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首届冬博会的滑雪产业论坛上,一位年逾花甲精神矍烁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一出场便被记者包围了。他就是全国第一位滑雪冠军单兆鉴。他退休后致力于推动大众旅游滑雪事业,是业内的元老级人物。此次是受邀参加冬博会。
近日,单兆鉴出生在吉林长白山的雪乡通化,在林海雪原中长大的他从小最开心的是上滑雪课,1954年他加入了滑雪集训队,从此走上了职业滑雪之路。1957年,通化市举行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滑雪比赛,单兆鉴一跃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一举拿下三块金牌,而且幸运地成为本届运动会第一个项目的冠军。从此,他作为全国第一个滑雪冠军被载入中国体育史。
但他的运动员生涯在1962年戛然而止,由于脚踝受伤,他不得不惜别赛场,成了一名滑雪教练。和冰雪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后,他仍投身大众旅游滑雪行业,为滑雪运动的普及四处奔波。
单兆鉴说,中国现在200多个有规模的滑雪场加在一起,也不如国外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滑雪场。他希望中国滑雪场的管理人员,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来吸引消费者。
谈到新疆的滑雪旅游,他说,和东北相比,新疆的滑雪场有许多天然优势。建立滑雪场要具备基本六要素:雪、山、气象、水、道路、客源。新疆冬季没有东北温度那么冷,感觉舒适;雪场离市区近,费用低。新疆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但是乌鲁木齐滑雪场太多,像小煤矿一样,规模设施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小雪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存在,一定时期以后一定不能存在。在小雪场里滑雪就像在庭院里骑马、在胡同里踢足球一样,感受不到滑雪运动的魅力,同时也是对冰雪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把这个产业做大。
此番来疆,单兆鉴有一项重要使命:发布《阿勒泰宣言》,难怪他一站在台上,就手持《宣言》,请记者尽情拍照。
这份“宣言”说来话长。上个世纪80年代,单兆鉴担任中国滑雪协会副秘书长时,一位美国朋友向他打听:中国是滑雪的发祥地?单兆鉴愣住了,他还不知道呢。几年后,在日本札幌冬季运动博物馆里,他发现了一张与众不同的地图:两个粗重的箭头同时从中国阿勒泰出发,分别指向北欧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图上面用日语标注:古代滑雪发祥地。在这个博物馆里,他甚至看到了来自阿勒泰的古老的木制滑雪板。此后,他又在俄罗斯的教科书上看到了同样的资料,从此,阿勒泰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单兆鉴的脑海里。从1993年开始,他开始致力于考证阿勒泰的滑雪文化。
这里的发现让他兴奋不已。差不多在一万年以前,每到冬季,阿勒泰冰天雪地,人们出行困难,当地古老的游牧民族,就用木板粘上马的小腿皮,再系上牛皮绳制成滑雪板,这就是现代滑雪板的雏形。在现在的一些蒙古族自治乡,有些牧民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滑雪板。
《阿勒泰宣言》提出:将每年1月16日作为世界滑雪最早起源地纪念日,在这一天坚持在阿勒泰举行古老滑雪比赛,以使毛滑雪板滑雪的古老传统得以传承。还要在阿勒泰市修建世界滑雪起源地博物馆,让古老的滑雪文化得以保护。单兆鉴兴奋地告诉我们:“明年1月16日,我们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阿勒泰是世界滑雪运动发祥地。”
穿着一件红色滑雪服的单兆鉴认真地说:“阿勒泰滑雪文化已经被埋没了许多年,这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从事滑雪事业50年,有义务、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