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十一”长假,我们从北京驱车北上,一进入内蒙境内,就感受到了与内地截然不同的风景。蔚蓝的天空中,不带一丝云彩,辽阔的原野上,泛黄的草场一望无际。平坦的公路如同一条银带,嵌在这天地之间。时而从车窗掠过的孤木,挺拔而伟岸,却使人有种孤独之感。正在我为孤木伤感之际,一群洁白的绵羊,闯入了视线,不觉令我为之一惊。虽然早就预料到会在内蒙见到羊群,但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羔羊。在空旷的草原上如同一朵盛开的可以移动的白色鲜花。我们停下车子,走到这白色的鲜花旁边,牧羊人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并和我们留影纪念。

公路

洁白的羊群
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羊群,我们继续前行。又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跋涉后,临近傍晚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达里湖。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个小镇子暂时落脚。
黎明的时候,伴着太阳冉冉升起,车子也开始在路上飞驰。一条浅浅的溪水随着公路,忽左忽右,汩汩地流着。忽然溪边闪出一片林子,每株树干都笔直向上,奇妙的是,树叶是明黄色的!不知道是不是气候的原因,北京秋天的银杏树很漂亮,但是没有这里的明黄色的树叶漂亮,伴随暗红色的山坡,湛蓝湛蓝的天空……

公路一角

林间小径
达里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是东北亚最重要的候鸟集散地之一,被称为“百鸟乐园”,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目前在这里已查明的鸟类有16个目36个科共160种。2001年这里成立了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达里湖之水上乐园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内陆湖泊生态系统,遍布保护区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占保护区总面积35.8%的重要的湿地,它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起到了主导作用。
保护区西北部的玄武岩台地及湖积平原上是宽阔坦荡的大草原,这里发育着内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义的栗钙土禾草草原。在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上,是别具特色的榆树疏林草原景观区,它是草原地带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在保护区东南部的波状沙丘中,沙坨地植被与湿地植被镶嵌分布,这里疏林、灌丛、草甸、植被及沼泽植被环状分布,从而构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沙地草原景观类型。大面积的湖泊湿地成为野生鸟类的天堂。
塞外天鹅湖――达里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贡格尔草原西南部,距离克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90公里。达里湖又叫“达里诺尔”,蒙文中“达里”是海的意思,“诺尔”是湖的意思,“达里诺尔”这个名字正是形容它的广阔如海。

达里湖
达里湖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湖周长百余公里,呈海马状,湖周围草地缓升,百里天际,仅东南角地势下沉,曼陀山斜横而出,视为屏障。其西北部为波涛起伏、宽阔坦荡的台地草原和湖积平原草原景观,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沙地景观,中央和东部是以达里湖为主的独特的高原内陆湖群景观,以及由河流和湿地发育形成的湿地景观。达里湖还有岗更诺尔和多伦诺尔湖两个姊妹湖,亮子河、贡格尔河、沙里河宛若引线一样将三个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面积238平方公里的高原湖区,总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3米。当湖面平静,宛如镜状;当气团变生,便波翻浪涌。
登上湖边砧子山观湖晨曦,赤如金丹。达里湖历来就以瑞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闻名于世。正如清代诗人王枢所赞“中涵岛屿水平铺,绝妙禽鱼飞跃图,自古英雄勤远略,至今留保大日湖”。

达里湖

达里湖
砧子山位于达里湖北岸,因为外形如同打铁用的砧子而得名。砧子山突兀独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百里之外都可看到。它其实是一个古代的湖水中的火山岛,被湖水侵蚀成“砧子”的形状――山虽然不高,但山体非常陡峭,很难攀登。山上有旧时留下的“岩画”。
坦白说,到了达里湖后,我有一丝失望,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天鹅。相反的,给我这次达里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倒是沿途的风光。内蒙古的地形平坦,只有坡度非常缓的山坡,由于地处季风区,时值十月,没有山峰的阻挡,大风在平原上纵横驰骋。开始还觉得很舒服,有种纵横开捭的气魄,但是时间长了会很不舒服,没穿风衣的我只能跑到车里面躲避风沙。不过大风也不是一无是处,我来的途中,看到满山遍野有很多的风车,崭新崭新的风车为这里的人们送来了宝贵的能源而不会污染这里的环境。

童话世界

风车点点
孤独的树木,洁白的羊群,平缓的山脉,蔚蓝的天空,像珍珠般的湖泊,似银带般的公路,如星辰般的风车……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虽然有着遗憾,但谁又能说这世间有完美之物呢,残缺也是一种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