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在中国随处可见可闻的“陈词”,但现实中的状况常让人疑窦丛生:不管人迹罕至的深山还是游人如织的胜地,都挂起了生态旅游的大旗;不管一无所有的荒漠还是一应俱全的景区,都号称生态旅游的基地。生态旅游,真的是哪儿都可办?真的是这么随便办?真的有这么多人喜欢生态旅游?中国的生态旅游真的就有特色?在旅游业已经成为诸多地方第三产业的龙头和生态保护在环境保护中地位日趋重要的今天,即便只以科学的名义,这些问题也非问不可。而寻觅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像任何科研一样,也必须从概念起步来探讨
生态旅游到底是什么?
生态旅游这个词组,本身就容易有歧义:生态和旅游,到底是谁修饰谁呢?是生态当定语的旅游还是生态在前的旅游?本来,这个词汇产生时是很清楚的。“生态旅游”一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其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则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换言之,生态旅游并非一般意义的偏正词组,而是生态保护在前、旅游发展在后的一种旅游形式。有一句著名的话可以将这些学究味的定义深入浅出: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要分清中国随处可见的生态旅游到底在哪些方面不符合这个定义,可以从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两个特点着手:
第一,保护性
严格来说,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比较而言,保护性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它要求旅游的开发商和消费者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例如观鸟,传统旅游允许旅游者甚至旅游设施贴近鸟到影响其生活的距离,而生态旅游则只能采用对其影响最小的方式———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
第二,专业性
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且这种要求是两方面的:既要求旅游开发商在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体现出专业性,以做到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的同时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原样;也要求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及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和能力的游客。因此,生态旅游很强调科技含量。例如,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规模,必须控制游客量并对游客进行游前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环境监测评估以及严格的环境管理。
正因为此两个特点兼顾了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按此概念和特点来衡量,中国多数地方宣称的生态旅游,都并非可持续发展的旗帜而只是招客的幌子而已。不少旅游经销商甚至将“生态”二字做为其推销的广告词,用“生态旅游”幌子包装非生态旅游产品向旅游者推销;也有些人把生态旅游当作了生态消费旅游,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作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润。例如,国内不少自然保护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十分热衷于发展所谓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大批游客,不惜乱砍乱伐保护区内的森林,大建宾馆、饭店和各类娱乐设施。此外,对旅游者既没游前教育,也无数量限制。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退化。
当前中国的生态旅游为何走入了误区?
旅游业其实本身已算得上相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再生性地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在许多方面算得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且,如果发展生态旅游,还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因此,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应该较易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所谓可持续发展状态。面对既要发展又不要污染的现实形势,旅游业理论上是与环保形成冲突最少,目标最为接近的产业,应该可以达成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局面。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旅游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迅速跨越工业化阶段而后来居上,因此,全国上下,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拉动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大旗高扬。结果,旅游业发展中经济指标至上成为旅游开发商主观上的不二法则——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大兴土木是第一步,第三产业全面跟上是第二步,牟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生态保护原则无一不废其用自然成为结果。即便是自然保护区,景区城市化、环境人工化也成为普遍现象,尽管这种旅游开发一般都打着生态旅游的幌子。
更应关注的是,这种主观也得到了客观的支持——旅游者与旅游业从业者在这方面有共识。在现阶段的我国,大众对旅游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对前三者要求较高,一句话,玩得要舒服、不累。而在舒服游客的同时,旅游公司就会因为消费的项目多了基数大了总的利润额也提高了,这是一件双方皆大欢喜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心理,自然大家都用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来发展所谓生态旅游,只看经济指标。结果,生态旅游就被当成了一种卖点,一种市场营销策略,现实中的生态旅游幌子和生态旅游实质变成了两张皮:到处都搞生态旅游,到处搞的都是绝对不生态的旅游。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称得上已误入歧途。
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并非用生态旅游替代传统旅游,而是发展起了一种特殊地域上适合特殊受众的特殊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大众”相比,生态旅游从受众——合格的游客到其存在形式——必须将游客数量限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都称得上是一种小众旅游。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不仅当不成第三产业的龙头,对大多数地区来说也当不成旅游业的龙头。
而且,这种冒牌生态旅游的危害甚至大于传统旅游:尽管旅游业的开发者总在说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小,但能够开发旅游业的地方往往是对环境变化异常苛刻和敏感的地方,若不是旅游业,其他产业根本就不可能迈过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产业门槛。正因为旅游业对各种保护地破坏的隐蔽性,才使得恰恰是看起来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最有条件和可能成为保护地最大的杀手。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出路何在呢?
