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5.10第二次去丽江的记录。
在路上
现在是2005年10月16日的早晨7:20,大理古城的“四季国际青年旅社”。
太阳还没有出来,有些冷。这里为入住的背包客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5台机子,对于众多的旅客显然是不够的。昨天,排了半天,一个老外实在过意不去,主动与他的女友共使一台,把他的让给了我。可能是因为刚刚结束一段旅程,脑子不大够使,加之看到还在等机器的人们,只好匆匆收了信,回房休息。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昨天在这里上网的大多是外国客。而此刻,早晨,仅有的4位上网者却是一水的中国人!呵呵,可能我们骨子里还是保留着农业社会的习惯:早睡早起!!!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1.jpg" /
昆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大喜欢这个城市。说不出太多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她那四季不分的温暾感!从昆明到大理的高快客的票价已经与时具进108元。4个多小时后,我走入了雨中的大理。一个中年妇女,一直紧紧地跟着我,“到丽江吗?住店吗?”得到我否定的答复,也并不见她气恼,于是我装着胆子问:哪里能买到伞?去古城的公共汽车在什么地方?她一一详细地指给我看。哦,善良的云南人民,依据保持了既往给我留下的印象!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2.jpg" /
暮色中,我踏入了这家“国际青年旅社”。对于这种“国际青年旅社”,在很多年前我就有所了解。但一直没有住过。在网上查一下,不难知道,如果在国内旅游,象在大理、丽江这种旅游开发得很好的小城,往往家庭式的旅馆要比她的便宜得多。在车上,远远地就看到那个大大的“国际青年旅社”的蓝标,突然决定住一次。
这是典型的云南民居式的院落,四周是两层的木制小楼,没有亮灯,一层的廊上几个老外在低声交谈着。跟随着“总服务台”的指示牌,我绕到了后院,不再有什么标识,只能问人了。环顾四周,正好一张国人的面孔走来,“请问,服务台什么地方?”“那里!”哦,原来是港胞,呵呵,还好不是倭寇!!!这是一个大厅,被木格分成几个区域,门口的木桌便是服务台了。30元的单间,是淡季的价格。房间里除了床和桌椅,就不再有多余的摆设了。潮气很重,寝具还算干净。收拾停当,下楼到大厅的餐区吃饭。这才发现原来古城在停电,每个餐桌上都点着一只蜡烛,橘红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18元一份的“辣子土鸡饭”,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竟然是乌鸡。多多的红绿辣椒,一个煎蛋,一小撮榨菜,外送一小碟本地的泡菜和炸花生米。太丰富了!!!就是太辣,让我有些担心我的屁屁!!呵呵!!!
来电了,院子里放起了露天电影。网吧里坐满了人。餐厅里,除了我,还有一对德国女孩。一切都很安静,我是说听不到什么人声的嘈杂,只有院子里,影片中的英文对白。该休息了,洗漱完毕,踩着枝嘎作响的楼梯,回到了我的小屋。
又见丽江
重又站在四方街,一切是那样的熟悉。非常奇怪,在海拔仅1000多米的大理,我的头痛欲裂,而一到丽江,海拔2000多,竟然没有任何不适感。用房东儿子的话说:我是适合丽江的。
改变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从坡下到“忠山客栈”的路,已由原先的土路,改成了花石铺就的台阶。再次站“忠山客栈”的门口,竟有一种归家的感觉。小院也有了很多变化,多了很多房间,在后院盖起了高层的“全景房”。站在廊上可以看见古城的全貌。附带卫生间的客房也越加舒适。一晚50元的价格,据我知道也是古城里少见的便宜,这是因为,是自家的设施,而古城中大多的客栈都已经的包租出去了。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3.jpg" /
没变的是丽江人的热情。房东夫妇的热情依然,不难看出对我的印象已经淡然,3年的时间,几百的过客,在这点上他们并没有表露出让我尴尬的掩饰,此刻坦诚反而让我更感亲切。
要了一间“全景房”住下,意外发现同住的另一个旅客,居然也是一个独行的北京女孩,比我大一岁!院子里遇到,打过招呼,坐在前院的廊下聊起来。居然我们同是山东老乡,而且工作地点很近,太多的巧合让我们一致认为“戏,有点过。”经过几分钟的攀谈,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知道享受生活,而又不娇气的女生,于是新一轮的游说开始了,也许是因为在丽江呆得有些腻了,没经住我的一番撺掇,她决定跟我一起徒步虎跳峡!!!呵呵,有伴了!!!
