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镐的选择与使用

在这里要说的是小冰镐(Ice tool),它区别于通常的大冰镐(Ice axe)。给它的定义是重量一般在600~800克之间,长度为40~55厘米,主要用于攀登自然冰壁,或者是爬几乎没有什么冰的岩壁(dry-tooling)和冰雪岩混合路线,或者是人工制造的冰壁。
当攀冰者在谈论使用冰镐的感受时,常常只是依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这是不全面的,比如当觉得使用冰镐时肘部的摆动性很好时,也许别人需要的是好的向下入冰的性能。而冰镐的重量越沉,就意味着击冰次数的相对减少,但如果小臂力量不足,疲劳的感觉就会很快出现。所以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最好尽可能多的体验各种不同款式的冰镐。很多冰雪器材厂商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款式,以适合在不同冰况下使用。在了解它们的本质之前,需考虑一下这些冰镐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镐柄:
小冰镐按镐柄样式可分为三类:直柄镐Straight-shaft、弯柄镐Bent-shaft、技术型无腕带弯柄镐。
直柄镐如:Guide、Pulsar、Super Fox等等,适用于攀登80度以下冰壁以及登山使用。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技术性攀冰镐都是弯曲的,他们在镐柄的上方都有一定的弧度,有的弧度较缓和,有的弧度则很大。当你在陡峭的地形上攀爬凸冰或冰挂时,弯柄的冰镐将是很好的选择。当然,那些镐柄弧度较大的冰镐在较缓的冰壁上则失去了优势。这些具有弧度的弯柄冰镐适用于攀登大角度冰壁和冰屋檐,也是阿尔卑斯攀登的最好伙伴,在雪坡和冰岩混合地形也能发挥优势。
技术型无腕带弯柄镐如Petzl-Charlet Nomic 、Petzl-Charlet Quark Ergo 、Black Diamond Fusion 等,适用于攀登80度以上的冰壁,及冰屋檐和冰岩混合路线。
一般来说,手柄周长小些的冰镐容易抓握控制,这一点对于手掌大的人来说体会更深,对于手掌小的女性细柄冰镐比较合适。现在许多小冰镐的镐柄末端都有突起的柄托,使用时抓握更轻松,这是很好的设计,但是当登山时需要将冰镐插入雪里进行保护,这时候末端的突起反而成了阻碍。
镐尖的选择:
狭窄的镐尖在击入易碎冰面时所造成的冰面碎裂要小,但镐尖容易弯曲或折断。对于一个攀冰者来说,保护和调整镐尖是一项基本的日常工作,大部分新镐尖只需做一些小小的调整就可以使用。
镐尖的形状通常分为四种:
经典型Classic—向下低垂的造型,用于登山和混合路线的攀登;
香蕉型Recurved—有一条向上曲线,适合攀爬悬冰挂和冰柱。
直线型Straight—也称为阿拉斯加型,适合寒冷冰况下的攀登。
管道型Tubular—通常在不瓷实的冰况下使用,比如:蜂窝状冰或软冰。
腕带的选择因人而异:
腕带的选择因人而异,有些冰镐在购买时腕带已经配好,但未必合手,合适舒服的腕带对于攀登很重要。
好的腕带在提供拉力时不会勒痛手腕。如果腕带固定位置在镐柄中间的平衡点,则腕带受力时镐头不会向一侧歪,镐离手后拿回冰镐时也很方便。但一些攀冰者喜欢把腕带固定在镐柄的头部,这样手的自由活动空间会大些。
注意重量和重心的不同:
小冰镐的重量一般在600~800克之间,对于力量较弱的和喜欢爬长路线的朋友来说,应选择重量较轻一些的镐。这样,在挥镐时可以节省力量,提高效率。
通常,重量集中在冰镐头部,对于不同品牌的冰镐,其重心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Petzl-Charlet冰镐与Black Diamond冰镐相比,Petzl-Charlet重心靠上,靠近镐头处,而Black Diamond重心略靠下一些。力量较弱的适合用重心靠上的冰镐,力量较强的可选重心靠下的镐。
其它提示:
在选择冰镐时,要注意镐柄的粗细是否合手,手小的人若使用较粗的镐柄,那么在挥镐时,镐的方向就不容易控制得很准确,而且手抓握时也费力,容易疲劳。还有腕带的选择,由于在攀登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器械操作,所以最好选择快摘腕带,使操作轻松快捷。另外,攀冰时还应带专用攀冰手套,它可以起到保暖、防水和防磕的作用。
冰镐的使用
攀冰运动主要耗费上肢力量,所以要求攀登者要有一定的臂力和握力。如果你的冰镐配有腕带的话,在攀登前,首先要调节好腕带的长度,套上腕带,手握镐柄,垂直上举冰镐,感觉腕带刚好托住手腕为合适。
挥镐的动作是:举起冰镐,上臂略微后引,肘关节略微弯曲,以胸肌和肩部肌肉带动上臂挥镐,同时肘关节伸直,使镐尖以弧线轨迹接近冰壁,当镐尖快劈到冰壁的瞬间,手腕向前下方转动,同时略微施加一些向前下方的拉力,使冰镐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角度敲入冰壁。对于镐柄弯曲较大的冰镐,转腕的动作可略小一些。
对于不同的冰况,要采用不同的敲击方法。对于较软的厚冰,准确有力的一次挥镐便可打牢。如果冰壁厚而且硬,就要选择平整的地方落重镐,一般第一镐略轻,用来清除冰壁表层不结实的冰壳,第二镐略重,使镐尖尽量深入冰壁。如果冰壁较薄,或是悬垂冰挂,则落镐要轻,防止冰壁大面积崩塌。如果是镂空的冰挂,就要轻轻的敲出一个小洞,然后采用挂镐的方式攀登。在砍冰时,若有大块碎冰落下,应提醒其他人员避免砸伤。
当镐尖敲入冰壁过深时,取镐会很困难,此时切忌横向的左右扭转冰镐,这样会使镐尖扭曲变形甚至于断裂。取镐应垂直于冰壁向外反复抬冰镐,或向上方推镐的锤头或铲头,用镐尖的刃部去切冰,从而使镐尖松动、取出。
如果你的冰镐配有腕带,在攀登时要学会利用腕带休息。当镐尖很好的固定在冰壁上时,可将握镐的手放松,胳膊伸直,用腕带拉住手臂,使手臂得到放松,以减轻疲劳。
冰镐的保养
大部分新镐需要你在使用前用锉稍加润色一下。但是当你爬过冰岩混合线路或者是薄冰线路后,就需要休整一下镐尖了。下面是怎样锉镐尖的说明。
冰镐尖多为钢质,要及时清洁,防止生锈,还要防止被硬物重砸。要保持镐尖的锋利,当你有一定攀登感受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镐尖改成更锋利的形状,注意应使用锉刀,不要使用电砂轮,以防镐尖退火变软。
镐尖要锉得尖一些,上边缘应锉成锋利刃状。如果角度太钝,入冰和取镐都会受影响;角度太小,则碰到岩石易受损。为了更容易将镐尖拔出,可将镐尖前部齿牙磨短一些、尖一些。多次锉镐会使镐尖越来越短,当镐尖磨损过多时就需要更换了。
冰镐介绍:
下面介绍几款Petzl的攀冰冰镐,供大家参考。其中包括:Aztar、Quark 、Quark Ergo 、Nomic 等。