尽管中国目前的生态旅游有“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也的确有旅游商和旅游者的素质欠佳的障碍,但就生态旅游而论,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和管理的问题。这是因为比起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旅游应当是我国生态型旅游地的最佳发展策略。而且,要让迷路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走回正道,出路并不难找:用生态旅游的两个特性来要求两方面参与者——旅游者和旅游商。
对于旅游商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适度开发,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可以这样的说法来转化这三句“公文”:生态旅游是精英旅游,是品牌旅游,是文化旅游,如果�加盟Φ靥醯募苁评纯ⅲVぶ换帷盎跞焖狻⑶煊霉狻薄R且砸煳鞣焦笞寤�旅游潮流的架势来开发,一个景区就可以成为开发商的传家宝。另外,旅游是一个利用资源的产业,不过,除了自然资源,伴生的文化资源也是产生旅游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单纯的利用自然资源,除了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或者不好保护外,也难以刺激旅客多层次多角度长时间高强度消费,难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的产出。所以,为了保护,也为了产业的效益,挖掘文化资源是搞好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向。像云南的迪庆,本来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就是巧妙利用了香格里拉的概念,将资源重新包装,在没有多少人为改造的情况下办成了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
对于旅游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正确的旅游价值观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上。可以用老外同志的“三讲”来说明为什么要在旅游中强调保护性:在我国的穷乡僻壤活动的那些风餐露宿却满面红光的发达国家的老外,他们难道一出门就放弃了对现代文明的习惯?答案是他们认为旅游尤其是原生态景点的生态旅游本来就该是这样:①一年到头身体养尊处优,精神疲惫不堪,用一周时间让两者的感觉颠倒一下,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这是讲公平;②汗水才是增添旅游魅力的香水,汗流浃背之后才收获心旷神怡大开眼界难道不是身心俱佳的最好休闲?这是讲效益;③为了某些人妄图在精神上不劳而获,给鬼斧神工(自然景点)或者巧夺天工(人文景点)抹黑,剥夺子孙原汁原味的享受权,难道不该挨骂吗?这叫讲正气。当然,这种心态是文明进步的结果,尤其是物质文明进步的结果,要慢慢培养——“一个贵族要培养三代嘛”。
体现保护性在实施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只要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和正确引导旅游者就可以了,并不存在实施上的能力问题。真正困难的是生态旅游的专业性。对旅游商而言,专业性意味着旅游开发的前、中、后期都要有科学理念,而这又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完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开发法规及管理办法并依法规划和监管。对现阶段的我国来说,这样的专业要求是很高的,毕竟生态旅游这样的小众旅游很难在三五年内就看出比传统旅游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为一个看起来的低效益付出那么多的专业劳动完全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式思维;同样,对旅游者而言,从简单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回去一问,啥都不知道”的传统旅游发展到以体验探究感悟为主线、以科学文化文明为准绳的生态旅游,恐怕比“三讲”更困难。正因为此,将加强生态旅游专业性的能力建设放在第一位是在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特色。
从概念、误区中找到出路,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的大好前途还是可望可期的,只是在到处招摇过市的生态旅游幌子误导下,生态旅游这面可持续发展旗帜不知道能不能飘扬到其名副其实的那一天。但愿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能在不断的反问、反思中尽快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