我们合影留念。一个女人掏出一块tamarind粉的块状固体,说只要弄下一块合水,就是我们脸上的东西,要叫Philex买。Philex问多少钱?女人叫他说。可爱的Philex仗着自己学了几句缅语,就用缅语和她时开价,没想到女人一口答应了。这时他才意识到什么,苦笑着告诉我,我犯了个错误,我把一百的发音搞错,说成一千了。他无奈的掏出1000块,买下了两块粉块。我身边的女人见状,似在和我撒娇似的,说,你瞧,现在她可开心了,但是我不开心了,你说怎么办啊?我微笑着摇头,说你的东西我确实没需要。她见推销失败,也不再坚持,那出一张照片,说你瞧他像谁?我说,应该是你们这里的明星吧?她说,不对,他像你,是我的男朋友,很帅吧?我当时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觉得她真是既单纯又可爱。
和philex和她们告别后,各自上马车,因为我们的路线相同,于是相约结伴完成余下的行程。一路参观时,也一路聊天,我问他有计划去中国么?他说,哦,暂时还没有,我的朋友说中国人素质不怎么样,会骗外国人的钱,还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就在几步之遥,而且他们总是大声说话,非常吵闹。说完还有点尴尬的和我说“I'm Sorry.”我只能承认他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但我也解释说并不是所有中国人素质都差,有些是长期生活环境造成的。他接着说,中国最擅长的就是拷贝别人的东西,没有什么创造力。后来知道他是名实习的心理医生,在没拿到博士学位以前,只能拿到一半的工资,所以他现在在很刻苦的完成博士论文。
当天晚上正好是中秋节,缅甸人也过中秋,叫Full Moon Festival,人们会在Shwezigon Paya举行庆典。Philex约我7点在Shwezigon见。接着他就回旅馆,他说自己太累了,要休息。
晚上碰头时,那里的小贩则是另一种行径,他们见到游客就蜂拥上来,递给你所谓的礼物,如果游客接受了,就会以此为借口拉你到她的摊位买东西,而且极力游说,我当时确实也想买点,于是狠狠和他们杀价买了纪念品,谁知他们居然还是拼命拉直我的手臂不放,原来是另一家的要拉我过去,我说我已经买好了不买了,她还是不放弃,甚至一直跟我到寺庙里面,见我仍我动于衷才肯放弃。Philex更惨,因为他坚持什么东西都不买,结果鞋子被摆摊的人扣留了,说要等他回来取鞋子的时候再来买她的东西。这是有大雨滂沱,看来庆典要推迟了,我和Philex便在塔旁边找了寺庙坐下聊天,也许是因为缅甸的政治体制,我们的话题之中离不开政治。从中国的共产主义到德国历史的东德西德;从中东的伊朗,叙利亚到以色列,巴勒斯坦;从西藏问题到新疆骚乱;当然免不了谈论缅甸军政府。我发现虽然我们的国家各自有着完全不同的政体,但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不应该受到国内媒体的误导。例如缅甸,媒体告诉人们的似乎总是负面的消息和危机,但其实,这里的人们大多淳朴善良,友好热情。到来的游客常常被奉为上宾,更加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安全问题。我们也认识到另一个问题,由于缅政府与英国间的相互敌对态度,很多人失去了学习英语机会,使得我们在和当地部分人沟通遇上了些小麻烦。好在现在学校又恢复了英语教学,年轻人也普遍重视英语,相信情况不久就会改观。
参观完庆典,八点半,我们随便找了家餐馆吃饭,偶遇来自西班牙的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说等饭已经等了一个钟头了,饭的影子也没见着。原因竟然是做饭的去寺庙里参加庆典去了。我们告诉他庆典都快结束了,他一听立马站起来,付了烟酒钱便急忙向Shwezigon佛塔冲去。我和Philex相视而笑,看来我们今天先庆典后吃饭的选择是正确的。