Aztar适用于攀爬80度以下冰壁及登山使用,Aztar的镐头和铲头具有轻型设计,适于攀登较长路线。镐柄易于插入硬雪中,可作确保点使用。

Quark适用于攀爬陡峭的冰壁或悬垂冰挂,也可登山使用,Quark冰镐配有快摘腕带,攀登操作时更方便。镐柄配有护手托,即使不用腕带也能很稳的抓握,在登山使用时,可将护手托拆下,以便于插入硬雪中,作为确保点使用。


Quark Ergo 和Nomic是技术型冰镐,适用于攀爬各种角度的冰壁或悬垂冰挂,适合冰岩混合路线或用于Dry tooling使用。Quark Ergo 略重些,适于力量大的人使用,Nomic更轻巧些,更有利于技巧的发挥。
Nomic冰镐在设计上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可调手柄,可适合不同的手部尺寸;在攀登过程中转换把握位置时,镐尖的移动很小,可保持冰镐的稳定性。橡胶手柄具有隔热能力,更有利于抓握。镐尖具有配重调节,可适合不同力量的人。挥镐时,镐的重心集中在镐尖的尖端,挥镐容易,落镐稳固。Nomic冰镐去除了锤头、铲头,在使用中更灵巧,更适合高难度的冰岩混合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