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户外店的生意应该是很火的,价格高,利润自然少不了,而且经常看到店里面人头晃动。中国的户外行业经过2004和2005这两年急速升温,户外品牌已然呈现如雨后春笋的局势,而户外店更是像突然涌现了出来一般,相比2000年前,户外店的数目成几何倍数增加。户外店的生意到底怎么样也关系到户外行业的衰荣,笔者走访了北京马甸的几家户外店。
马甸的销售很能代表北京的户外市场,这儿虽然没有大型的商场,但是却是全北京户外店最密集的地方,像三夫,之颠,探路者,北天等都集中于此,另外极度体验也将不日在马甸开店营业。在一家店里,笔者注意到四个中年人正在挑选外出的衣服和装备。从外表和他们要买到的东西来看,显然他们也是户外新手——从内衣到外套都要了一套,而老驴友显然不会这么买东西。笔者在附近还随机采访了几个人,摄影协会的一个中年人说,自己因为喜欢摄影,所以也就开始用这些户外服装(手里提着一个大的白塑料袋,鼓鼓囊囊的不少东西),看着他脚上的罕步鞋故意语气随便的问他,一年在户外消费方面的开支有多大。他有些犹豫,说2千多吧。而采访的另一个对象是从事保卫工作的一对中年夫妇,笔者看到这对夫妇在购买的时候好像并没有太仔细看所购物品的价格,直到收银员提醒他们有两件样式相同的衣服价格不一样时,他们还不知道。据这位中年男性说,自己并不是经常到户外去,就是因为喜欢这些东西,也算是个时尚吧(笑)。当问到他们在这方面一年的消费支出有多大时,他没怎么犹豫,“至少一万多吧……这次没有怎么买,就是1千多吧。”
在笔者采访的时间里,发现不断的有人拿货交款。从马甸户外店的销售情况来看,户外店的生意似乎真是不错。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些问题:
马甸是中国最好的户外市场北京的户外氛围最集中的地方,它的“好”也只能表明一级市场的晴朗,并不能说明二三级市场的情况。从新疆和云南的一些业内人士的反应来看,当地的户外店销售并不那么乐观,甚至有亏损。
在笔者采访的过程里,发现真正拥有购买力的还是那些所谓成功的中年人,他们有车,买衣服或是装备对价格不敏感。而年轻人则大多相反,往往转几家店才好不容易定下来一双鞋子或是一个帐篷。而中年人购买的消费倾向则往往并非户外,而以户外定位的户外产品装备零售店面临这样一种情况,还要理顺经营思路的问题,新涉足的户外从业者盲目上马户外店,至少不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消费者与店面的大小装潢开始“对号入座”。那些大些的,装潢比较讲究的门面,往往门外有车店里有人(消费者),而越是小的门面里面人反而显得稀疏,而且消费能力大的顾客往往都集中于前者,消费能力弱的顾客则又往往集中于后者。这似乎表明,户外店的销售也在走传统销售的老路,管理能力强、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最终会通吃。
正因为这样,户外店的销售开始出现了价格竞争,销售产品的折扣也让人莫明其妙,85折是对会员的,但是有时候也适用于普通顾客,有时候即便不是顾客也能7折,甚至6折,而有的店里竟然300块(熟人还可低)卖Montrail徒步鞋。这些折扣其中的奥妙,普通顾客是很难整明白的。如果价格无序竞争很厉害,那么只能说明这个行业还是很初级。
户外行业的升温还在继续,但是,如果想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怕是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