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海拔 5596 米 ,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境内。玉龙雪山山体陡峭,多为岩壁,冰壁或冰岩石混合地形,而且很不稳定,攀登难度极大,至今仍为处女峰。先后有五支国外登山队从三条路线(西南侧,南壁,东山脊)攀登,国内登山队先后八次从东南侧南山脊攀登,均告失败。但是他们还会继续探索……
Visit Jade Dragon
拜谒翡翠龙脉
十年玉龙探索
英国人弗兰克·金敦·沃德在《神秘的滇藏河流——横断山脉江河流域的人文与植被》中这样写道:“想象一旦腾飞起来,就会超越某种可能性,以致旅行者对预期的发现容易怀有一种令人愉快却往往又是莫名其妙的兴奋。当我从山顶到山口,再次扫视那些白雪皑皑的峰顶,想像所有可能隐藏在悬于湄公河峡谷上方陡峭冰川中的植物宝藏时,这种感觉油然而生” 。
作为一个对玉龙雪山不断探索的攀登者,王大、王二与金飞彪曾先后八次组队攀登,收集了大量的山峰资料。 1991 年登达 4800 米 ; 1998 年登达路线左侧 5000 米 处一卫峰; 1999 年登达 4600 米 ; 2000 年登达 4900 -5000 米 ; 2002 年登达冰盖下 5100 米 。 这种探索的乐趣和 这些数字能说明什么呢?他们一直在探索这座美丽的山峰。
多次的攀登和 2002 年的观测显示:玉龙雪山西壁紧邻虎跳峡,峭壁千尺不可攀登。北侧和东侧虽然路线短但路线极其艰难,且有难以突破的地形。相比较而言,顶峰东南侧干河床是一处可尽量接近南山脊的深谷,路线较长但相对稳定平缓,而南山脊是通向玉龙顶峰几条山脊中最平滑的。而 2002 年的攀登证实该路线可顺利到达主峰扇子陡下大雪盖。
天气是对登山影响最大的因素,尤其是云南西北的气候变化剧烈。夏秋季是丽江地区的雨季,山上终日阴云密布,不适合攀登。同时由于温度较高,冰川运动剧烈,破碎的山体随时都在发生滚石,非常危险。春季是丽江地区的风季,风大且气温低,对于一座有可能路线长,周期长,攀登路线不明的山峰显然不是最好的攀登时机。而在每年的元旦前后,该地区会有持续长达一个月的较好天气,风速低,气压稳定。虽然温度低,但不极端,同时冰川也相对稳定,是攀登玉龙雪山最适合的季节。
玉龙南脊路线
由丽江县城走雪山公路可到达被当地称为干海子的地点。干海子曾经为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现在因为冰川退化变得干涸。沿山谷中干涸的河床上行到尽头,会看到三面环立耸直的岩壁,正面的岩壁上有由岩石裂缝天然形成的一个 “ 入 ” 字。大本营就在入字壁下的一片小松林里。
大本营附近没有水源,由于这里终日不见阳光,所以有积雪可以提供饮用。林中有大量被滚石咂断的倒木,可以用来生篝火。虽然大本营温度较低,但是几乎没有风的影响。从大本营向入字壁左侧的冰川流槽走至尽头,是入字壁坡度最小、落差最小的地方。从这里向上有一条 150 米高,难度在 5.5—5.8 的岩壁路线必须通过。我们在这里设置了岩锥和挂片,可以方便安全的设置路绳。
一号营地地势平坦,天气晴朗时全天阳光充足。白天气温比大本营还高,夜间则在零下 15 度以下。一号营地风很大,须仔细支好帐篷。雪源充足,有大量质量良好的积雪可供饮用。一号营地北侧是一碎石山谷,落差将近 200 米。继续攀登需下降至谷底上对面山坡,此时已经可以望见对面山脊上雪白的冰盖。冰盖下是一条长度为一千米,坡度为五十五度至六十度的冰壁。
1998 年,试攀过冰壁左侧的山脊,发现山脊另一侧更加陡峭,而山脊如犬牙交错,不可能沿山脊直上。 2001 年,试攀冰壁右侧的岩石,到达岩石顶端后才发现路线是一独立山脊,并不与目标中的冰盖相连。 2002 年,开始尝试沿冰壁直上,并顺利的到达冰盖下一小断崖。 2002 年的尝试证明到达冰盖是可行的,而冰盖与主峰从山峰各个角度观察是与主峰下冰川相连的,并且坡度不是很大,但距离非常远。接近扇子陡下方时可能会有冰裂缝,很有可能需要建二号营地。主峰扇子陡非常陡峭,但其南侧附峰绝壁上有一积雪带丛冰川通向附峰顶,目测坡度在 60—70 度之间,可能为硬冰或冰岩混合。附峰顶至主峰是一平滑山脊,有积雪应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