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春初,我们一家三口骑切下扬州,驾大切诺基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扬州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历史上扬州曾经是一座非常发达的商贸城市、通商口岸和交通枢纽。“腰缠万贯骑鹤上扬州”中的扬州虽然指的是当时的建业(南京),倒也道出了扬州的巨大诱惑。但是,清朝后期盐法改革后“无可奈何花落去”,扬州逐步衰败。到上世纪40年代,人口由康乾盛世的50万减至8万。
目前扬州的主要景点包括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古运河景区和古城区;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明寺;何园、个园、唐城遗址等。
清晨大小领导还在睡懒觉,我独自一人在霏霏细雨中沿小秦淮河和护城河游荡。这里曾经是许多文人雅士、高官巨富流连忘返的地方。“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贾岛)“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现在岸边座座重建的青楼已改成了茶社,小姐们也多转成了地下工作者。都说扬州出美女,可我只见满街的恐龙。正如小妖所赋:“残桥霏雨 浪子独叹 才子终不见 佳人无芳踪 秦淮风月只在追忆中”


护城河畔有小苎萝村遗址,据说该村曾出了个绝代美女,故以西施故里苎萝村称之。美女早不见,只有一个最近立的石碑来招揽游人。看来为了振兴扬州这个古城,作古已久的美女也要发挥余热。

离小苎萝村不远有个专为乾隆皇帝游扬州建的御码头,离码头不远就是当时的国宾馆天宁寺。因为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障碍,因此御码头的“码”去掉了石字旁。乾隆皇帝曾题:“小艇沿流画浆轻,鹿园钟磬有余音。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不过,在众多的王公大臣、地方官员的簇拥下,风流的乾隆帝寻花问柳时怎能放得开呢?还不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摘下乌纱一身轻呢。

幽静的小秦淮河,将扬州新老城区一分为二,东边的老城和西边的新城。老城划为保护区内的老房子保存完好,诉说着扬州过去的繁华:“画鼓清萧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吴师道)

衙门府

东关街属于普通居民区,洋溢着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


号称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个园。
东园门是江主席重游故居时重建,故称江宅门,门内是过去盐商居住的豪宅。江主席的叔叔是专门为盐商看病的医生,因此也得以在此居住。那时普通百姓是不能随意出入的。


老城保护区外的旧房子正在拆迁,展示扬州正在经历的巨大变迁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与冲突。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说起扬州,就不能不提运河。悠悠运河水,记载了多少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汴水留,泗水留。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

东关古渡

“陆地去行舟”的古运河

最近挖掘出来的古城门遗址。
扬州最出名的景点非瘦西湖莫属。除了乾隆皇帝以外,许多名人雅士都曾在此饮酒赋诗,寻欢作乐,留下了许多传世佳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 (惺庵居士)

船娘们长的还算端正,但缺乏淳朴的气质。

小金山:“比江上金山小小,望天边银海迢迢。”

钓鱼台:乾隆皇帝曾在此垂钓。

五亭桥又叫莲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