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在路上—广州-拉萨自驾行[组图](二)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4天

2005年10月25日:虎跳峡—德钦,晴,行车338公里。

大清早醒来,跳下床就掀开窗帘外望。不错,天空白净无云,只是高山阻档了阳光,让它还未能照射进峡谷中来。结完帐走出酒店门口时,不知是幻觉还是什么,总觉得虎跳峡方向似乎看到雪山的尖顶。事后回想,在桥头镇的那个位置,似乎是不能看到玉龙雪山的。

到停车场开了车,想都没想就拐进虎跳峡去,在路口被一姑娘拦住买了30元的门票。

转过一道弯后,先看到了玉龙雪山,一缕阳光正打在它的顶上,接着就看到了雪山下的金沙江。

峡谷尚未苏醒,在我往里走的时候,没有碰到别的车和游人。到了几年前到过的虎跳石上面的停车场,询问正在准备摆摊的小贩,得知通过那个隧道再往前去的公路已经可以通行,于是继续前行,沿着悬崖上不宽的公路,往峡谷中又走了几公里,看到石块上“山白脸客栈”和“双虎跳”等的中英文标记。公路边上两三幢似乎是客栈的木板房前,停着两三辆挂滇A牌的越野车,估记是有游客在峡谷中过夜吧。

顺着金沙江向前眺望,看到了远方一列朦胧的雪山。这奔腾的江水,为什么要冲破重重的阻档,义无反顾地向大海流去。地球的引力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但难道孕育了生命的水,它自己就真是没有生命、也没有意识的么?

对着雪山、峡谷、虎跳石各拍了几张照片后,觉得再往前走似乎意思不大了。早几年前,在峡谷中的公路还没有贯通之前,我和女儿在丽江城里四处闲逛时,曾萌生过念头,想跟着那些背包族老外一起,去行走这条经典的徒步线路,只因太太不断泼冷水,认为我养尊处优的身体靠不住,而女儿太小也吃不消,才打消了念头。没想到不过几年,只要花上几分钟时间,开着车轻轻松松就进来了,我的徒步虎跳峡之梦,也不用再去圆了。

掉转车头返回桥头镇,其间碰到不少拉着游客的大巴开始往里走,独自寂寞了亿万年的虎跳峡,又要迎来它暄闹的一天。想起当年“长江第一漂”的时候,这还是一个人迹罕至之地。随后的旅游大开发,却将这里的神秘与惊险变成了平常,平常得成为一个在大巴上摇摇晃晃就可以到达的景点。据说曾有个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去了北京上大学,一直在不停地奔走呼吁,阻止有关当局往虎跳峡里修公路,最后功败垂成。我们明白,很多东西是无法阻档的,想象着有一天,会不会有人在珠峰顶上建个直升机场,好把游客带上去。

在镇上简单地吃了些干粮,9时正,给家人和朋友发了条信息:“玉龙和哈巴雪山闪耀着金光,脚下是奔腾的金沙江。阳光灿烂,现在离开虎跳峡,往中甸方向。”

一驶离桥头,阳光已经照耀在公路上,两旁野花绚丽,忍不住就停车下去摘了一束上来,放在车头,心情亦如鲜花般灿烂起来。回来后有朋友看到我车头鲜花的照片,说我是个善于自我调节的人。

在拐过一道弯后,忽然发现前方的山顶后面,冒出一个纯洁得发亮的雪山尖顶,更加喜上眉梢。

往中甸的公路一开始依然是沿着那条潺潺小河的左岸溯流而上,但同印象中几年前走过的相比,更宽更直了。在一个正在维修的叉道口,看到路牌上写着“往香格里拉的新路塌方危险,请改道行走旧路”,并画了个往右过桥的箭头。我正犹豫时,前方驶来一辆破旧的卡车,车上的藏族模样的司机主动停车对我嚷:“走新路,不要走旧路,新路好走。”我再次细问,确认后,就继续沿新路而行,看到对面有不少来车,同时除有一些路段在维修外,也一直没有发现有什么塌方。看来是塌方已经处理掉,改道的牌子却还未拆。