今天是缅甸中秋节庆开始的第一天,马车夫告诉我在Shwezigon,晚上会有隆重热闹的中秋节庆祝仪式,他和他的所有家人也都会去。于是便和Philex(半路与上的德国驴友)约好,7点见。Shwezigon是当地一座有名的佛塔建筑,在中心佛塔的周围,还建有众多小型佛塔和寺庙,结构和仰光的大金塔非常类似。仪式将从7点开始,持续到9点结束。原来这里的中秋节非常有气氛。中秋是这里非常重要的节日,所有的当地人都会到Shwezigon祈福。我们看到人们在佛塔和其四周的建筑边燃满蜡烛,孔明灯冉冉升起,时不时地响起鞭炮声。点烛是这里的一种传统仪式,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小心翼翼的点燃每一根蜡烛,迎接神明的降临,祈求平安。不一会,整个Shwezigon里就被蜡烛的火光点亮,人越聚越多,许多人在佛塔前聚集,跪拜。这天的游客也多了不少。走出寺院门口,便听到一片嘈杂,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原来是一列改装的农用车对发出的,起头的车辆负责放鞭炮“造势”,后面的车上则供奉着一尊佛像,人们在他的周围敲锣打鼓,车队后还有举着华盖和灯笼游街的人们。他们都穿着艳丽的传统服饰向着Shwezigon进发,这么热烈的场面想必只有中秋节上才能见到。
D2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Minnanthu,位于良乌的南面,属于南部平原的范围。这里坐落着几座蒲甘著名的寺庙。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寺庙组成的Payathonzu,其内部保存着精致的壁画;而Nandamannya Phato,一组壁画甚时有趣:一些袒胸露背,色情淫荡的妇女,而面对她们坐禅打坐的和尚却对此无动于衷。这组壁画似乎孕育着很深刻的含义,却又像是蒲甘最低俗的作品。而Tayok Pye Paya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可以攀爬。我通过陡峭的内部楼梯,爬到它的第一层平台;接着再爬室外的台阶,登上最高一层。在顶层露台的中央,是一座小型寺庙,分东西南北各四扇门,每个门洞里供奉着一座佛像。我选择风景最好的西侧门洞,坐在门口静静欣赏骇人的景致。这座寺庙实在是值得留恋和发呆,以至于我把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全都交了出来。我掏出手机,打开视频,看于丹讲述论语感悟,在那种环境下听论语,似乎理解得更加透彻,也更加容易受到启发似的。一下午都无人打扰,直到日落时分我依依离开那里。
从良乌到Minnanthu,最好的办法是骑自行车,单程需要大约40分钟。在出发前要准备好地图和足够的水,那里附近没有吃午饭的地方,所以去一天的话还要带好干粮。Minnanthu游客稀少,寺庙众多,是个清静地,到了那里,你会觉得整个蒲甘都属于你似的。这里远离主路,不会听到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这里也没有小商小贩的打扰,也没有游客和你争抢“领地”。到了那里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安抚自己那颗过于兴奋的心脏。
旅行者的故事
蒲甘的午后总是下雨,我便把车停在Payathonzu边上,准备打着伞随便看看四处的寺庙。当我知道Tayok Pye Paya是可以攀登的寺庙之后,我准备改变四处游荡的计划,在它上面呆上一个下午。但在此之前我得回自行车上取水和食物。进Tayok Pye Paya前,我把雨放在了底层入口处,就上楼了,等回来时才发现雨伞不见了。寺庙里有2个当地人,见他们一直躺在寺庙里,便上去询问。他们很抱歉地说,刚才在睡觉,没看到谁拿了我的伞,但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刚才我进来时,寺里有一些当地的游客,他们开着越野车,现在早已离去。我并没有把丢伞的事放在心上,说,没关系的。他们则显得很内疚。我走出寺庙,刚到自行车那儿,刚才寺庙里的一个人骑着助动车追了出来,说,上车,我可以帮你找回雨伞。我大感意外,顺势上了车。开出好几公里,才追上那辆越野,原来是他们错以为那是他们的伞了。在他送我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了先前寺庙里的另一个人在路边一家小店,向我招手示意,想必是他先到这里打听越野的下落,再联系他的朋友接我,才找回了雨伞的。他们没有向我要任何报酬,他们之所以在那座寺庙里,仅仅是因为一个是卖画的,一个是卖佛像等纪念品的,因为游客稀少,他们也不拉生意,所以才在庙里睡午觉。这,就是缅甸的人民。