明天,我要开始徒步了,心中竟有一些考试前的紧张!!!
徒步虎跳峡(一)
带上几篇精选的“徒步虎跳峡攻略”和必备的洗漱用品、药,我和我的女伴一人一个腰包准时跳上了8:30丽江开往虎跳峡的小巴。车上十几个人,一半是老外,这让我们多少塌实一些,不用问他们中一定会有徒步的。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4.jpg" /
11:10我们站在了徒步的起点---桥头,一个学校操场边的山脚下。“要骑马吗?”一个黑红面庞的中年男子跟上了我们,这就是攻略上所说的“一路在摧垮你意志的牵马人。”我们谢绝了,他并不纠缠,只是一直默默地跟着。说实话,多亏有他的跟随,我们少走了许多的冤枉路。一路崎岖向上,我们向着第一个目标“纳西雅阁”进发!路,还算好走,大多是土路,路边的田野中,水稻已收割完毕,地里留下齐齐的稻梗,地头一簇簇紫红的植物引发了我的好奇,牵马人说那叫“仙米”(音译),是猪的饲料。
经过2个小时的跋涉,我们于13:00到达“纳西雅阁 NAXI FAMILY”。院中的廊下已经坐着一桌外国徒步者,我们选了正中的桌子坐下,牵马的大叔(后来知道其实他只有42岁)很自然地坐在了进门处的廊下,并于女老板打着招呼。两个蛋炒饭一大碗西红柿鸡蛋汤。真的是饿了,饭菜一上来,就自顾自地大吃起来。此时,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院子里热闹了。一对身背大包的中国男女与我们同桌。经过攀谈,原来他们是在来虎跳峡的小巴上临时组合的,女孩来自长沙,男孩来自北京的四川人。呵呵,看来象我们这样的临时搭档的“有缘人”还真不少呢!吃饱、歇够,我们开始了新一段,据说也是“虎跳峡徒步”中最累的一段---28道拐(当地人称24道拐)。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5.jpg" /
此时我们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一个8个人的临时团队,一对四川的小夫妇,一对东北的情侣,那对临时组合的男女,还有我们。牵马的大叔一直跟在我们的后面。路,其实根本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路。只是由当地山民和背包客们踩出的山间小道。崎岖而布满大大小小的岩石。半个小时后,我的女伴上了马(后来知道,其实那是一头骡子,叫“画眉”)。路越来越陡,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路边出现了一大块平台,大家坐下休息。从牵马人的口中得知,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的28道拐。10分钟后,大家开始向上盘爬,有人开始大声地数起“拐”来。其实,“拐”与“拐”之间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长,有大地方几乎就是来回地一转身。路很难走,步步向上,到处是马粪,四周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老天爷很帮忙,从徒步开始,就一直是阴天,如果在午后的烈日中爬28道拐,估计那些牵马人的生意会更好。休息的频率从开始的7个拐一歇,到5个拐,到几乎几步一歇。我从开始的“领头人”的位置,落到了最后。不能不服老呀!这情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中学时的800米达标,往往头200米我总是一马当先,可是最后,40多名女生,我是唯一一个不及格的。一路胡乱想着,抬头看到高处,竟出现一个用木棍搭建的小棚子,顿时有了目标。紧爬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小棚子前的大石头上。喘息稍定,才看清,棚中一位中年妇女在卖着水和水果。1块钱买了一只香蕉,大口地吃了起来。打听还有多远才能到达28道拐,竟意外地被告之,已经到了!YES,我几乎跳了起来。女伴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原来在旁边有一条向下的小路,通绝壁上的顶点。当地人用木棍拦住,收钱才能过去观景。在牵马大叔的帮助下,我免费下到了绝壁处。天呢,这才是万丈深渊,绝壁下是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因为太高,看到的“虎跳石”仅有火柴盒大小。山风吹来,身子一晃,不觉惊出一身冷汗。紧紧抓住一旁的岩石,慢慢回到山顶。
徒步虎跳峡(二)