几年前也是我开车走过的那段旧路,是一直在密林中溯河而上,印象中至少得一个多小时才能爬上山的。而新路在转了几个大弯后,一下子就冲上了中甸高原,远方一长列壮观的雪山突然而来般呈现在眼前。原以为要进藏以后,才能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没想到还在路途之中,就突然降临了。当时的感受,就好象一位正背着书包往学校走的孩童,才走到半路就被人告知今天学校放假不用去念书了一样,意外而又欣喜。

深秋的中甸高原,晴空万里,美色如画。公路右前方,远远的是长长的哈巴雪山,而后方的玉龙雪山此时也看得更加明媚。继续往前走,看到高原上一条婉延清澈的河流,看到了河流两旁黄叶红叶交相辉映的树林,看到山峦层层叠叠,远处的雪山则一直触目可见。刚刚翻过泥的田野被阳光一晒,蒸发出一层雾气,藏式民居和青稞架点缀其中。啊,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美景了,很久没有被如斯美景陶醉过了。

不停地停车拍照,我的行车速度还赶不上一辆大卡车,我不拍照时就超它,我一拍照时它又超过我。就这样时停时走,本来预计两小时的路程,竟然中午才到达。在中甸城外吃了午饭后,经过松赞林寺和那帕海,继续往德钦方向。从这里开始,对我来说,就完全是一条陌生的道路。

离开中甸往德钦,依然是很好的两车道柏油路,但公路在半山中盘旋,弯道开始增多。以往在这样的路面,我还是会开得飞快,但由于此处地形造成的心理因素,以及眼睛不时地要去眺望远方的又一排雪山,下面的一条深谷和两旁雄壮荒蛮的风景,行车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

盘旋而下后发现,原来下面的峡谷就是金沙江。从江的右岸过桥,驶入左岸,公路就一直开始沿着河岸而行。途中经过了几个小的村子,然后又过了滇藏线上的重镇奔子栏,发现这是一个比我一直想象的要大得多、繁华得多也漂亮得多的集镇,路两边有不少餐馆和旅馆。

过奔子栏后,公路也开始离开江面往上走。途中经过金沙江大拐弯,懒得跑到观景台下去看,就把车开到悬崖边上,隔着车窗拍了张照片。之后又经过了东竹林寺,似乎要拐进去一段,而我对于寺庙一向是没有兴趣的,决定不作停留。

公路越行越高,离开峡谷不久,看到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欢迎您”的大牌坊。

此时四周所见已全是雪山,下面则是间杂着不少树叶已黄的成片森林。我当时就认定从中甸过来后一直都能见到的大部分雪山,应该都不是终年积雪之山。据所查气象信息,就在两三天前,这一带下过一场大雪。后来从与网友的交谈中印证了这一推论,因为就在不到一周前,他们从川西出来经过这条线返回广州时,在这一带都没有看到什么雪山,而且树叶也没有这么黄。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我此行正恰逢其时。

只可惜此时太阳已在山后,近处的森林光线灰暗,逆光拍出的照片很难反映其色彩之美。

翻越白马雪山垭口前后,约有三四十公里的弹石路面,想来是因其在冰雪季节有防滑功能而特别修筑的吧,但这样的路面在进藏后的几个山口却都不再见到。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爬山后,终于到达4300米的垭口。此处风光无限,远可一览群山深谷之苍茫,中可近距离欣赏雪山洁白之巅,近则可见路两旁积雪未化的草甸、红色灌木和黄色森林。当然,经幡自然也是少不了的,随后若干天经过几座大山时,发现经幡往往都是垭口的一个准确标识。

我到达垭口时,已有一辆云南牌照的北吉越野车停在路边,车上戴眼睛的年轻人也下来在拍照。互相微笑点头致意,简单的交谈中得知他也要进藏。后来我发现,此人是租的车,且配有司机。

