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源民间科考结果显示:源区荒漠化侵袭严重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历时100天,漂流500公里,行程18000多公里,由户外探险家、地质生态学家杨勇率领的“长江三源科学考察队”一行8人昨日在京发布了他们此次科考的最新发现。除了发现一处大型泉华台景观外,他们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也有了重要发现。

为给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供参考,自今年7月5日起,在《华夏地理》等单位赞助下,杨勇一行人分别前往长江的三个源头:当曲、沱沱河、楚玛尔河,完成了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长江之源调水区及通天河、金沙江等江河的独立考察研究。本次科考是一次纯民间的考察,队员包括具有丰富经验的户外探险家、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

发现一大型泉华台景观

考察队漂流的第七天,来到了当曲下游的巴茸狼纳峡谷,意外看到一幅从未见到的美景———垂高150余米的泉华台,这种规模及观赏性在国内已发现的泉华台景观中均属罕见。据了解,这座泉华台还经历了三次以上的地震位移作用,出水通道也相应发生了移位,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新老泉台,老的泉华台由于地震崩塌作用而遭到严重破坏,泉华表面已经风化塌落,而新的泉华台正处于发育形成中。

源区荒漠化侵袭严重

考察队发现源区荒漠化现象很严重,杨勇以12天当曲漂流为例,本以为会看到在地图上显示的沼泽湿地和支流水系,结果看到的却是失去了水涵养的沼泽湿地,已全面退化成稀疏草地。高原鼠兔、旱獭等全面占领这些稀疏草地后,大片草场被它们蚕食,变成一块块斑秃的草甸和一片片沙地。更严重的是,当曲河口已经出现沙漠条带,河两岸已经被失去水利联系、脱离了长江水系的盐湖所包围。杨勇认为,不久的将来,楚玛尔河等地也可能会像罗布泊一样,消失在沙漠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