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海陀啤酒溪-西大庄科一日穿越
活动日期:2006.10.21
参加队员:两人,1、残温;2、蝈蝈(即板会的狮子,多么悬殊的感觉....)
天气:上午多云凉爽,下午阴转小雨至中雨
风景:海陀的十月是最撩人的季节,绚烂的色彩、厚厚的落叶、清新的空气,云海...值得推荐!
这里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使用GPS进行活动的总结与线路分析,简要挑几个常用的功能来介绍。其余装备的测试与穿越过程不再复述,GPS手持机的基本操作也不在此多说了。
一、GE
先来看一幅图,这是此次穿越全程路线图,可以看出此行走的详细路线,主要途径地点,各地点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海陀山一带的立体地形图,非常直观,上山的各个平台,小海陀制高点,下山的陡峭大坡尽在眼前。这就是利用GPS航迹(track)、航点(waypoint)数据结合GOOGLEEARTH(简称GE)地图制作的线路图
有了这样的地图,自然对路线就心中有数了,具体它是怎么制作的,简单说来(以麦哲伦系列为例):
1、在活动中设定GPS自动记录轨迹,最好是自动详细记录,这样每一个拐点都会进行更详细的描绘。
2、在主要地点记录航点,并起一个好记的名字。
3、连接GPS和电脑,使用MAPSEND软件将航迹和航点LOAD进去,并分别保存为.trk和.wpt文件。
4、使用zGPSconv小程序将MAPSEND数据格式转为GOOGLEEARTH认可的.kml格式,并导入GE。
5、地图完成了,接下来可以调整一下视角、路线的粗细和色彩等,并可保存为JPG文件。
刚才是北向视角,我们换一个东向视角再看一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西大庄科下降的路线,由于当日下午有雨,下降路线没有记录更多的航点。
注意到接近大庄科时有一段向右的分叉,那是在下降途中刚刚过了进山提示牌后发现的一处岔道,以前没怎么注意过,于是向前进行了十分钟的探路,到了一处大拐弯处由于当时雨中雾太大,于是终止探路返回。回来通过制图(见下图)能看出岔路是一直拐到右侧山谷中的(见红色标识线),应该无法殊途同归。这也修正了我以往印象中该路线下山只管走右侧的经验。
利用这样的功能,可以使领队、队员都更心中有数,尤其是在雨中、雾中,可以提前将成熟的路线航迹航点导入到GPS手持机中,加上适当地对周边环境的辨识,可保不会迷路。GE的地图是卫星摄制的,不是统一的分辨率,一般说来大城市分辨率高,小城市低些,人口稠密的地区高些,人烟稀少的地区低些。有些遗憾的是,海陀一带的地图并不是很清晰,即便是和小五台地区相比也相差甚远,想必是小五的军事禁区吸引了鬼子的注意力。不过相信随着户外活动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会有更清晰的卫星地图可以利用,更希望其中有国人自己的出色产品。
二、剖面
在导入一段track之后,MAPSEND的TRACKS菜单下会有一个profile选项,在汉化版中叫做剖面,通过它可以生成全路线的剖面图,该剖面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等比例缩小图,而只是个示意图,主要用来说明路线整体的高程、距离、相对坡度等信息。我们来看下图
这就是海陀啤酒溪-西大庄科的剖面图,可以清楚地得到该路线的全长17.39公里,高程(如果不要求非常精确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海拔)2200米。上山路线在翻越啤酒溪垭口之后有一段较大的下降,蝈蝈曾经玩笑道:早知道还得下来当时就不那么拼命爬了。将近损失了100米海拔后,重又恢复上升,坡度渐大,最终到达小海陀顶。而下山路线则是从一开始就以较大坡度下降,经过1950米到1800米的一段山脊缓降后,开始从1800米的疯狂下降,到1200米左右方才结束,这一段下降的坡度从整体上看比上山的任一段路线都要陡,是全线最需要注意安全的一段。
同时可以看到啤酒溪高程627米,西大庄科901米,说明虽然啤酒溪路线山势稍平缓些,但却要比西大庄科多爬200米的高度,路线也更长些。我们再看下图:
该图还是剖面中的一部分功能,与上图不同的是,它可以给出路线中任一点的详细数据,主要包括:
1、coordinates,坐标
2、quickinfo,快速信息
3、elevation,高程
4、lineardist.,线性距离
5、terraindist.,地形距离
6、climbingdist.,上升距离
7、descendingdist.,下降距离
8、climbingelev.,上升高程
9、descendingelev.,下降高程
这些信息很丰富,适当加以利用会很有利于对线路的总结。首先说上升距离,它不是指高度变化,而是指在向上的趋势中你一共走了多远,下降距离也是同样的含义,地形距离=上升距离+下降距离,这样的计算更接近于实际。而由于计算方法的缘故,线性距离在山地实际情况中形成的误差相对较大,可想而知,他会小于前述地形距离。
上升高程则指的是上升的高度,这个高度也不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海拔高差,而是分段计算的,举个例子来说,你在0-500米的高度范围内爬了两个来回,那么你的上升高程何下降高程都是1000米,这两个指标在反复不断的爬升于下降中,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你的总爬升高度和总下降高度。就比如在这段路线中,从起点627到小海陀2200高差1573米,但显示的上升高程是1691米,下降高程是118米,两下相减正好是1573米。这个下降高程数主要是形成于垭口之后的将近100米下降和其他一些小的下降。
三、速度
我们总是在试图评估一段路线的行进速度,而在漫长的行进之后,脑子里往往装不下这么多信息。没关系,这一切在你拥有了GPS之后都将被自动记录和计算。在MAPSEND内导入一段track,其option菜单下会有一个选项:colortrackbyspeed。很简单适用的一个小工具,一起来看看下图:我和蝈蝈的行进速度。
红色是高速,绿色是低速,黄色是中速。
从啤酒溪出发后先是一段平路,这一段由于心气高体力好,行进速度很快,由于热身不够以及爬升的开始,速度在垭口前明显减慢,尤其是我,蝈蝈一直在我前面。过了垭口,经过休息照相,体力慢慢恢复,路线基本是横切,速度再次提升上去,并在向平台1进发的漫长的路途中逐渐消耗下来。
平台1、2和松海平台相距不远,但坡度很大,这一段基本是走走歇歇,一直都是绿色线条。松海平台之后,蝈蝈的大腿发现有些拉伤,不敢使劲,把护膝束在大腿上,速度明显慢了。这种速度基本延续到小海陀顶,其中无名山2到小海陀有一段下坡速度稍快见了点红。
小海陀经过较长时间休整后,以一种中速走下山脊,来到下降点,开始小心翼翼的下降,这时速度是慢而又慢,对于两个膝部有伤的人来说,这是灰常必要的。后期出山虽然已经基本是平路,但由于雨大雾浓,鞋里进水,仍旧保持是中速行进直到出山。
综合分析,如果队员身体没有伤病,那么在松海平台至小海陀、小海陀至下降点仍可节省一定时间,并在下降过程中也可适当提高速度,总用时可能会缩短半小时至1小时。
四、时间与坐标
最后,我们需要将主要航点的坐标和到达时间记录下来以供下次或他人参考,现在不需要再依靠脑子、笔和纸,也不需要录音笔,一切GPS都可以帮你搞定。在MAPSEND的waypoint菜单下,选择export输出,既可生成带标题栏的彩色excel表格,不仅快捷,还颇美观呵呵,很人性化。
包括经度、纬度、高度、时间(即你记录该航点的时间,不记当然就没有了呵呵,GPS记录航点是一键完成,不用那么懒吧~~),另外当然了,还有航点的名称,这个取决于你在记录航点时起的名字,当然起的中文名就是中文,英文名就是英文,不过有的型号的GPS不支持中文输入,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导入GE后再修改成中文。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你真正去用,每一件装备都会带给你安全、便捷和快乐。关于使用GPS总结活动的方法暂且谈到这里,输出的啤酒溪-西大庄科的时间和坐标算作小添头送给大家,以轻装穿越中等体能为基础,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