下垭口不久,又走回柏油路面。临近德钦前,远方忽然望见了梅里雪山。此时太阳已经下到山的那一边,梅里雪山的主峰顶上,笼罩着一圈金色的光环。据说梅里的主峰是很难见到的,虽然距离较远,光线也不是太好,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车猛拍了一轮照片。后来证明我当时的冲动是对的,果然第二天上午离开梅里之前,都一直没能再看到笼罩在云雾之中的梅里主峰了。

第一次与梅里雪山相遇,就看到了主峰,是否在冥冥中暗示着神灵对我这生活和事业中的历经磨难者还有一丝恩爱呢?一时对自己能顺利进藏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经过几小时的走走停停,临近天黑时,终于到了德钦。一小片房屋窝在高耸的大山脚下,果然如以前听一位朋友说过的那样:与那高山相比,那县城显得十分渺小。在县城一家餐馆吃晚饭时,看到街上不少老外。相信这群老外,也就是随后几天在往拉萨的路上一直与我前后同行的那一队人马。

依先前来过的网友的推荐,晚饭后离城继续夜行数公里,到达飞来寺新落成的明珠酒店下塌,酒店门前已经停放了几辆先到的小车了。据说在这酒店的房间,推开窗即可望见对面的梅里雪山,花130元挑了三楼靠外的一间房。

明天就要进藏了。心情没有多少激动,反而突然之间觉得有点空虚,我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有首歌唱道:“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可是,在我的心中,没有谁在那远方,人间也没有天堂。或许只是像乔治?马洛里说的:“因为它在那儿。”这位英国人,在我的父母都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去攀登珠峰,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执着时,他也只是那样回答。1924第三次试图攀登时,马洛里失踪了。尸体在半个多世纪后,才被后人发现。

入睡前我一直在想,其实我也并不是真的一定要去看到什么,我去西藏,就因为它在远方。

是夜天气寒冷,天空繁星闪烁。

清晨的虎跳峡,玉龙雪山和金沙江。

往虎跳峡里面去的公路。

离开桥头镇不久,看见前方山顶露出雪山一角,令人欣喜。

采束野花放在车头,心情如鲜花般灿烂。

新路拐过几个大弯,一下子就冲上了中甸高原。

上到中甸高原,哈巴雪山呈现在前方。

再回头,看一眼玉龙雪山

往中甸途中路边的景色

往中甸途中一小景

中甸的一条河流

那帕海附近的青稞架

中甸往德钦途中,进入金沙江峡谷前

金沙江大桥.这是过桥后回头拍的

金沙江峡谷中,一块平缓坡地上的奔子栏镇

金沙江大拐弯

上白马雪山的弹石路面,约有三四十公里

白马雪山,雪白树黄.

临近德钦之前,第一次来梅里,就看到了主峰.

第5天

2005年10月26日:梅里—芒康,晴,行车226公里。

拉了窗帘,不知外面天亮没有,还想睡睡懒觉,却已听见楼下依稀有人声嘈杂。连忙起床推窗外望,天色不甚明朗。梅里雪山的一列山峰全都笼罩在一层云雾之中,只山峰下一条巨大的冰川露了出来并闪耀着阳光。这条冰川,想来就是看到过介绍的明永冰川了。

楼下的公路上,十几个游客模样的人在寒风中穿着绒衣来回走动。有人在白塔前留影,还有人架起了三角架,看来都在等候云开雾散,以一睹神山真容。

在路边一家餐馆一边喝着稀粥,咬着大饼,一边等候。蓝天开始出现,但山顶的云雾始终不散,也没有很快能散的迹象。等不了啦,9点来钟,驱车上路。在驶到离对面的大冰川最近的路段时,才看到梅里雪山开始露出一些山峰。

