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七)[组图]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相关文章: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一)[组图]

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二)[组图]

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三)[组图]

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四)[组图]

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五)[组图]

土人柳风的壁虎絮语--岩界修罗国疯魔录(六)[组图]

同门山血滴子 5.10c 线路

2007 05 06寻找攀岩的魂灵

一整个晚上脚踝都隐隐的痛,虽然中途几度喷云南白药,可没见有多少好转。早上起来,试走了一下,依然很困难,我知道,朝圣月亮山成了一种奢望。看着汤海收拾装备出发,有点难受,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万万没想到,这次来阳朔,竟会是这样一个戏剧性收尾---在5.2的线路上阴沟里翻船。或许,是老天爷看我疯魔过度,要休息调整了吧?来了半个月,爬了十三天,他老人家都心生怜悯了。

汤海走后,我继续睡大觉,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才起来。想起昨天Apple说她这几天都会在孟辉店里帮忙,决定去瞻仰一下奇人的风采,顺便请他写幅字画。

一瘸一拐慢慢地挪步到漓江边,挨家挨铺地搜寻过去,一不小心就看到Apple坐在台阶上笑盈盈地看着我。和她打过招呼,便介绍孟辉给我认识,她朝对面藤椅上坐着的人一指,说,这就是孟辉孟大侠。其实,不用介绍,我也知道那个酝酿着准备挥毫泼墨的是奇人孟辉了,单臂独腿,这个太显眼了,任何人也能一眼看出来,孟辉冲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细细地端详起眼前的中年男子:瘦高的个子,光头,头上系一红布条,上书“不倒下”几个字,从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可以读出那份自强不息笑傲人生的精神;五官端正,高挺的鼻梁,上架一金丝眼镜,浓浓的胡须----年轻的时候估计是个大帅哥;右手自上臂处折断,仅剩短短一截,萎缩得厉害,只有正常手臂的一半粗细,左脚大腿完全被截,装了个假肢……这样的身体,却骑行万里,心里很自然地升起一股钦佩之情。

当我的目光游移到“奇侠书画室”介绍孟辉的“广告”----许多媒体刊发的文章时,我才开始真正了解眼前这个单臂独腿的奇侠。

孟辉,辽宁营口人,生于1952年,1985年于一次意外车祸中失去左腿右臂,大难再生,用八年的时间苦练生活自理能力。1993年从营口出发,千里单骑声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1996年,为迎香港回归,万里单骑成为世界上单臂独腿骑自行车行程最长的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99年单骑云南睹世博,同年单骑到珠海迎澳门回归…...十几年风雨历程,行遍大江南北,几经战胜死神和疾病,以坚强的毅力谱写生命的赞歌。在艰苦的旅途中,用断臂苦练书画艺术,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的好评…….从Apple的口中了解到,目前最困扰大侠的倒不是单臂独腿,而是由于单臂独腿引发的很多并发症,每天都要一大把的药物吃下去,以前,甚至于每隔两三天就要到医院输一次血,这种不间断的输血,持续了两年时间,所有的费用,都是大侠卖字画所得,从来没有让他人施舍过一分钱……听着听着,双眼有种湿湿的液体在涌动。

大侠自己写的书《单腿独臂走中华》中有一段:“伤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之路,谁人没有伤病?有了伤痛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就是了。可怕的是,在伤痛面前丧失了勇气,丧失了信心,人是需要一点精神,唯有如此,方能唱出一曲生命的赞歌。在患病的日子里,在无依无靠的时刻,我曾经想到过死亡,想到过离开这个世界。但又觉得人生太短暂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想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付的责任,我只能艰难地扶着拐,重新站立起来,继续向前走……生命在延续,奋斗永不停,这就是我的信念。我要用坚强的意志续写人生……”

人活着,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面对眼前单臂独腿的大侠,这种体会更深。我当即以买字画的名义请大侠题写了两个大字“岩魂”,字体刚劲有力,藏锋而不露,有一种不服输永远向上的精神蕴含在里面,很是喜欢。攀岩,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永远向上永不退缩的精神,突然之间,我似乎真正触摸到了岩石的魂灵。

给了大侠一百元,说是我的一点心意,可大侠无论如何要找五十,说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无奈,我只得收下。和Apple一起,陪大侠聊了很久,一直到五点多才离开,感觉这个下午收获很多。对于攀岩,对于生活,都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感谢大侠带给我的这段心灵震憾,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2007 05 07再见,阳朔,再见。

从阿锋抱石馆出来,与汤海一起吃完清补凉回到住处已是凌晨。

打包,很快,我们俩散落在屋里的装备又重新归位。本来,我是想让汤海再和小曼他们去同门山爬一天的,反正他下午五点多的火车,时间上完全来得及,说不定可以红掉大飞机,但他说我受伤的脚踝不方便,非要陪我到桂林。这样的搭档,这样的关照,我还能说什么呢?

就要离开阳朔了,倒没有特别的留恋,十余天的攀爬已经让我觉得有些累,需要回上海去好好休整一段时间。记得去年五一的阳朔,到最后也是这样一种心态。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在自然岩壁爬久了以后,时时绷紧的神经需要另一种生活状态来放松。收拾好装备,望着那两个鼓鼓的大包,我们俩都沉默着。再过几个小时,我们就要离开,不知道汤海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回味过去?憧憬未来?还是享受当下?