D3
第三天的节目再简单不过,从良乌出发,骑车一路向旧蒲甘骑,顺路造访沿途的寺庙,然后再从旧蒲甘南下到明卡巴,最后到Buledi,这座最适合看日落的寺庙,欣赏壮美的日落景象。蒲甘的日落不容错过,话不多说,你只要把无数寺庙的塔尖,平原,远山,落日,晚霞等综合在一幅图画上,就可以模糊的体会到其中的奥秒。
旅行者的故事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我躲进一处寺庙群,在那里遇上了住在寺庙附近的一家人,那里的人很友好,一个女孩带着我参观他们周围的几座寺庙,领我观看其中一座寺庙的精美壁画,还带我攀上另一座寺庙的顶端欣赏风景。我们坐在平台上聊了起来,原来她刚刚参加完这里的高考,如果通过了,一年后就要到大学里去了,她还非常自信的跟我说,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我问她那你会到哪里上学呢?她说还不知道,在缅甸,仰光的大学最好但是也最贵,所以穷人家的孩子一般会选择小城市的大学,距离蒲甘不远的密铁拉就是很多北方人的首选,又近又便宜。她最想学的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她告诉我他的父亲在两年前的一起事故中过世,母亲是农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都还很小,不满十岁。全家的收入几乎全靠她来支撑。既要赚家人的生活费又要赚学费,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们,好在还有些亲戚可以照应,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度过父亲不在的这两年。我很荣幸的给她拍了张照片。她告诉我说她知道一处鲜为人知的寺庙,那里风景很美很安静,每当她不开心或者需要思考的时候就会悄悄去那儿呆一会。她很乐意带我去那里。我喜出望外,问真的可以吗?她笑着说,没问题,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于是我们上路,大约骑15-20分钟,我们来到了这座寺庙。这里正如她所说,完全看不到人,环境清幽静谧,我们爬上寺庙的平台,四周的景物一览无余,这里是又一个观看蒲甘广袤的寺庙平原的绝佳地点。当她坐在平台的台延上背靠立柱,微风吹过,她的秀发随风飘舞,她微笑的看着我,问我这里是不是很棒。我一瞬间感受到的美好与温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从寺庙下来,她很热心的把我带到可以吃午餐的旧蒲甘,然后和我挥手告别,临走还说随时欢迎我再到她家去造访。这一整个的过程,女孩都是无私的,没有任何企图,如果要说有,那就是希望她的新朋友旅途愉快并且难忘。
D4
在蒲甘的最后一天,对于具体的一座寺庙已经没有了欲望,只想回到昨天看日落的Buledi,坐在塔顶看蒲甘的全景。蒲甘的上午总是烈日炎炎,马路上除了几颗树,再没有可以遮阳的地方,虽然只要骑20来分钟,但已是大汗淋漓。Buledi是一座简单的佛塔建筑,中心佛塔的四个方向有台阶可以登上塔基的平台,塔尖成了平台上唯一的遮阳伞,于是我就躲在塔尖的阴影下面,伴随着太阳方向的转动变换方位。塔上凉风习习,与下面好像两个世界,非常惬意,舒心。一直在塔上做到正午,然后下去吃饭,吃好又是一身汗,接着再回来“乘风凉”,赏风景。直到下午才返回良乌,乘上开往仰光的“豪华”巴士(3pm-5am,14H,15000kyat)。
旅行者的故事