冰川下面的山脚下有一村庄,并有一条柏油路面的岔路和指向明永冰川的指示牌。此后一路上,一直没见到先我而行的两辆小长安面包车的踪迹,估计车上那群讲粤语的广东姑娘们,就是拐进那条路下去看冰川了。而我的方向却是西藏,因而过冰川而不入,继续前行。

天空幽蓝,峡谷深处的上方,又是一列雪峰。柏油路很快没了,开始盘旋往峡谷底下走时,变成了沙石路面。路窄了些,但也不是很窄,会车是没什么问题的。由于我靠右是山一侧,左侧才是悬崖,所以会车时心理上也比较舒服。看到不少曾经塌方的痕迹,也碰到过一两次山上的小块碎石刚好掉下来,但都没让我感到有什么担忧,心中想着毕竟现在不是雨季。经过一个大拐弯时,见到5股水流,从看上去干涸而坚实的山岩中的孔洞中喷涌而出,形成5条瀑布,再汇成一条清清小河,感觉相当神奇。

顺着这条小河再往下,拐过一道急弯,钻过一条在山岩上凿穿的形状粗糙而未加任何防护的“老鼠洞”,就看到水色红黄、波涛汹涌的澜沧江了。

此后很长一段路,至少100多公里,公路一直都是在峡谷的谷底,贴近江面约几米到几十米而溯江逆流而行,不少路段就修筑在峭壁之上,塌方的痕迹随处可见,时而还要驶过一些漫过路面的小溪河。整条路从地形来看比较险恶,想来拍成照片足以吓倒一大片人,但实际行车其上,并不觉得有多少担心,因为大部分路面比原来想象的要宽,也比想象的平缓,只要不能开太快,弯道前注意鸣喇叭提醒对面的来车,就完全没有问题。但估计在雨季,这一段路应该会比较容易碰到塌方或泥石流。

沿澜沧江梅里大峡谷一直往上走的这段路,我以为其景色放到“滇藏———川藏”整条线上来看,都算是比较奇特雄伟的。山高谷深,岩石巨大而色彩丰富,植物稀少,仿若洪荒之野。溯水而上,路随山转,雪峰时现,常有一种通向秘境的感觉。我想,是的,去西藏,就应该是走这样一条路。

一边赞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一边就在想着,什么时候,我一定要带女儿来走走这条路。只有在这样的路上,你才能感觉到山的雄壮和水的奔腾,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路!

在一些感觉是山体滑坡后形成的相对平缓的半山,常能看到一些小小的村庄,几亩田畴,几许树林,好像沙漠中的绿洲。在这样荒蛮的地方,竟然有定居的人类,很怀疑那少许的田地,怎么能将他们养育,他们又是否了解外面的世界。后来发现,凡是在如此荒蛮的山壑间出现村庄的,总必有一股清流自高山蜿蜒而下,汇入浑黄而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或者澜沧江或者怒江,正是那一股清流,养育了世代居住于此的藏民。

公路在峡谷中要过两次桥,先由右岸到左岸,然后又由左岸回到右岸。经过云南境内最后一个乡镇佛山乡,坐落在江边不大的一块平地上,村头有白塔,路边有餐馆和客栈。对自驾车者而言,如果从丽江或中甸出发一天赶不到盐井或芒康的话,这里应算是一个可落脚之地。其实,在我原来的计划中,是想一天从虎跳峡赶到盐井的,因看过一个网友的贴子,说那附近有个温泉旅馆,只是由于中甸和白马雪山的美景,耽误了太多时间,才在梅里过了一夜。

出佛山乡不久,看到了对岸悬崖上的一段茶马古道,当时正好有两队马帮行走其上。古道从江的这一边看过去非常狭窄而且陡峭,马帮行走其上,给人一种不留神就会掉到下面深谷中的错觉。但我想如果真走过去看,那路应该不会像从这边看上去那么窄吧。停车拍摄,一直看着马帮往上走,直至消失在半山的山坳后面,直叹旧时入藏交通之不易,也不明白今日为何他们还要如此行走。后来查阅地图,实际上江的那一边,应该就已经是西藏了。而我在江的这一边又走了好一阵后,才来到一块残旧斑驳,写满藏文和依稀可辨的几个汉字“开放的西藏欢迎你”的牌坊前。

