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市场最早面对的客户是先锋型和发烧友型的消费者。他们对装备的功能性有很强烈的要求,对价格不是特别敏感。这部分人是人群中的极少数。户外市场发展到今天,虽然户外人群已经比以前有很大的增加,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这些人仍然是先锋型和发烧友型的消费者。
一个企业如果只面对先锋型和发烧友型的消费者,那么发展到一定阶段,销售额就无法继续提高,因为一块蛋糕就这么大。如果企业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销售额继续向上增长,必须把保守型的消费者——普通消费者,也纳入自己的目标销售群体,也就是找到更多的蛋糕去吃。
中国人的弱点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尤其所谓的白领,是一些道具狂。他们希望通过购买一些道具,来体现自己追随时尚。当户外运动成为时尚,他们会购买一些户外用品来表现自己。当户外产品价格不是很高时,越来越多的白领会拿户外装备来装饰自己。而且越是二把刀准备的越全。
普通人上下班途中,也会遇到一些天气变化。户外专业服装会比普通服装更轻、更薄、功能更强。如果户外专业服装能够和普通服装一个价格,那么也会有普通人买了,上下班穿。
出门即是户外,何来“泛”字。我理解的泛户外,也就是普通人的户外。
要想抓住普通人的户外市场,产品必须把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专业功能性是技术,款式和颜色是艺术。
普通人穿的服装不一定比专业功能性服装好设计。人们对专业功能性服装的购买指标是专业功能性是否能够实现。如果生产技术能实现要求,专业人士就会购买。但是人们购买普通的服装更注重颜色和款式。款式和颜色属于艺术范畴,没有硬性的指标可以去遵循。而且流行的款式和会随着时间变化。
泛户外市场是普通人(非户外人)的户外市场,目标群体大,同样也有风险:1、款式和颜色不好把握,有可能设计不被市场认同;2、一旦出现积压,第二年不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