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五勇士不寻常的24小时[组图]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从15日18时到16日18时,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的队员经历了从8300米突击营地准备出发,到成功登顶珠峰8844。43米,并安全下撤到7790米营地的全过程。在这段时间中,全体队员和后方大本营指挥部,一同度过了不同寻常的24小时。

提要

15日23点10分,5名攀登队员正式向8844米珠峰顶端冲刺。

16日清晨6点10分,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队长杨春风率先登顶。

16日上午8点03分,新疆籍队员安少华成功登顶。

英雄谱

▲杨春风:39岁,新疆啤酒登山队领队兼攀登队长,新疆优秀登山者,国内著名高山向导。

▲任子翔,36岁,云南人,曾成功攀登云南哈巴雪山、西藏姜桑拉姆雪山、新疆慕士塔格峰等。

▲安少华,44岁,本次攀登队员中年龄最大者,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电业局工程师。

▲张京川:36岁,云南籍登山运动员,2005年登上慕士塔格峰。

▲袁玮:35岁,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员工。1998年4月,在中国-斯洛伐克珠穆朗玛峰登山活动中登至6700米。

15日18时~23时10分万事俱备我们出发

15日18时,珠峰大本营天气转阴,但最新天气预报显示,珠峰顶部天气状况良好。

当晚9点,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大本营指挥部获悉,5名攀登队员此时正在珠峰8300米营地休整。通过和攀登队员沟通后,指挥部当即决定,攀登队员当晚向珠峰顶端发起冲击!

15日21时40分,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队长杨春风在对讲机里喊队员们起床。从对讲机获悉,5名攀登队员精神状态良好。吃饭、装水、检查装备,队员们信心十足。

15日23时10分,杨春风在对讲机里喊道,“万事俱备,我们出发,目标8844!”至此,新疆队5名攀登队员和7名夏尔巴向导(还有一名夏尔巴向导留在8300米做后勤)开始了冲顶珠峰的征途。

之后,大本营新疆队营地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指挥人员、记者和厨师共18人)守候在工作帐中,和攀登队员开始了不眠之夜。

16日零时~6时渡过死亡地带突遇中雪

16日零点,18名等候在大本营的工作人员,在新疆队营地旁的小山坡上举行仪式祈祷平安。

16日零点40分,队长杨春风第二次与大本营指挥部联系。登山队技术总顾问阿克布通过对讲机告诉他,很快就到8400米的第一台阶了。但是,对于冲顶珠峰的攀登者来说,8600米的第二台阶才是真正的险关。

3点36分,攀登队员终于发回信息。5名攀登队员都已安全渡过号称死亡地带的第二台阶,大家都换上了第二瓶氧气。珠峰顶部没有风,但是下起了中量的雪。

队员们在对讲机里传来很粗的喘气声。体力透支,这一危险信号使得阿克布当即决定队员原地休息。

16日凌晨4点,珠峰大本营雪量加大,而指挥部获悉的最新天气预报显示,珠峰顶部在当日上午会有风速很高的西南风。这对于攀登队员来说,增加了行进不稳和冻伤的危险性。

“现在直接向顶峰进发!”阿克布在大本营向20多公里外的队员发布号令。5点46分,攀登队再次发回信息“雪太大了,线路看不清楚!”对讲机里模糊不清的呼叫声戛然而止。

16日6时~10时50分6时10分杨春风成功登顶

6点了,还是没有动静。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总指挥侍海峰大喊着叫人去看发射天线。两分钟后,得到的汇报结果是通讯正常。

6点10分,“我是杨春风,我已成功登上了珠峰!”

阿克布哽咽地说:“请重复,请重复!”这次是清楚的声音,“我是杨春风,我已经登顶啦!”杨春风开始呐喊,“我和夏尔巴向导巴桑最先到达,其他队员估计还有半小时。现在珠峰上看天空,都已经泛白了。”

阿克布叮嘱道,“天亮时容易起风,注意保暖。同时队员在顶峰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兴奋过度,防止滑坠!”

时间雕刻在6点10分。大家木然了。一分钟后,阿克布提议,碰一杯。于是,杨春风的妻子良子(网名)、侍海峰、队医伏天和阿克布各自斟起一杯白酒,畅饮。

7点10分,就在杨春风表示要下撤时,对讲机传来更响的呐喊,“7点09分,张京川登顶!”