12时12分,通过牌坊,心情平静地进入了西藏。

公路开始离开江面向上走。转了几道弯后,前方高处出现了一排雪峰,对岸半山的平缓地带有一溜漂亮的藏式房屋,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景色如画。继续往上前行后,看到越来越多的村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两岸的半山上,公路边有餐馆、修车铺、小卖部出现,开始看到田地和劳作的农民。直到看到一坐房屋顶上的白色十字架———那座有名的天主教堂时,我才意识到已经到了盐井。

原来看过一些介绍,总想象盐井是一个峡谷下面临江的小村子,现在才知道不是,盐井是由好几个较大的村庄组成,并且分布在澜沧江两岸,多数房屋是建在半山高处,视野相当开阔。从公路附近的村庄下到江底,至少有几百上千米的落差。

当时光线甚好,对面高耸的雪峰和下面巨大的褐色的山岩,衬托着江岸这一边阳光洒布的藏居村落,景色美不胜收,忍不住停住车猛拍了一轮。

有辆破旧的大客车停在路边等客,几个城市背包族模样的年轻男子在边上交头接耳,似乎是在商量是否要坐上那辆破车。几个衣服比较脏的年轻老外,明显是和更加脏兮兮的藏民们一起坐另一辆脏兮兮的中巴车来的。想着自己开着宽敞的越野车,车上用品一应俱全,一时觉得非常腐败。其后在一家路边餐馆吃饭时,又见到一队好多男男女女的老外,拿着相机在四处拍摄,后来发现这就是昨夜在德钦街上见到的那队人马,他们是租了大约四五辆挂藏A牌的丰田陆地巡洋舰进藏,此后一直在快到林芝他们有一辆车出事之前,这支车队都一直和我前后而行,并且在芒康、波密都和我在同一间宾馆下塌。

吃完饭继续前行时,已经快两点钟了。在一个拐弯处,回首峡谷底下,看到了规模甚大的一片梯田状的建筑,想必那就是晒盐的水池。据资料介绍,在澜沧江边打出的井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盐井就是因之而著名。

出盐井后,公路沿右侧而上,渐渐离开峡谷。可以看到盘旋的公路婉延而上,消失在一个大山坳后面。一路不断回望深邃的盐井峡谷,一边驱车向前,好长时间才爬上山坳。期间过了一座新落成的大桥,明显是为避开险峻破碎的山体而建。

在这里,公路就暂时告别了澜沧江。而此处的山上,已不再是峡谷中那种寸草不生的红褐色、矿兰色和矿绿色的岩石,而是森林密布。路两边,秋林尽染,层层叠叠,流金溢丹。在雪峰的衬托下,分外壮丽。车子在鲜艳的色彩中穿行:艳丽的黄色,耀眼的红色,淡雅的紫色,自然还有碧艳的绿色。以黄色居主色,而那黄,还不是单一的黄,有亮丽的明黄,成熟的橙黄,娇嫩的鹅黄。那黄叶子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感觉质感很厚实,如橡胶一般。高原的秋色竟然如此五彩斑斓,让人晕眩。

在一片接近山顶的黄树林附近,我停车下来拍照。此前我下车拍照多数都是不熄火的,但这次,竟然鬼使神差地熄了发动机。等我拍完照片再上车扭动点火开关时,他妈的,怎么毫无反应。又试了几下,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一开始还并不慌神,按过去的经验,认为多半是电瓶的接头松了,于是打开车盖去拔弄。但弄来弄去,还是没反应,一点电都没有。感觉有些不妙,又想到是否保险丝断了,再去揭开保险盒来检查。说实在的,开了十年车,从来没有弄过这些玩意儿,我连保险盒中的保险丝怎么查看,究竟哪是保险丝,哪是继电器也分不清。折腾半天,完全不得要领,终于灰心,手足无措发了一阵呆。