在蒲甘的每座佛塔或寺庙,都有“注册商贩”,就是在政府部门登记的合法商贩。通常普通或小型寺庙,仅允许有一名小贩定点销售。我在Buledi上,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小商贩,他很年轻,卖的是帆布画。和他交谈上是因为他记得我昨天傍晚时来过,以为我今天回来买他的画。原来他还是一名大学生,但是因为上了一年学之后没钱了,才被迫休学来做生意赚学费。他说前些年来缅甸的外国人还多一些,所以他可以半工半读,但现在因为政治因素,游客越来越少,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他说以目前的状况,想要在今年赚到明年的学费也很困难。每当他看到塔下有外国人到来,就手舞足蹈,开心得跟我说,我的钱来了,我的钱来了。我反问他怎么知道上来的人一定会成为他的顾客呢?他说,这只是我的希望,我需要希望。我觉得他真是可爱极了。几拨游客过后,他终于成功做成一笔生意,卖掉一幅5美元的画。当游客走后,他笑眯眯的跟我说,你真是我的幸运星,在你来之前,我一个外国游客都没见到,你来了之后,不仅游客来了,还帮我做成了生意。你能不能在这里呆得长一点,多给我点好运呢?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请求,不知怎么回答,其实我本来也想在这里一直呆着,没有计划。于是就告诉他,别担心,我至少会呆到中午。他高兴得笑了。他看到我的手机,问我是不是有旧手机在身边。我说没有带,在家里。他请求我能不能下次来缅甸或朋友来时能把旧手机带来送给他。还让我给他拍张照片,说怕万一我的朋友来时认不出他来。他甚至还想要和我交换裤子,说他很喜欢我穿的这条。我当时觉得他好天真,但这就是缅甸人的可爱可敬之处。我们还“悄悄地”谈到缅甸的政治话题,他说之前钦纽执政时,人民的生活比现在好很多,那时候他有摩托车开,但后来钦纽下台后,经济每况愈下,他甚至是卖掉了摩托车才凑齐了大学一年的学费。他告诉我目前在缅甸公开谈论政治,批评政府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所以人们很少这么做。何况缅甸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国内媒体完全被政府控制,人民能得到的消息少之又少,甚至新装卫星电视都是违法的。只有现存的卫星接收器可以被允许继续工作。他形象地比喻缅甸的人民都是聋子、盲人和哑巴。大多数人们都企盼着被军政府软禁的昂山素季能够被释放,参加2010年的全国大选,但显然她至今仍被关押的理由就是当局者一心想要阻挠她和她的政党参选,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昂山素季赢得大选,缅甸将开始她的新篇章。
从蒲甘到仰光的这段巴士旅程,我不仅感受打了缅甸人民的友善,同时也感受到了军政府统治的“冰山一角”。
巴士晚上7点半到达一个叫密铁拉的小镇上吃晚饭。我视野里唯一的一家半露天餐馆,这里几乎坐满了人,人们桌上吃的都是缅餐。我点了荤菜之后,却只上来一碗米饭和荤菜,似乎没有别的东西了。我对面的缅甸人分明还有好几样素菜和汤。我很纳闷,但语言又不通,这是对面的大叔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便示意我吃他的菜。我误以为是素菜是每桌共享而不是单独的。谁知过后我的菜才上来,我当时才明白过来,便礼貌的请他吃我的,他微笑着摆摆手,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吃好后,我到门口的小摊买零食以打发时间,当我接过找回的零钱时,女孩轻轻地在我手心放上3粒水果糖,冲我笑笑。我顿时觉得这里真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国度。
夜里大约12点,巴士在一处检查站停下,只见所有的人全部下车,步行走过检查站接受检查。所有的外国人有巴士公司服务员带着到另一处出示护照登记才能放行。通过检查的人到检查站的另一边等车开过来后再上车。 凌晨5点20到达仰光车站后,所有的人都不能下车,要等待军警上车做一对一的检查,其间一个缅甸人耽误了好几分钟时间,最后被军警带下了车,外国人同样要出示护照。在这两次的检查事件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缅甸军警对于外国人的几分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