44岁的老安让大家再次紧张起来。不过,好消息终于传来。8点03分,安少华和另一名云南籍队员任子翔成功登上顶峰。

就在营地里欢呼两名新疆队员全部登顶成功时,张京川传来一条让我们心慌的消息,“老安体力透支,请求夏尔巴支援!”

8点55分,老安告诉阿克布,“之前腿有些软,现在感觉好多了。”阿克布提醒,“换好氧气慢走,注意节奏。”

10点50分,最后一名攀登队员甘肃籍队员袁玮成功登顶了。至此,5名队员全部登顶。

16日9时~18时下撤后队员想吃包子

9点早饭时间,没有人愿意离开对讲机。

9点50分,最先登顶的杨春风报话,已安全下撤到8300米营地。所有攀登珠峰的人都知道,登顶只算成功一半,而返回安全地带才算成功。8300米,被称作下撤的安全地带。在15日当天,就有一名日本人在冲顶下撤后滑坠。

上午12点50分,安少华和张京川、任子翔也安全返回8300米营地。杨春风在对讲机里兴奋地说,“队员们非常想吃粉条肉的包子!”

18时,传来最新消息,五名队员已顺利返回到更为安全的珠峰7790米前进营地。

感言

有一些片段,让我们刻骨铭心

壮举背后,有一些片段,我们应该永远记住。

试训中,队员李晓丽因突发疾病而不得不退出时,眼中闪烁着泪花;登顶前,因天气恶劣而多次改变计划,大本营指挥部内,焦灼的空气快要燃烧;出发时,攀登队员们自信、淡定的笑脸写满勇气……

在登顶后,面对雄伟屹立的珠峰,面对变化无常的天气,“征服”、“人定胜天”这样的词语已不再被提及,体验极端严酷考验后的欢乐,并且和大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勇士们体悟的真谛。

新啤珠峰登山队大事记

2007年3月15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举行发车仪式。攀登队员杨春风、安少华,总指挥侍海峰,及包括乌鲁木齐晚报记者在内的5名媒体记者,共8人同行前往拉萨。

3月19日凌晨,9名队员抵达西藏拉萨进行休整。5名攀登队员抵达拉萨。

3月24日~25日,5名攀登队员前往启孜峰试训。

4月2日,32名队员抵达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营。

4月6日~7日,6名攀登队员进行到珠峰后的第一次试训,抵达预期高度6500米前进营地。

4月9日~16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6名攀登队员进行到珠峰后的第二次试训。队伍里的唯一女队员李晓丽突发高山反应。

4月24日~30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5名攀登队员进行到珠峰后的最后一次试训,5名攀登队员中只有两名新疆籍队员抵达了预期高度7650米。

5月9日,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5名攀登队员正式开始了冲顶珠峰的征途。

10日~11日,5名攀登队员在6500米营地休整。

12日,攀登队员抵达7028米营地。

13日,攀登队员抵达7790米营地。

15日,攀登队员抵达8300米营地。

侧记

珠穆朗玛峰登山家的终极梦想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我国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海拔8844。43米,并以每年3。7厘米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北坡在我国西藏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藏语称“珠穆朗玛”。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女神第三”。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因而攀登难度为所有高峰之最。每年5月,这里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的春季,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山的路线是: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总计670公里,行程两天,然后再经帕卓区沿简易公路南下,行车110公里后就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据新浪)

夏尔巴人天生的登山家

1953年5月29日,人类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顶的两个人中一个名叫丹增·诺尔盖;1999年5月26日,没有携带氧气瓶,在珠峰顶停留21小时30分钟的巴布·奇里……

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叫夏尔巴,这个民族在世界登山界中无人不晓。登山对他们来说,既是生活也是工作,他们只为登山而存在。

夏尔巴人,素来有“大山之子”的美誉,聚居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索鲁昆布地区。他们体内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一般人,血压也天生很低,特别是他们的肺活量大得惊人,拥有在高原生存和劳作的极佳条件。

从人类第一次征服珠峰到现在,一共有180多人在这条朝圣的路上永久地闭上了眼睛,这其中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夏尔巴人。

如今的夏尔巴人,已经成为国际登山界的一张王牌,他们是最好的高山协作人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