站在路边,回想起两个月前叫人帮我去换个新电瓶时,车拿回来后我就觉得那电瓶看上去挺旧,完全不象新的,却又未加追问;回想起这次临出发前,也曾想过是否要备一只电瓶,但想到换了也才没多久就算了……开始懊恼起来。正在此时,听到后面有车辆驶来的声音,过了一两分钟,那车驶近,看到是一辆藏B牌的长安小面,连忙拦车求救。车上共四人,中年司机和前排另一位穿着一身脏兮兮工作服的师傅很友好,一听说车发不动了,就靠边停下过来帮忙查看。我注意到,车后排一位戴眼镜青年模样的乘车人,下了车一言不发就往前步行走了,另一中年乘客在此期间则一直没下车。

司机和那师傅感觉都是藏族,而且对修车很在行。一过来就很专业地四处检查电路和保险盒,那师傅还爬到车底查看了一轮,又弄了条电线在两个电极上对碰了几下后,断定故障的原因,是我的电瓶一点电也没有了。于是我提出从他们的车上过电,而我车上也备有过电的专用线。司机和师傅很热心,同意倒车回来过电。没想到,司机过去一发动他的车,竟然也打不着火了,但随后我发现那对他们那辆破车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只见那师傅二话不说,拿了个起子探头到车底怎么触弄了一下,车发动了。再把车退回来,和我的车并排。过电极顺利,几个夹子夹好后,我一拔点火开关,车就发动了。关好车盖后,我掏出50元钱,给两位热心师傅表示感谢,他们也不客气地收下了,然后先行开车离开。

没想到的是,当我跳上自己的汽车正要松开手刹前行时,车又熄火了,然后又打不着。此时长安小面已离去三四十米,我大喊大叫他们也听不见了,一时十分丧气。只好继续站在路边,等下一辆路过的车。过了大约十多分钟,终于听到后面又有来车的声音,等那车转过山坳时,发现是辆滇牌的卡车,挥手拦车,那司机理都不理,也不减速,径直就开了过去。又等了至少有二十分钟,再次听到了来车的声音,仍然是从后方过来的,看见是辆滇牌的皮卡,决定站到路中间拦下。年轻司机虽然比不上前面那辆长安小面的师傅热心,但也没有显示出不高兴,下来后就按我的要求打开车盖,让我过电,一下子又发动了。吸取上次的教训,踩了几下油门,感觉不会再熄火后,向皮卡司机道谢后才让他离开,并且没有掏钱给他。

一开始,一直不敢再停车。也不敢太快,想着尽量不要刹车,而是一直踩着油门,免得熄火。走了一段,感觉平安无事,看到路旁美景,还是忍不住还是冒险停下车来拍照,只是由此一路到芒康,都不敢再熄火。

翻过4200米的红拉山口,极目远眺,群山苍茫,雪峰林立,而近处的森林中,积雪未化,这才开始真正感觉到,自己已经来到了西藏高原。在我的想象中,穿越峡谷上来后,高原就当如此辽阔,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油生。

下了山坳后,见到一条婉延曲折、水色碧蓝的河流,沿河而行,是平缓的山谷地带,两旁不少农家,刚收割的青稞堆积在屋顶上。牛羊开始增多,路上羊群时常档道。而路边的孩童,每当车过时必定驻足举手向你敬礼,令人备感亲切。

虽然是土路,然而平缓,弯道也不多,时速可达80到100公里。头顶蓝天白云,沿着河谷时而拍摄,时而狂奔,于傍晚六时到达了进藏后的第一个县城芒康。

芒康县城看上去很衰败,街两旁的店铺也比较土气,路上的行人多着藏服,第一次感觉到西藏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一件事是找修车的地方换电瓶。一直穿城而过,到了一边指向拉萨,一边指向成都的三岔路口,这才看到一家修车店。下来一问,说四川话的老板娘说只有加水的电瓶,分230和280的两种,并推荐我用贵的一种。讲了一阵价,一点也不肯降,没办法也只好将就。