七点一刻起床,冲了个热水澡,全身依旧酸痛。不过,这已经无所谓,反正这些天已经不会再趴到岩壁上去了。退了出租房,取了押金,八点和汤海再次去品尝廋子米粉,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八点半左右,坐上开往桂林的客车,一路上只想闭眼睡觉,脑海里总是浮现这些天在每一条边缘线路突破状态时的情景:反抠,平衡站起,上高脚,勾挂,侧拉,胀手,锁定,小动态,冲坠……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清晰,仿佛昨天刚刚爬过。这段时间与岩壁天天亲密接触,不知不觉中那些将神经推到恐惧极限的体验已经深入骨髓,一时半会是不会消除的。

十点左右,车到桂林,和汤海道别。我步行十余分钟到民航大厦,坐上开往机场的巴士,四十分钟后,已经置身于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刚准备办登机手续,便收到小曼遍告天下一把红点同门山大飞机的消息,真为她高兴!一年了,是怎样一种信念在支撑她一定要红点大飞机才肯回来?这种一直向上的强烈愿望也时时拨动我的每一根神经,只是,现在却常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向上,不是唯一的动力。享受攀岩本身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条线路,每一次挂锁,每一把抽绳,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加油,每一回冲坠,每一丝欣喜,每一缕遗憾……就这样,点点滴滴,逐渐汇集成一条小溪,冲涮着阳朔每一块攀爬过的岩壁。痛苦、无奈、绝望,成功、喜悦、享受……生命中不同的体验在岩壁上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攀岩,不知不觉中,已经超越了单纯运动和健身的意义,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模式,一种身份认同,甚至于有可能决定这一辈子只跟哪些具有这种特质的人来往。每一次攀岩的过程,其实都是漫长人生的一个缩影,为了那份执着,我们不懈地努力着。面对难点,害怕冲坠的你也许选择了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并狼狈地脱落,招受岩友的嘘嘘;也许选择了坚强,顺利登顶并优雅地下降,接受着无限的掌声。或许,我可以告诉你攀岩是什么,如何才能爬得更好,可难以表达攀岩带给我的感受,带给我的蜕变----要诠释这种生活态度是很难的。我能感悟到的或许还只是皮毛,只知道这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永无止境不懈追求的过程,一种力量与技术的组合,一种激情与智慧的迸发,一种生命的畅快淋漓----因快乐和满足而使人生旅程变得更丰满。

写下这一段,突然意识到大脑真正进入了一种疯魔状态。离心静如水的禅道远去十万八千里。

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心如止水?

下午两点,时空转换,回到开头。

再见,阳朔,再见。

再见,岩界修罗国,再见。

2007 05 27结语

终于写到了这里。每一次的文字记录,只要写下结语这两个字,都会感到无比畅快。从5月8日絮絮叨叨地记录开始,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疯魔了二十天,大脑没有一刻处于清醒状态。这二十天,虽然不算长,但对于我来说,却好象是一直处于漫长而有期的苦役中,严重一点说或者像一个被判了刑的囚徒,一直等待走向刑满释放的那一天。

现在,这一刻终于到来。

在这一刻里,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作家托马斯·曼说过:“……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这正是我此刻想写的话。

从5月7日离开岩界修罗国阳朔,到现在已经二十天。以文字记录的方式重温那半个月的攀爬片段,仍感到一丝贴心的温暖。怀着一种奠祭的心情,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无疑,上面所记录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历史。一切都是当时的经历和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看法会不断变化。许多过去观察和思考的主流或许会漂移到线路的边缘,而一些未曾重视或触及的领域却有可能上升到核心位置。攀岩在发展,我也需要不断地进步,尤其是心灵。

毫无疑问,这些文字未能完全记录我呆在岩界修罗国的攀爬经历,和上述文字曾经平行流淌的或许有无数多的洪流,而由于我不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将所有的一切都储存在记忆里而流入地下终于不见;那些稍纵即逝的火花碰撞更是无法留存----而这才可能是真正的光彩。在灵感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笨拙。不过,无论怎么说,我总算把半个月里岩界修罗国的大致经历以流水帐的形式写在了这里。我不企望他人对这些文字产生兴趣,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而已。

昨天晚上吃饭时,赤兔对我说:“柳风,看你写的攀岩记录,我都有一种要写的冲动。你写拇指峰结组,说很无趣,平平淡淡,而我和Else的结组,却非常有趣……”讲这话的时候,她眼里溢满了光彩。确实,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水平,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去年能和阿邦、狐疑结组拇指峰,或许,也会有和赤兔现在一样的心情。只是。现在。我无法回到过去。记录,可以让你看到过去,那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和变化曲线,都会在重温的时候凸显出来,它们,引导着你走向更成熟的未来。

“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

听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完美生活》,我知道,自己已经身不由己。在岩壁上修炼的那些日子里,不知觉中已经吸收了太多毒素,由于排毒能力的修练一直赶不上进度,现在差不多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想要挽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既然无法挽回,那就顺其自然吧,我一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多人都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自己,多我一个又何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