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谋已久的亚洲户外展终于启幕了。
不知为什么,在这个中国纯户外展会即将来之前,我们的心情却是即渴望又忧虑。
渴望的是——这是我们户外人自己的一次盛会,而在中国户外运动发展史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四年前在北京曾有过一次纯户外的展会。或许它已经被人淡忘了,然而我却不能,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召开纯户外的展会,是我的一个情结。我想当年共同策划展会的周志、周卫丁和李映洙,他们或许和我一样的心情,当年参加展会二十几品牌的当事者也不会忘记那次展会。
我们说这次展会才是中国户外运动发展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次,那是因为这次展会不仅是经过注册的展会,而且是有政府背景的展会,它还是一次有国际背景的展会。无论在组织上还是规模上,和那次民间的自发的展会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说到我的忧虑心情,我感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户外运动不普及、户外市场不够完善发展的初级阶段,纯户外的展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展会是一个商业性的活动,而商业性的活动必然是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当市场还不够充分发展的时候,其商业活动的规模也会收到限制。
而当我走进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走进亚洲户外展,我忧虑的心情放下来了,这次展会虽然说是国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纯户外展会。无论在组织和规模上都应该说是让人满意的。
一走近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东广场,你就会被一股强烈的节日盛典的气氛感染,由近千名南京市民组织的腰鼓队,敲击着整齐的乐点,舒展着矫健的舞姿。一下子把展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在我沿着红色地毯,穿越腰鼓队中间的台阶时,心里默默地为户外产业的发展油然而升一种自豪感,我同行的朋友也颇有感触地对我说:有政府参与的力量就是不一样啊。是啊,该到政府关心户外产业发展地时候了。户外行业的商家就像一个流浪儿,完全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发展,如今户外人有了自己的展会。那种感觉就像户外人有了一个自己演出的大舞台。户外人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演奏着户外运动的乐章。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厅,高大雄伟极具艺术的感染性。步入这宽阔明亮的大厅,一排排设计精美风格各异的品牌商展位映入眼帘,大厅内的品牌商的展位比邻接踵,座无虚席。我原以为在国内开纯户外行业的展会,在户外市场的初级阶段,又有体博会,又有ISPO的分流,户外能独立撑起这个展会吗?现有的户外品牌能充满这巨大的展厅吗?事实给了我答案,国际的、国内的众多的品牌,专业的装备,通用的装备丰富的产品类别,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户外市场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户外行业的希望。可以说,户外运动在中国发展十年来,这是一次最具户外个性的展会。这次不仅是户外品牌的集中展示,也是户外媒体的集中亮相,在户外媒体展区,参展媒体达到11家,是历次展会媒体最多的一次。为了张扬户外行业展会的个性,这次展会专门设立了零售商展区,一个超大弧形的零售商展区中,集中了户外行业的零售精英,这是中国户外行业零售商首次最集中的亮相,它彰示着中国户外零售商的发展水平。
为了推动户外装备市场的建设完善,绿人中国和亚洲户外展共同策划了2006年度户外装备测评和户外玩家装备设计大奖赛;为了促进中国户外运动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亚洲户外展与山野杂志共同组织了户外产业论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论证、探索中国的户外运动市场的发展;户外时代和中国户外俱乐部联盟同期在南京组织了户盟沙龙,以推进中国户外运动发展为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正式向国人倡导理性户外、健康户外和环保户外的概念。
在亚洲户外展会上,组委会和品牌商共同策划了攀岩比赛和表演赛,世界的顶级高手也出现在现场。
这次展会还集中设立了帐篷展区,近百种设计风格各异的帐篷同区展示,争鲜斗妍,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与会者大饱了眼福。
这次展会最让我满意的是会上那种平和优雅的氛围,它一改其他展会嘈杂的环境,以优美的音乐轻歌漫语,犹如一对对情侣在说着悄悄话,你再也不用大嗓门高喊着与人交谈了。
当然了,展会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中国的户外市场还不够大,中国户外市场上的品牌也不够多,展会经济拉动下的展会经济却遍地开花,经历了展会疲劳的品牌商有时候真不知道该参加哪个展会,一年该参加几个展会。一些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到场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我认为:纯户外的展会是中国户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相对独立和单纯的内容有利于把工作做深做细。也有利于把户外的问题研究得更透更好。
让我们为纯户外的展会叫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