熄火后再试试,果然还是打不着火。小师傅拆下我的电瓶测试后,也得出没一点电的结论。在他为新电瓶加水预充电的时候,闲聊中得知他是湖南邵阳人,以前在广东茂名修过几年车,四个月前来到芒康叔叔开的铺头帮忙。他那叔叔,应该就是讲四川话的老板娘的老公,脸和手都已经晒得黑乎乎的,说是到芒康已经8年了。小师傅来的时间虽不长,脸却已现高原红,两只手干裂得厉害,都缠着长长的胶布条。再看我自己的手,这两天虽然都有擦润肤露,但由于一直紧握方向盘,保护不够,也干得开了裂,右手拇指处裂开一条深深的口子,血都渗了出来。

在我等待换电瓶的时候,来了几个穿着半藏半汉服装的半大小子,头发长长的,脏兮兮的,站在我掀开了车盖的车头,指手划脚在看,其中一个还两只手握在水箱管上,弄来弄去,后来我才明白他是在借那管子暖手。在那当儿,我心中闪过一丝不快,我走过去,想赶走他们又怕招惹是非,不赶吧又为这些家伙老围着我的车而有些不安。此时一小子转过头看到我,竟用还能听懂的普通话厉声说道:“这车是你的?”我只好挂上笑脸说是。好在他们没再弄什么,不多久就走开了。

等了一个来小时,新电瓶才充好电,换上时快8点,已经完全天黑了。转回县城里面,找到一家看上去比较明亮的餐馆,坐下后发现店主店员全是讲四川话的。正要点菜,突然停了电,出去一看,不单是店里停电,整条街都没灯光了,店员称是全城停电。我车上充电的应急马灯派上了用场,拎到店里,比店家点的蜡烛明亮多了,惹得店主十分仰慕,说这玩意芒康没有。

草草吃了饭,打听到县城最好的康顺宾馆所在地,开车转过去后,发现原来所谓的全城停电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半个城停电而已。康顺宾馆就在汽车站附近,那里就没有停电。宾馆四层高,标准间128元一间,有卫生间但却没有热水,原因是二楼的水压不够,热水器无法工作,空调器也是坏的,只是房间、寝具都还算干净。我入住后发现香烟没了,跑到街上的小店买烟,上楼下楼,来来回回,完全没有感受到气喘什么的,资料显示这里海拔已经是3870米了,看来高原反应暂时还与我无缘。这时才想起,出来时还想过要记得在中甸或什么地方买氧气瓶的,结果一路过来只顾看美景,早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一众租了丰田车队的老外也在同一宾馆住,他们可能在盐井呆了较长时间吧,竟然比我到得还晚。

外面气温零度以下,水冰凉,只洗了脸漱了口,脚都懒得洗就睡下了。或许是因为连续两天美景不断,精神太兴奋的原因,前半夜老是恍恍忽忽地做着梦:自己在峡谷中的悬崖上开着车,惊险万状……

早上离开梅里时拍下的,往下延伸的是明永冰川

柏油路是去明永冰川,而前方的路是往芒康方向,即将下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前

下澜沧江峡谷前,可眺望到前方西藏方向的一排雪山

山体间奇妙地涌出五股瀑布,汇成一条溪河

钻过这个老鼠洞后,就可下到澜沧江谷底,这样的老鼠洞在峡谷里要钻好几个

澜沧江峡谷,公路沿山壁而行

云南省境内最后一个乡镇--佛山乡

江对岸悄壁山的茶马古道,马帮正行走其上

开放的西藏欢迎您!12时12分,驶进了西藏

离开峡谷向上走,来到了美丽的盐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