稍适休息,我们开始向第一天的预计宿营地“中途客栈 HALF WAY”进发。地势较之前段要平坦得多,两旁开始有了遮阳的树木,不禁想起那句“树林荫翳,鸣声上下”。如果仔细看,不难发现,路的一面是山,而另一边,被茂密的灌木遮挡的可是近90度的深谷。也许是因为登上28道拐的兴奋,竟一路没有察觉。一路上与牵马的大叔闲聊着,知道他姓“吕”,汉族人,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因为学校在山外,孩子们都是住宿,一个星期的食宿加起来要220元。而他拉这样一趟也只160~180元。一年中不过那么2、3个月,而且几天也才会有一个活。大约18:30,在暮色中我们看到了著名的“中途客栈 HAIF WAY”的旗帜。与吕师傅作别,想着他要走大约2~3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到在纳西雅阁的家,不免感慨人生的不同。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6.jpg" /
我们算是第二拨进入客栈的人,等了一会儿,才看到在各种“虎跳峡徒步攻略”中频频出现名字的那个冯老板。他正带着第一拨客人看过房间回来。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态度,不大高兴,不象写的那样热情。心中不免有一丝丝的失望。
我们要了楼上的双人间,20元一张床位,很干净。洗了一个热水澡,来到厨房兼餐厅的灶间。其实,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天下第一露台”,就在著名的“天下第一厕所”的上面。那里有几张岩石的桌子,和树墩制成的椅子。一侧的墙上写满了各国背包客的留言,柱子上钉着各色的名片。因为山里起了风,露台有些冷,中国的“驴子”们大多聚到了温暖的灶间,露台上坐满了语言各异的外国“驴子”。晚饭非常的丰盛,木耳炒肉片、辣椒炒小白菜(院子里种的),番茄蛋炒饭,榨菜肉丝汤。等肠胃得到了足够的抚慰,精神也振作起来,靠着炉火,大家聊起天来。冯老板,也暂时忙完了手里的活,与我们攀谈起来。他的确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气质上明显地不同于一个山民,也不仅仅是一个店主。他强调与人的平等,对谁都是不卑不亢,对那些自以为是,进门就叫嚣的人,他宁可不于接待。这些也许是那些来自西方的背包客对他最大的影响。毕竟HALF WAY已经12年了,最早也是徒步的国外的“驴子”们,宣传出去的。他的英语的确即流利又标准!从大理到丽江一路下来,你会发现许多面容黑红,皮肤粗糙的当地管接待的人能讲很流利的英语,而象冯老板这样标准的不多。早饭是西红柿鸡蛋面和“哈巴狗”,有意思的名字,其实就是在烙饼上面放上榨菜和自制的腊肠,猛地看上去很象匹萨。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7.jpg" /
8:30,我和女伴向着本次徒步的目的地---“中峡旅店--TINA G.H”进发。已经打听明白,从HALF WAY到TINA‘S之间的路中没有什么岔路。我们一前一后,相隔5、6米的走着,山间回响着我们挂在腰包上的铜铃发出的清脆声音。这段路旁再无任何灌木,立陡的山谷赫然就在脚边,使得每一步都格外小心。偶尔驻足,回身观望,脚下峡谷中的金沙江时而汹涌,时而平缓,对面的万丈峭壁仿佛要逼视而来,有一种吸拽的感觉,使得你不得不把身体向另一侧的岩壁靠去。在1尺左右宽的崎岖山路上行进,随时的观景是很危险的,只有停下,站稳,才能观看风景。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8.jpg" /
大约40分钟后听到了巨大的水声,转过山角, “观音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飞瀑叠下,我们就要通过其中的一叠。瀑下的路要宽一些,不被冲到的一侧大约不到1米,再往外就是深谷。系紧鞋带,大喊一声,一来是兴奋,二来是壮胆,我踏进了水瀑。 踩着晃晃悠悠的大小岩石,冒着飞溅而来的水珠,摇晃着踏到了对面。低头看去,鞋袜尽湿。在后面的路途中,象这样的瀑布,又遇到过两次。
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路边的用红黄油漆刷的箭头,我和女伴开始犹疑起来,不会走错了吧。这里可是走丢过两个老外的,发现时均已饿死。正踟躇间,远远的山路上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走近了,是一个5、6岁模样的孩子,看不出是男孩还是女孩,斜背者一个大大的书包,手里拿着一个很大,装3节1号电池的手电。只好问他了。“小朋友,TINA’S是往这边走吗?”“是的!”一声充满奶气而又肯定的回答。“你多大了?”“7睡!”岁字显然是从掉落的牙间发出。“谢谢!”看着小小的身影转身而去,手中晃动着“巨大”的手电,心中不免生出怜爱。“等等!”我们掏出一大把牛肉干和巧克力递过去,黑黑的眼睛里发出喜悦的光亮!我想今天他会在同学中很是威风的!
大约11:00向下看到了半山腰处,公路边,写在房顶上的TINA‘S的标志。我们到了!
虎跳峡" src="/upload/Image/travel/2008/200801/0104/1/9.jpg" /
此次徒步虎跳峡的小结:
一、路线:桥头(海拔1850)-中落余(纳西雅阁)-28道拐(海拔2670)-本地湾(海拔2410)-大深沟(TINA’S,海拔2060)
全程徒步约20KM,用时约10小时。
原计划第二天从TINA’S经老渡口,宿大具的雪花旅馆,第三天顺路去玉龙雪山。因为从各种攻略上得知,从桥头到大具的徒步路线开始是由外国驴子们开拓的,这样走要比从大具到桥头难度上大些,但风光更好,最重要的是能够逃掉经过玉龙雪山时强行征收的80元门票+40元的古城保护费。但我们从TINA‘S的一位开旅游包车的司机师傅那里得知,现在即使从桥头到大具,要去玉龙雪山的话,这120元也是不能逃掉的了!何况玉龙雪山人太多,如果要上到顶,还要成160元的缆车。而就雪山景色而言,中甸的梅里雪山要好过十倍。于是决定坐11:30分途径TINA’S的小巴返回丽江。
二、花费(2人)
10.18日:
1.早餐(在丽江客运站前广场):4.50元;
2.丽江-虎跳峡车票:26元
3.虎跳峡门票:60元
4.午餐(在纳西雅阁):2份蛋炒饭+西红柿鸡蛋汤(一路上的鸡蛋均为柴鸡蛋,呵呵!)+1健力宝+1脉动=24元
10.19
1.HALF WAY住宿费:40元(三人间,15/床;双人间,20/床)
2.晚餐+1瓶矿泉水=34元
3.早餐:12元
4.TINA‘S-丽江车费:50元。
其他:约10元
共计:260元,人均130元。
三、缘分
1.我和女伴
我们在丽江的“忠山客栈”相遇,我是就地重游,而她是刚刚从山下的另一家旅馆搬来一天,就等到了同样独行的我。相仿的年龄、相近的工作地点、相同的籍贯。太多的相象,几次让我们暴笑。她答应我同去徒步,正赶上她身体不适,可是她还是陪我去了。即使从28道拐到HALF WAY,她一直都在骑骡子,我还是很感激她,如果换做是我,我想我不会。
2.牵马人-吕师傅
与别的牵马人比,吕师傅没有那么多的言语。也多亏了有他的跟随,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第一天的路程。一路上他时时提醒着我们各种即将遇到路段的危险。临别时,我留了他的手机号,并祝他生意好!
3.HALF WAY的冯老板
他的不卑不亢,他的经历很是引发我的兴趣。人生难料,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4.腾冲籍的导游--常家汉
注意到他,是在HALF WAY 的灶间,我们一帮人在闲聊,他一个人对着炉火在看一本杂志。让人吃惊的是,他下身竟然只穿着一条短裤,精瘦的身体很是结实。起先,从他那高高的鼻梁和这样的装束以及同伴是两个外国人上看,我以为他是一个韩国人。没想到他竟用云南话与冯老板交谈,这样我们才知道他是一名导游,是陪两个以色列人徒步。回来他加入我们的聊天,不难看出他很腼腆。临别时,他给我们留下了手机号。
5.还有,更多!
象那个7岁的孩子;还有那个背着不到1岁的孩子,要走3小时山路回娘家的,看上去也就20岁的女孩;那个在TINA‘S附近遇到的去哈巴雪山采钨矿的男孩。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困苦,而从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我们这些生活优越人常有烦闷表情。生活原本是什么样的呢?!